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形信息题是指将几何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的一类数学问题,这类问题常将某些已知条件,特别是数量关系条件隐含在题目的附图中,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图形,正确地从图形中提取信息,找出数量关系.如果忽视了图形所提供的信息,就无法从图形中找到解题的条件,会感到无从下手,现举几例介绍这类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2.
图形信息题是指将几何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的一类数学问题.这类问题常将某些已知条件,特别是数量关系条件隐含在题目的附图中.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图形,正确地从图形中提取信息,找出数量关系.如果忽视了图形所提供的信息,就无法从图形中找到解题的条件,会感到无从下手.现举几例介绍这类问题的解法.例1如图1,把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12的矩形,接着把面积为12的矩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14的矩形,再把面积为14的矩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18的矩形,如此进行下去,试利用图形揭示的规律计算:12+14+18+116+132+164+1128+1256=…  相似文献   

3.
"地理计算"类试题是高考试卷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类试题,从思维过程上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信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加以计算;另一类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公式)要求考生进行计算。从形式上看,此类试题形式多样,所用材料类型丰富,诸如图形、表格、图表结合型、文字材料等均可成为试题背景材料。从考查的内容上看,主要是与地  相似文献   

4.
正坐标系是"数形结合"的舞台,将几何图形置于坐标系的试题在考场上不断涌现。此类试题的特点是以坐标系为载体,将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融为一体,计算与证明互相交织、互为支撑。此类试题是很多同学久攻不下的"堡垒"。下面举例说明这类问题的解法特征。1.基本型通过解析式可以确定点的坐标,将点的坐标转化为线段的长度,这样就为图形的计算或证明提供了"数量条件"。例1如图1,四边形ABCD为菱形,已知A(0,4),B(-3,0)。  相似文献   

5.
中考试题中出现的与圆相关的应用问题主要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圆的问题,即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圆中元素之间的关系,在画出正确的图形之后,利用圆的有关知识来解决.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圆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问题经常以高考模拟卷压轴题的"身份"出现.试题融合了物理学科内的动力学关系及功能关系的考查以及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因此,此类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命题者也一直在尝试设计一些背景新颖、图形美观、学科综合性强的试题.但是笔者发现,也有一些试题在追求背景新颖的过程中,忽略了电磁场存在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2004年数学高考试题的总体难度有所下降,但得分率并未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基本功差是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审题不慎,设计不周,运算不准,推理不严,表述不当,方法不好.2005年数学高考将会十分注重对数学基本功的考查.对审题能力的考查.审题就是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题设条件,推证结论(已知与所求),还包括图形或表格中提供的几何特征与数量关系,此外,还应注意题目的隐蔽条件.审题时,还需对已知与所求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转换通道作出初步分析,尤其是对综合性强的试题,更需周密审视通过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等方式提供的每一条信…  相似文献   

8.
数形结合的思想就是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虑,或者把问题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的性质,或者把图形的性质转化为数量关系.本文以部分2007年中考试题为  相似文献   

9.
“图形的变化”是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图形变化状态下对构成图形元素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研究,是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梳理2022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试题中有关“图形的变化”的内容,从考查内容、命题思路、复习建议和典型模拟题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有效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结合"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在考查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等相关内容上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更加强调从复杂几何图形中分解出简单、基本的图形,以及由基本的图形中寻找基本元素及其关系的能力,关注了学生可以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合理选择已有数学活动经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突出了学生对"图形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及"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的思想内涵的领悟及综合应用的水平.现拟围绕试题考查的亮点,对部分省、市中考典型试题进行评析,并对2013年中考命题趋势及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中考中频频出现求阴影部分面积的考题.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图形变换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少同学对此类问题往往展不开思路,因找不准图形之间的关系而无法解答.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考和数学竞赛中,几何折叠型试题屡见不鲜,这类问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其图形对称和谐新颖独特,是考察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图形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好题型.本文试图从寻找、构造基本图形和基本题型的角度出发,归纳概括此类试题的特点及其求解的几个关键切入点,供学习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图形信息题是指将几何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的一类数学问题.这类问题常将某些已知条件,特别是数量关系条件隐含在题目的附图中.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图形,正确地从图形中提取信息,找出数量关系,现举例如下:例1如图1,把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12的矩形,接着把面积为12的矩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14的矩形,再把面积为14的矩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18的矩形,如此进行下去,试利用图形揭示的规律计算:12+14+18+116+132+164+1128+1256=_______.分析求12+14+18+116+132+164+1128+1256摇的实质是求面积分别为12、14、18、116、132…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数学应用题不断出现在各省、市的中考试卷中.这类试题因充满时代生活气息,具有探究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解决这类应用问题,首先能将题目提供的信息和素材进行抽象概括,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此类数学问题,并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合理地解答.现以2012年中考试题为例就应用题的类型加以说明.一、方程(组)型应用题方程(组)是研究数量关系最基本的数学类型之一,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必要的数  相似文献   

15.
<正>纵观近几年各省市中考试题,发现采用了不少学生比较熟悉的图形,通过对熟悉图形的探究来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这类试题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的要求.这些千变万化的图形都是以基本图形为基础,因而对这些基本图形的提炼显得尤为重要.在平面几何教学  相似文献   

16.
信息给予题是指根据题中提供的新信息、新知识,通过阅读学习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来解决新问题的一类试题,此类试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此类试题的基本结构是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组成,解答此类试题的一般步骤是:(1)认真审题,获取信息;(2)结合问题,处理信息;(3)根据信息,应变创新。解题时要注意的是既不能机械地模仿、套用信息,也不能任意发挥。而应  相似文献   

17.
图像信息试题是指通过图表、图形、图像以及易懂的文字说明来提供问题情景,让考生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提出的问题,它有效地考查学生分析数据、分析解题条件和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一、图像信息试题的特点试题内容具有时代性、新颖性;试题结构的灵活性、多样性;试题形式的形象性、直观性;试题功能的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上立意新颖,紧扣社会热点话题,如08奥运、生态园林城市及环保等涉及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动态平面几何问题是以平面几何知识和图形为背景,渗透运动变化观点的一类问题.它包括点的运动(点由特殊位置运动到一般位置)(点动型),线段(或直线)、图形的平移(平移型)或旋转(旋转型),图形的滑动(滑动型)或翻折(翻折型)等.此类问题综合性强、开放度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热点、难点问题.考生往往破解无门,无从下手.破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图形运动过程中各几何元素之间的位置、数量关系,动中觅静,变中求定.这里的"静"和"定"就是问题的不变量和不变关系,只有抓住了问题的不变量和不变关系,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那么,如何抓住问题的不变量和不变关系?本文给出破解此类问题的基本策略——三"抓"策略.  相似文献   

19.
图形折叠问题是指将某一几何图形沿着某直线对折后得到新的几何图形 ,然后求解新图形中 ,几何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问题 .由于图形折叠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所以是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热点题型 .图形折叠问题实际是对称问题的应用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对称的性质 :( 1)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对应元素(边、角 )是相等的 (折痕两边折叠部分是全等的 ) ;( 2 )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折叠时某点与所落位置点之间线段被折痕垂直平分 ) .掌握以上两点性质 ,再结合勾股定理、相似形、方程思想便…  相似文献   

20.
阴影部分面积计算问题能考查学生的思维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学生对此类问题往往展不开思路,找不准图形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对策和手段.本文根据近年来各地中考中出现的试题,介绍几种常用的解法,供读者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