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彦骅 《武当》2005,(11):48-48
琴为“四艺”(指琴、棋、书、画)之首,是古代文人雅士的高尚游艺,也被养生家和医学家视为“怡情养性”之妙法。韦庄认为,“琴者情也”,他的《听琴》诗写道:  相似文献   

2.
象戏在唐代,就是以文化形式流行的,唐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其中的“棋”指什么呢?从现存古织锦的艺术图案来看,就是指象戏。当时四大艺术是文化人的必修课,所以象戏在文人中十分流行。  相似文献   

3.
围棋与修养     
“琴、棋、书、画”,国人一向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标志。历史上不乏政治家、军事家和文人学者酷爱围棋。著称者,远者如曹操,近者如曾国藩。两位都是有战略头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国藩在对太平天国  相似文献   

4.
说起下棋,多少有点社会活动阅历的人都不会陌生。有专家统计,每人一生最少下过一至二种棋,接触或者见过二至四种棋。细心想想,这种说法绝不夸张。就说我国,在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劳作之余、茶闲饭后,或随意在地上画个盘、捡几个石块、掘几根树枝依据约定的规则对弈一番,贻情娱乐,给平凡恬静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达官贵族,更是把“棋”做为培养品德情操,锻炼智力韬略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棋”是在中国文人雅士“琴、棋、书、画”四大修养中,唯一的一种直接互动进行的活动。随着历史的积淀、筛选、完善,…  相似文献   

5.
古琴位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相传为伏羲所造。抚琴除了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之外,还具有祛除病痛,使人健康长寿的功效。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文采风流,在琴、棋、书、文、酒“五友”中尤其对古琴情有独钟,并获得了独特的古琴养生心得。  相似文献   

6.
六朝时期,围棋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普及,在文人士大夫当中尤为流行,它与诗、酒、琴、竹、尘尾等雅物共为魏晋风流的文化象征。当时又有“文义棋书”(《梁书·朱异传》)之说,围棋与诗赋、玄谈、书法并列,精通围棋成为文人士大夫跻身名士行列的  相似文献   

7.
无论怎样,围棋总给人强烈的沧桑感和悠然感;不然,欧阳修就不会有“棋罢不知人换世,洒阑无奈客思家”的投入与感慨;赵师秀也不会有“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从容与失落。围棋也是智慧的活动,虚与实、大与小、巧与拙、进与退,取决于理性的判断和棋路的计算。围棋被视为古代文人的基本技艺之一,与琴、书、画一样,最能体现人的性格,也最能怡养心情。  相似文献   

8.
王熙侃创造的围棋地图将琴、棋、书、画四艺之一的棋与绘画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从艺术美学的角度欣赏到一幅幅绚烂多彩的黑白双方纹枰酣战,急夺疆域的壮阔场面。一盘棋从序盘、中盘到官子的过程就是围棋地图绘制的过程。一盘棋结束了,一幅美丽的围棋地图也就成形了。王先生的这一创举是对围棋发展史的巨大贡献。棋迷朋友既能领略纹枰搏杀的乐趣,又能欣赏到一幅色彩斑澜的美  相似文献   

9.
魏华 《收藏界》2014,(12):94-102
人有四雅:琴、棋、书、画;艺有三绝:诗、书、画。诗言志,诗源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美好事物的筛选和加工,也源自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梦想。所以,诗歌被称为艺术之母,是体现意境的最高形式。该诗、书、画组合的作者孔祥庚先生,乃"中国诗词"顾问,曾任中共云南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玉溪市市委书记。孔祥庚先生工作之余,以诗为乐,他的诗典雅清通,正中求变,寓于哲理,寓意不凡,令人叫绝!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也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独创,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雅士常常利用书法来寄托自己的艺术理想,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许多人终身以书法为乐,著名书法家李鸿文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与书法为伴的人。  相似文献   

10.
“琴,棋,书,画”之一的围棋,在古代还有一个颇为别致的名称,叫做“手谈”。陈毅同志“题围棋名谱精选”四言诗的前两句“纹枰对坐,从容谈兵”从形式到内容给“手谈”作了最恰当的注释。今年二月十九日“陈毅杯”老同志围棋邀请赛后,由方毅、阿沛·阿旺晋美等八位同志表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棋  相似文献   

11.
十、宋代的象棋谱我国古代的四大艺术:琴、棋、书、画,其中书、画靠真迹流传,而琴、棋只能据谱而考。象棋谱是象棋艺术的记录和研究成果,也是象棋艺术水平的一种反映。象棋谱的产生,说明象棋艺术的深入发展,象棋已不是玩过就算的单纯娱乐,而是须要把它记录和介绍出来,作进一步研究的资料。我国古代象棋谱的出现,如果  相似文献   

12.
智慧的艺术     
马可 《棋牌世界》2004,(3):15-16
我在《象棋是什么》一文中曾说:“四大艺术中,‘琴’、‘棋’相近,‘书’、‘画’为邻。中国的书法、绘画,都是笔与纸的抵触,水与墨的交融;而琴和棋,前者以几根丝弦,一段焦木,尽诉英雄抱负、高士情操、才子雅意、佳人心事;后者则以数枚棋子,尺许棋枰,挽狂澜于既倒,听惊雷于无声,演出一幕幕不闻呐喊的厮杀,没有硝烟的战争……”  相似文献   

13.
一如绿茵场上的挥毫泼墨、恣意欢虐,鲁能泰山队场上的这些“文人骚客”们在训练之余也常自我逍遥、笑面人生、放飞年轻的心,享受几许远离赛场的优雅与宁静。他们赏琴、下棋、看书、观画,正如多梦时节的少年 赏琴: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及理解; 下棋:娱乐和爱好的统称。 看书:常看的书或报刊。 观画:球员欣赏的电影片或电视剧等。  相似文献   

14.
象棋是我国传统的琴、棋、书、画四大艺术之一,她以其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娱乐为一体的特点而受到亿万人的喜爱。在当前社会大变革时期,一些文化艺术形式衰落,一些新的娱乐  相似文献   

15.
王锐  刘昊 《围棋天地》2014,(17):98-100
琴棋书画本就是文人四友.围棋高手常以书、画为修业之法,书画中人爱慕围棋者亦不在少数。作为国内顶尖的大写意画家.邢少臣对围棋的喜爱溢于言表:“除了画画以外,围棋是我最大的爱好了。可以说我的画有今日之功得益于围棋。”  相似文献   

16.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3,(12):100-105
宋代以文治国,使“文”与“艺”极一时之盛。但文有余,武不足.最终导致金、元的先后入主中原。元世祖忽必烈“独喜儒术”,使蒙古族的武力与汉民族的文化成逐渐融合之势。一些汉儒被重用,其中也不乏通晓棋艺者。尽管元朝没有出现过著名棋手,但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中,棋往往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孙叔顺《一枝花》套曲云:  相似文献   

17.
在依田纪基小棋圣和小林光一十段天元之间进行的第二十四届棋圣战五番棋较量的第三局棋,七月二十五日在日本香川具琴平町的“琴参阁”进行。执黑先行的小林以二目半优势击败依田。并没有因二连败而气馁的小林对局中果断地采用了新的棋型、这在小林身上并不多见,结果还是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也可能是小林发起反击的一个开始。在双方各四小时的用时上,黑方还剩17分钟,白方还剩1分钟,这场比赛由工藤纪夫九段担任解说。双方第四局的较量于八月十九日在石川县进行。小棋圣战的第三局是在依田头两局连续获胜的情况下进行的。但面对小林这…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对中国古代棋戏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概括。前人对棋戏的研究包括:古代棋种起源、演变的研究;不同历史朝代棋戏的研究;棋具、棋局的研究;棋戏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棋戏文化传播研究;棋戏保护与传承研究。然而,中国古代棋戏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体现时代特色,在保护与传承中的“复兴”研究还较为鲜见,因而提出“复兴”中国古代棋戏,并提出四个步骤:古代棋戏进一步深入研究;“改良”古代棋戏;“新”棋戏“本土化”推广;“新”棋戏“国际化”推广。  相似文献   

19.
俞浩忠 《集邮博览》2013,(11):44-45
1994年5月5日,我国邮政发行了《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一套四枚,选用的紫砂壶分别是明代时大彬的“三足圆壶”、清初陈呜远的“四足方壶”、清代邵大享的“八卦束竹壶”和现代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的“提壁壶”。四枚邮票以精美的紫砂壶为主图,上面有历代文人草书题咏紫砂壶的名句。同时,画面上各有一个方印,印文分别为:“园不一相”、“方非一式”、“泥中泥”、“艺中艺”,可见四把紫砂壶在历史上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汉唐之间的弹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文史》1988年第5期刊有刘秉果《我国古代的弹》棋一文,对弹棋进行了难得的考证;其中关于弹棋起源和棋具的论述颇有见地:我认为不足的是,该文对弹棋步骤的考论稍显薄弱。对“长斜”等弹棋术语的解释也有欠妥之处,尤其是说弹棋“以攻门为胜”,显属附会。故而笔者后启论之:再蒐史料,以期对弹棋有更详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