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很高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师生的活动方式主要包括:一是学生对主题的自主选择和对活动的主动探究;二是教师的参与合作和指导帮助。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1.综合性。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首先,在活动内容上是综合的,从活动领域上看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的选择上具有广阔性的特点,着眼于儿童生活领域、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从活动主题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范围…  相似文献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课程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施中遇到种种现实困境。而STEAM教育理念因其先进的特性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因此,我们提出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指导下,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来更好地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举证,探讨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操作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的实践性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具有"创生取向"的课程。它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不断地创新的经验的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既不能一招一式地教,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放任不管,而应把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尽管活动之前学生已制定好了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发挥生活对儿童的教育价值,它向两端无限延伸:一方面是儿童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是学科知识。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表现自我与信任;产生精彩观念;团体成员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要素包括:"讨论"、"现场活动"、"反思"与"表现";教师的指导要素包括:"倾听"、"观察"与"引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包括:确立研究主题、课题计划与启动、课题实施、课题展示与反思等环节,这些环节彼此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践的课程,教师与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验者。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由度以及各种外显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然而,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两者的关系,已成为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有效的指导。一、突出学生…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我们目前的教学活动,往往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方案,忽略教师指导方案;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因而,研究和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是目前应引起注意的主要问题。一、注重活动过程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是开放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68-6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我们目前的教学活动,往往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方案,忽略教师指导方案;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因而。研究和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是目前应引起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分析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现状,主题统领下的有机整合是这两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条有效路径。它凸显了内容系统化、过程聚焦性、效应双赢性的特征。主题统领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的路径选择包括:从主题内涵的演绎到两门课程的整合实施,从分散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到主题统领的课程整合,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切入到校本课程的优化,从校本课程开发切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指导意味着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引导方法、建立规范;跟踪过程、把握价值;帮助进程、倾听体悟。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反映在指导的适时性、适度性和适当性等方面。教师有效指导应设计指导方案,突出实践学习方式的程序性方法与策略性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摆在教师眼前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实施这门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中,如何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又如何指导学生选主题,并根据主题开展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笔者一开始就在思考与探索着怎样指导学生自选主题,并在课堂实践中进行着反复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