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22年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发表的中学历史教育类成果,全面关注了历史教育各领域研究进展,反映出历史教育研究对历史教育实践的深度阐释和有效产出,对历史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研究认为,2022年度历史教育研究特点及发展走向为:历史教育理论研究的学科化态势及提振,学科融合的研究趋势明显及深化,历史课程改革热点研究不断深化,历史学习和教师教育研究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2.
深入分析了师专历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历史及现状。客观评述了在师专历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与教学问题上值得肯定的诸多优势和存在的不少弊端,并立足世纪之交、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高度,提出了优化师专历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体系,加大主干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师专历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及作法。  相似文献   

3.
南诏大理历史是云南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理化的发端,本首次阐发了建设南诏博物馆的构想,对南诏博物馆建设的可行性作了充分论证。在研究探讨南诏历史化、 彝族历史化、博物馆历史化的前提下,阐述了建立南诏博物馆的历史必然性,博物馆的特色,具体措施及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首先回顾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及MIS专业的历史,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建设的内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5年全国实行了新课程标准,这意味着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将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新任务。当前历史教育的危机、历史教师的素质、学生学习的思想状况、历史教学设备和资源的短缺、学校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科书的编写等因素,都不利于历史课程改革。本文分析了中学历史课程的现状,积极探寻影响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因素,以期找到突破口,促进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的基本含义、深层含义和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的现实意义。基本含义侧重阐述什么是历史主客体及二者的关系如何,深层含义则是在正确认识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的新的认识。现实意义是从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出发,强调主体的继承与创新,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及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的必要性在历史思维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发现本质,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这就是历史的比较能力。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才能认识此类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变化和发展规律。如对中国近代史上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认识及对国家的改造比较:新思潮萌发之时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意识到要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中曾国藩、李鸿章等已将这一主张付诸实践,开办了民用工业…  相似文献   

8.
本阐述了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后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差异的本质内涵,概括了历史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差异的四个基本特征,分析了历史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差异的三大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最后从六个方面提出实施历史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差异有效控制与疏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关于历史的本质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此出才能进而说明唯物史观关于历史规律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其他一系列问题,通过 对马克思的历史本质观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并认为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贺词     
金秋十月,本刊在天津隆重召开了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承蒙《历史教学》创办人、编委张政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杨生茂(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委会主任杨志玖(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原《历史教学》编辑陈玉崑(河北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文史知识》编辑部寄来贺信,并有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及天津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及江苏省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江西萍乡市教研室及教科所等赠送珍贵纪念品,在此一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