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情景导入情景Ⅰ在桌上放置7枚硬币,每枚硬币正面都朝上.(1)若将其中3枚硬币同时翻转,称为“操作”一次,能否经过有限次“操作”后,使7枚硬币的正面都朝下?试一试,并与同伴交流.(2)若将其中4枚硬币同时翻转,称为“操作”一次,能否经过有限次“操作”后,使7枚硬币的正面都朝下?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情景Ⅱ取一根绳子,把绳子的两端染成红色,再在绳子上任取5点,把这5点任意染上红色和蓝色中的一种,然后沿这5点把绳子剪成6段,数一数两个端点颜色不相同的绳子的条数,与你的同伴共同做几次实验,你有何发现?能说明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2.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仔细观察一元或五角或一角的硬币 ,然后写下它们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激发习作兴趣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几种各时代不同的硬币 ,并作简单的介绍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明确目标 ,讲明活动规则老师 :今天 ,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硬币”的游戏 ,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动脑筋猜。最后 ,再把这个游戏的过程记下来。三、开始活动 ,注意仔细观察1 说硬币 :指名几位学生读一读自己课前记下的对硬币特征的认识 ,简单交流形成共识。2 看硬币 :(1)让一位学生上台看一枚古币 ,仔细观察后请他向大家做介绍 ,激发大家的兴…  相似文献   

3.
马云秀 《物理教师》2003,24(4):11-12
1 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教师演示 :由静止释放一硬币 ,让其自由下落 .教师提问 :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 ?通过实验加以说明 .有学生到讲台前演示 :将面积一样的硬币和纸片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 ,发现纸片比硬币下落的慢 .有的学生持不同观点 :将刚才的纸片揉成纸团后 ,硬币和纸团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 ,下落的快慢就几乎一样了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教师指出 :由于纸片受到的空气阻力比纸团大 ,因而空气阻力对纸片运动的影响较大 .而硬币和纸团受到的空气阻力都比较小 ,于是下落的快慢几乎一样 .教师提问 :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  相似文献   

4.
[评析] 三个教学片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比较好地遵循了新理念下“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这一基本结构模型的框架。首先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创设了一个儿童喜闻乐见的“抛硬币”游戏的情境.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抛后的结果时发现规律.因为硬币只有正反两面,落下后不是正面就是反面.因此说硬币落在桌面上.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其次.教师用活动贯串始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研究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一次公开课谈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中的进步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在教学内容的创设情境中,教材会呈现一个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根据所呈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如情景创设一猜硬币游戏: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我这里有一枚硬币,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  相似文献   

6.
对2004年全国理科综合卷第25题的物理情景,虽然似曾相识,但多数考生都不熟悉这个物理情景.为了深入理解这道好题,为了熟悉这个物理情景,先做个探究试验.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条薄塑料布(代表第25题中的塑料布),在塑料布上放一个5角(或1元)硬币(代表圆盘).然后试着用较小的水平加速度拉动塑料布,再用较大的水平加速度拉塑料布……反复观察、试验,你会发现:  相似文献   

7.
“模拟情景化学习”是指以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工具,把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自动化设施,如地铁站里的“自动售票机”、“硬币兑换机”,超市里的“自助寄包柜”,“公用电话亭”等,通过多媒体软件的制作,提供类似真实的模拟情景、模拟操作与模拟过程,为智力障碍儿童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借助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硬币,创设指向学生学习难点的与碰撞相关问题情景,驱动学生的高质量思维活动,通过3个挑战性的任务的分析与解决,进一步加深了对碰撞特征与相关规律的理解,同时也为如何以实验促进高中物理深度学习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一、激趣设疑,重现概念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语·雍也篇》中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是引入概念,它是理解和应用概念的前提。由于数学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在概念引入时,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景,重现概念形成过程。1.以学生日常生活的实例引入概念。如讲“概率”概念时,课前我先给每位学生准备一枚5分硬币。上课时,我首先提出问题:若我们抛掷一枚硬币,结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学生兴趣盎然,议论纷纷“不一定”,然后我分发给每人一枚硬币…  相似文献   

10.
巴黎乞丐     
乔林 《良师》2011,(3):44-45
我走上巴黎歌剧院的地铁站台时,一位妇女正坐在地上痴眼看着路人——与北京地铁中的情景一模一样,她的面前放着一个铁罐,等待着路人的施舍。红男绿女们从她身旁经过,但她很少听见硬币落进罐内的声音。她这一天也许就要这样目光呆滞地坐下去了。  相似文献   

11.
梅杰群 《中学教研》2008,(4):F0003-F0003
如图1,将2枚相同大小的一元硬币A,B紧贴在一起,硬币A固定不动,硬币B的边缘紧贴硬币A并围绕硬币A作无滑动的旋转.当硬币B围绕硬币A旋转1周回到原来位置时,它围绕着自己的中心旋转的角度是360度的_倍.  相似文献   

12.
巧移硬币     
下面的图形是用6枚硬币摆成的,横行上有3枚硬币,竖行上有4枚硬币。请你移动1枚硬币,使横行、竖行中的硬币个数相等。  相似文献   

13.
巧取硬币     
桌上有一堆硬币,小明第一次从中取出全部硬币的一半和半枚,第二次又取走了剩余硬币的一半和半枚,第三次又取走了剩下硬币的一半和半枚,正好将这堆硬币取完。你知道这堆硬币共有多少枚吗?小明每次各取出了多少枚硬币呢?  相似文献   

14.
硬币处理机 大型商场、公交公司等单位 每天收到大量的硬币,处理起来费时费力。只要 把硬币倒入硬币处理机中,马上就能把硬币清 点包装,并迅速传送出来,还能分辨出假币。  相似文献   

15.
硬币国王主管着整个硬币城,那里的房屋、树木都是硬币做成的,而且满地都铺着硬币。臣民们也满身都是硬币,有1角的,有5角的,还有1元的。这几天,硬币国王十分烦恼。出了什么事呢?原来,  相似文献   

16.
林林有一些1元和5角的硬币,合起来正好是5元钱。他可能有几个硬币呢?因为林林只有1元和5角的硬币,并且合起来是5元钱,所以,当1元的硬币比较多时,5角的硬币就比较少,当5角的硬币比较多时,1元的硬币就比较少。我们可以先确定其中—种硬币的个数,算出它们的钱数后,根据"合起来正好  相似文献   

17.
【做做玩玩】实验1:把几个相同的硬币放在光滑的桌面上,一个紧挨一个地排成一排,再在这一排硬币的后方放一枚相同的硬币。用手指把这一枚硬币弹向前面的一排硬币,结果最前方的一枚硬币被弹了出来,如图1所示。如  相似文献   

18.
活动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活动目标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 :元、角、分 ,知道1角=10分 ,初步学会简单的角、分的换算。2 知道爱护人民币和合理计划、节约用钱。3 初步培养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投影仪一台 ,打有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硬币的胶片一张 ,大红花10朵。学生准备 :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的硬币。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师用投影仪出示打有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的硬币图 ,边指图边说 :“今天 ,老师要看看同学们 ,看谁上课时最爱动脑筋 ,最爱交…  相似文献   

19.
漂浮的硬币     
实验准备:一个小盆、若干硬币、一瓶清水、一张纸巾、一块肥皂 实验过程: 1.将准备好的清水倒进小盆; 2.拿一枚硬币,轻轻扔进盆里,你会发现,硬币迅速沉入盆底; 3.再拿一枚硬币,用食指托住硬币,慢慢地把指头没入水中,使硬币平落于水面,观察硬币.(此过程操作要求较高,这里也可借用纸巾:把硬币放在单层纸巾上,捏着纸巾两边,轻轻放在水面,纸巾吸足了水,慢慢下沉,此时观察硬币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k■■■-1.侧身站着,手里拿着一枚硬币。 lr--00-lr2.向前一扔硬币,硬币不见了。3.翻着手背,也没有硬币。 4.手前后一晃,硬币又回来了。(答案靡期措)在硬币的一面涂一点点甘油。侧着站,手 里拿着硬 币,做朝前 一扔的动 作,手一定 是先自然 地往后一举,这时赶快把硬币往自己脸上一披,硬币就粘在脸上了,由于这一面观众看不见,好锻真的变没了。能回来的硬币@缪印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