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教会中年级学生理解词的具体策略 要提高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必须教会中年级学生必要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因为学会具体的方法是策略运用的基础。 1.语境联想策略 有不少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理解。每个词语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的,它和一句话的前后词语的意思和整体文章的意思都有一定的联系,只有联系上下文,展开适当的联想,  相似文献   

2.
词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字典自学词语的能力,更要教给学生自“悟”的方法。一、结合课文情节“悟”。词语运用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因此理解词语必须首先考虑语境,引导学生自“悟”。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的“雪中送炭”这个成语,可先让学生朗读第一段,然后设问:师: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的“雪”指的是什么?生:“雪”指志愿军“空着肚子”战斗。  相似文献   

3.
词 语一般有两重意义。一是字面意义 ,即字(词)典字上所作的解释 ;一是情境意义 ,即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隐含的意思。对学生来说 ,后者不易理解。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现列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几例 ,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一、从词语所在的句子中找解释有的词语 ,在本句中便可找到解释。如“那时候 ,秦国理屈 ,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中的“理屈”就是后面“没有理由”的意思。(《将相和》)有的句子 ,前半句把词语的意思表述了 ,后半句才出现这个词语。如 :“这就是人们…  相似文献   

4.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高年级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怎样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呢?一、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理解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它具有概括性。一些词语的意义往往在课文中已表达出来了。因此,理解这些词语,可以用书中的语言文字去理解。如《说勤奋》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生物学家童第周刻苦学习的文字:“第…  相似文献   

5.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呢?我认为,词语教学要走出“就词解词”的误区,而应该“还原语境,理解词语”。因为语境和理解词语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还原语境可以将词语融入到特定的语境中,使学生一接触到词语就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立体形象的画面,从而使词语教学显得更加鲜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还原语境,进行词语教学的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用词造句,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词语的理解,培养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指导学生用词造句,要抓好几个环节:一、读写词语.要把词读准确.多音字要据词定音.能正确地写出词语来.二、理解词义.正确透彻地理解词义是造句的关键.理解词义不仅要理解词的本义,还要理解词的引申义和在课文中的意思.只有深刻地理解了词义,明确了词的范围大小、轻重程度、感情色彩和搭配关系,才能贴切运用,使造出的句子完整无误.如“浩浩荡荡”,在《黄河颂》这篇课文中是形容黄河水势很大,是本义;在《飞夺沪定桥》一课中是形容红军队伍人多势大,是引申义.只有理解了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才能做到一词多用,造出内容丰富的句子来.  相似文献   

7.
词语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大纲指出“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对于表述思想感情的作用。”在教学中,我除教会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外,还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词义及认识它在课文中的作用。一、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许多词语只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领会其确切含义。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孤立地讲解词语,而要把词语放到文章中引导学生去理解。如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卜文中的“折磨”一词时,我先让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联系描写“小萝卜头…  相似文献   

8.
能够根据语境辩析词语的音义,能正确使用词语 【考点说明】该考点讲的是理解和运用词语。理解要根据语境,就是说要根据词语所在的句子以及上下文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对词语作动态的理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考点对考生的具体要求是: 1.辨析词语中汉字的读音。不少汉字是多音字,(如“行”、“长”、“朝”)但在具体的语境中,读音是唯一的。 2.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词语除了一词多义之外,还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之别,有时还有特定的修辞义,只有通过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解释。 3.选用词语要准确。主要是注意词义的细微差別,如语义的轻重、语气的强弱,准确地传情达意。 4.要准确地把握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 5.要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做到褒贬、庄  相似文献   

9.
所谓揣摩语言就是对语言进行品味、辨析、反复思考推求其意味。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能力。那么,揣摩语言应从哪几个方面“引思”呢?揣摩语言的方法又如何做到“善导”呢?揣摩语言的含义。这是揣摩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我国语言文字的发展也在不断延伸。揣摩语言的含义,首先,要理解词语的基本义。如《荷塘月色》中“斑驳”一词,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拿来主义》中“摩登”原指时髦。其次,要辨析词语的语境义。所谓语境义即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语言环境包括外部…  相似文献   

10.
也谈语感的培养肥东县滨湖乡养正小学吴和生一、在语境中理解和感受语言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如果孤立地讲解“雪中送炭”一词,学生对其感悟只能停留在“下雪天给人送炭”的表面感知。在实际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读与“雪中送炭”有关的几句话,然后让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是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起步阶段。所以词语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在不同学段理解语词的要求和方法是不同的:第一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2.
一、分析综合法分析综合法就是先分析词中每个词素的意思,然后再把每个词素的意思联起来理解,最后达到理解词语的目的。如教学第五册《翠鸟》中的“鲜艳”一词,先引导学生分别理解“鲜”和“艳”的意思,鲜———鲜明,艳———美丽;然后引导学生把“鲜”和“艳”的意思联系起来理解,即“鲜艳”的意思:(颜色)鲜明美丽。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词语,不仅有效地减缓了理解词语的坡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理解词语的准确度。再如《会摇尾巴的狼》中的“凶相”,《海上日出》中的“奇观”,《赤壁之战》中的“调兵遣将”,《记金华的双龙洞…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处于语言积累的关键时期,词语教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还有很多“以词讲词”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三个度。一、在对话中理解词语的“深度”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对话,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海伦凯勒》这篇文章时,我设计了对话语境,引领学生理解“不屈不挠”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这“遣词”和“造句”这两个词的释义为,遣词:(说话、写文章)运用词语;造句:把词组成句子.那么,在这个短语中,“遣词”的意思应为:正确恰当地运用词语,即为词语找到正确位置或在某一位置正确选择词语;“造句”的意思应为:把词组织成通顺的句子.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视积累 重视语言积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此教倒中,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词典上对“雪中送炭”一词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领悟“雪中送炭”。这样,把词语训练和阅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时有了具体的情感、体验,他们在涵咏中养成语感。由此发展起来的语言能力具有整体  相似文献   

16.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词语教学要贯穿在整个阅读教学之中。学生对词语的掌握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完善的地步,从理解到运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词语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我们研究和解决。一、词语教学的误区1.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生搬硬套词典的释义。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的一句话:“他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前面白皙的少年和秃顶的老头儿。”其中“白皙”一词,有位老师教给学生理解为“白净”。我们说这…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文阅读中,"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指一个词语具体的语境义。"文中"是指具体的语言环境,词语含义的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整体文意的词语理解,二是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义理解。一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受上下文的影响,会有临时的意义。解题技巧有以下几种:一、结合语境,理解词义。这里讲的"语境"即上下文,结合语境即做题时"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  相似文献   

18.
语境是言语行为赖以存在的环境,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关键。熟悉和运用语境就可以更准确地开展言语交际。英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具体的语言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在语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知识。笔者结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浅析了语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语境可以帮助理解模糊语言或歧义现象,可以确定指示词的所指,可以明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语的意义。语境对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和企鹅》是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用词要准确”。根据这一重点,在三篇讲读课文后的练习中都安排了相应的训练内容。如,读写词语、词语境空、替换词语比较意思等。《我和企鹅》则以“回答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作者用哪些词句来表达“我”对企鹅的喜爱。课文中写企鹅的词语,有的是生词,要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其意思,有的虽然不是生词,但在文中有特定的含意,则要通过联系上下文才能正确理解其意思。词语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在整体认识课文的基础上恰当地进行分析和讲解。一、抓住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标中规定的词语教学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咀嚼品味蕴藏在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恰当运用,才能使词语内化为学生生命活动中的“生气勃勃的细胞”,从而使词语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