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序设计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逻辑结构复杂、思维抽象等特点,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难以理解,对其敬而远之。而Scratch软件中积木形状的模块拼搭,可以帮助小学生学习简单的程序编辑。通过实践,摸索利用Scratch游戏教学,来激发学生们学习编程的兴趣,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中的Scratch程序设计是培育学生程序思想、计算思维的重要载体。在进行Scratch程序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程序、建构程序、完善程序,努力建构"学的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力,发展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一、项目实施背景 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内容之一,目前阶段小学生所学的编程语言,因命令冗长、结构复杂、逻辑思维抽象等特点并不适合小学生学习,而Scratch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陈华 《上海教育》2014,(8):42-42
Scratch非常适合小学生来开展创客活动,因此在创客文化节中,有专门针对Scratch软件的学生培训活动和以Scratch软硬件学习为主的工作坊。  相似文献   

5.
小学是教育初级阶段,在教育改革深化下越来越多新式教育方法和手段涌现,其中Scratch作为一种可视化编程工具,图文并茂,便于原本枯燥内容趣味化,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有效性。对于小学生而言,编程学习难度较大,基于Scratch创设故事情境,明确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活动,可以显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思维,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Scratch下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方法展开分析,加深对Scratch认知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教学需要创新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Scratch软件采用积木组合式的程式语言,为中学学生学习编程带来了福音。针对传统程序设计中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编程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本文以《妙用消息框》为例,将体验学习圈理论应用到中学Scratch编程教学之中。实践证明:该理论在激发学生编程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创新、提高学生数字化创作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7.
Scratch是很多小学生接触的首款编程软件,简单易学、趣味浓厚、风格新颖.本文通过介绍Scratch教学实践并结合本程序自身特性,着力构筑学生编程能力.通过Scratch编程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摸索出一套优化Scratch教学的方法、模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不再沉迷游戏...  相似文献   

8.
Scratch与Logo语言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程序设计最常见的学习软件,学生在两者的学习过程中必然有所遭遇与碰撞。在高年级Scratch教学中适时、适度地穿插讲授Logo语言,用以相互印证,可以实现通联教学、比较教学以及学习迁移的目标。设计一节将Scratch与Logo语言并举的实验课,引导学生就编程中基本的界面风格和输入方式、"动作"类指令、"重复"和"重复嵌套"及颜色调配等方面进行通联、比较。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背景】编程,是让人听到就枯燥、乏味的字眼,甚至有些人还有一丝畏惧,怎一个"难"字了得。而Scratch的出现大大解决了小学生学习程序设计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此软件利用形象、直观的积木式指令代替了枯燥、难记的代码指令,少掉了繁琐的语法,减少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只需利用鼠标即可完成程序设计,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下,就可以设计出有趣的游戏、动画等。同时,在这种轻松有趣的学习任务下,学生不仅会主动灵活地运用已  相似文献   

10.
Scratch 平台是一种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可以用来开启编程启蒙教育的平台,为了让学生掌握编程的技巧,教师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编程教育中,开展基于 Scratch 平台的编程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计算思维能力是所有人必备的一种思维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应有的计算思维,这俨然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尤其是在Scratch编程教学方面,教师应着重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入手,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对Scratch编程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小学生应有的任务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程序优化能力,甚至是提高学生解决计算机问题的良好能力。基于此,主要以闽教版教材为依托,探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Scratch编程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发展小学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在小学教育当中是能够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2019 年,福建教育出版社组织《信息技术》编写组,对旧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做进一步修订,在六年级(2020 年修订版)的课程中大幅增加了 Scratch 编程的内容,面对愈发重要的 Scratch 编程教学。教师应该怎么做呢?虽然该工具是完全的图形化操作,能够适应小学生的学习进度,但还需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完善 Scratch 编程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能够在素质教育的环境当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结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研究现状,本文从分析当前国内Scratch教材出发,梳理国内常见Scratch教材的优点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以广州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为例,阐述Scratch教材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结构组织等编制问题。研究表明,关注差异、凸显算法、提升思维的Scratch教材编制思路能兼顾基础性与发展性,为学生在“做中学”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感受程序设计的乐趣嫁接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Scratch是一种可视化编程软件,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工具.分析了融入计算思维的Scratch创意编程教学策略,以《动物表演》一课为例,详细阐述了融合计算思维的Scratch程序设计实践应用,得出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并有助于让学生爱上编程教学.  相似文献   

15.
Scratch是麻省理工学院针对儿童设计开发的程序编写语言与环境,目的是让儿童在创作体验中学习编程、表达自己的想法。依据美国学者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作者提出"模仿制作一观察反思一概括知识点一自主创作"的教学活动模式,并在金华师范附属小学进行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体验学习圈视角下的Scratch程序设计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学习编程,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钱园 《小学生》2013,(11):45-45
Scratch积木式编程是适合儿童的编程语言,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了实践,也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主要是对自己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进行的思考,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程序设计,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17.
Scratch编程语言能提高小学生编程的学习兴趣,界面友好,搭积木的界面与所见即所得的游戏风格让学生所喜爱,学生从跟老师熟悉界面、模仿学习、自主设计游戏、作品分享与交流,学生乐此不疲,在实践教学中,深深吸引了学生,初步培养了小学生的编程思维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8.
Scratch具体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编程工作的工具,可以更加轻松地完成程序撰写和创作,在当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背景下有较大的优势。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接触信息科技知识的初始时期,伴随学习时间的增加,教材中的画图软件和编辑界面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他们希望能借助信息科技创作出新的程序。为此,教师应借助Scratch开展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增加学生对计算机编程语言和工作原理的了解,降低学习代码和编程知识的难度。基于此,本文从精选软件内置实例、鼓励学生模仿设计、直观展示建模过程等五个角度,探究了Scratch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应用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奇妙的Scratch,让学生以堆积木的方式学习编程,学生在Scratch编程创作中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作者在Scratch教学中发现学生不仅喜欢Scratch创作,而且喜欢玩自己的作品,于是作者尝试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边玩边学,寓教于乐,这种教学方式牢牢抓住了学生学习Scratch的心。  相似文献   

20.
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学在信息技术课中开设了Scratch程序设计课程。因此,研究Scratch教学的特点对上好信息技术课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