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因此,笔者认为理解词语必须首先考虑语境,引导学生自“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开辟学生“感触”词语的通道,利用学生的身边生活,利用多媒体等,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对词语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2.
一、要让学生领会关键性的词语所谓关键性的词语,主要是指能体现全篇思想内容,内涵丰富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现思想内容举足轻重,抓准了它们,就能一以当十,绳一驭万,一般说来,关键性词语可分两类:一类是直接表达思想内容的词语。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的“纯洁”、“高尚”、“谦逊”等词语,虽并非难词,但在文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内涵十分丰富,所以要引导学生深入领会。第二类是含蓄表达思想内容的词语。如《一件小事》中的“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一句中的“小”字,含义深刻,它表现了革命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自我解剖、自我教育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应该‘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们要让学生确切地理解词语的意思,熟练地掌握词语的用法,深刻地体会词语的活力,就必须讲究词语教学的艺术性。 一、引。“引”就是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出发,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如《一个降落伞包》中有一句“飞机失  相似文献   

4.
有雪非说雪     
中国汉语词语丰富特点之一,在于词语的词义不一定是其字面的意思。如沈约《雪赞》:“独有凝雨姿,贞蜿而无殉。”“凝雨”,不是指“雨”,而是指“雪”,古人以为雪是雨凝结而成。同样,在字面上出现的“雪”,有一些也不是指冰雪的雪。“紫雪”,常用中成药,有散瘟清热、镇静安神等功能,主治烦热、小儿惊风等:“丹雪”,脂粉。宋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词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字典自学词语的能力,更要教会学生“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犤教例一犦以读为本自读自悟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个大大的“鼎”字,请学生注意字形和笔顺。2.学生查字典弄清“鼎”字的意思,懂得“鼎”为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课件出示文中插图)3.让学生说说预习时收集到的带“鼎”的词语。二、揭题导入,诱发期待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介绍“鼎”的课文———《世纪宝鼎》。(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两遍)1.解题:学生查字典理解“世纪”的意思,懂得这里指的是21世纪。2.提问:课题中的哪个字道出了“鼎”的不同寻常?这是个怎样的宝鼎呢?我们学习了课文便知道。…  相似文献   

7.
[考点说明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检测频率很高的考点 ,几乎每年必考。所谓“文中”一般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指全文 ,二是指词语的上下文。所谓“含义” ,一般指三个方面 :①词语在文中的指代意义。这一类词语又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指某些代词的指代意义 ,二是指某些非指代词的具体含义。②词语在文中的临时意义。③词语在文中的多重意义。这一类词语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指某个词语在所给的材料中多次出现 ,而前后的意思不相同 ;二是有些词语在所给的材料中构成近义词或近义词组 ,但表达的含义不完全相同。为了提高这一方面的解题能力 …  相似文献   

8.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如何抓好词语教学放光彩?笔者认为,要教会方法,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进入情境;要直观演示,给学生形象感受。  相似文献   

9.
《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中的“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这两条规定应该做为现代文阅读的基础。要能够对现代文后的试题做出正确解答的话,决不可脱离这两条规定。如果在词语含义的理解上或在重要句子的理解上出现错误,那么势必导致解题失误。本文仅对上述两条规定解说如下:“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并非词语在词典中的含义,而是指词语在阅读  相似文献   

10.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高水平阅读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的“文中”二字,一是指理解词语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  相似文献   

11.
“对话”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中的对话,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流,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的精神对话与沟通。根据“互动—合作”的理念,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模式来构建“对话体”的课堂教学。一、感悟式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达到以读悟义、以读悟情、以读悟理。凡是学生自主读书能够体会的,教师重在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复述、默读以及精读、略读与浏览。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可设…  相似文献   

12.
陆硕海 《广西教育》2011,(34):38-39
叶圣陶先生的诗句“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出了品析词语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品析词语,首先是要弄明白词语的意思。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言语训练。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可从“自思自悟 ,讨论交流”这两个步骤上予以导之。(一 )自思自悟。要指导学生像俄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告诫作家那样“思索、思索、再思索” ,最后达到“自悟”的境界。朱熹曾说读书要“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又说 :“字求其训 ,句索其旨。未得于前 ,则不敢求其后 ;未通乎此 ,则不敢志乎彼。”读一篇美文 ,要求学生 :对于语句 ,不仅要准确理解它的字面意思 ,还要深入领会它所表达的深层意思和感情色彩 ;对于段落 ,不仅要能概括它的大意 ,还要弄清它的内部层次和在全篇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全篇 …  相似文献   

14.
一、明确语言学习的目标语言目标的确定,一要考虑课标的年段要求,二要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三要考虑文本的语言特点。由于前两者相对明确,备课时弄清哪些语言是学生熟知的伙伴语言,哪些是处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语言,哪些是深奥的欣赏性语言则成了关键。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或让学生自读自悟,或让学生积累运用。至于那些深奥的语言,可留待学生以后慢慢消化吸收。语言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正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会运用;2.感受语言运用的准确得体,懂得用词造句要适合语言环境,根据不同的交际…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学习过程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对所学的一切知识,学生总要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整理后才能消化、理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是我国历代教育家倡导的教学思想。叶圣陶先生把学生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满足学生这种内在的学习需求,保护他们“自读自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阅读时间和畅想空间,让学生去“读”去“悟”,使他们的个性和灵性在课堂上飞扬。  相似文献   

16.
平日,我们常听大人们夸奖某小孩“这小孩悟性好,是读书的料!”什么是悟性呢?《新华词典》解释说:“悟性即知性。同‘理性’一起指认识的两种能力或阶段。”笔者在文中为什么不提“悟性”而提“感悟”呢?(庄子·刻意》有“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之说。《后汉书·崔骃骃传》中述:“唐且华颠以悟秦。”这里的“感”和“悟”分别指“感觉、感受”和“启发,使之感悟”之意。可见,“感”是“悟”的基础和前提,“悟”是“感”的发展和延伸。“感”是手段,是过程,“悟”才是目的,才是结果。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本文中的“感悟”,笔者的本意是:面对教学这一双边活动,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感”,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7.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教材的训练重点 ,运用迁移原理 ,指导学生在学会观察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的表达方法 ,通过仿写过渡 ,在“仿”中学写 ,“仿”中悟新 ,实现观察、思维与表达的统一 ,是低中段作文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一、引导观察事物特点 ,仿用词语 ,练习表达。初习作文 ,学生常常不能准确运用一些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是学习作文的通病。如学生在《我家的大公鸡》一文中写道 :“大公鸡身上的毛有红的 ,有黑的 ,有白的……”细读起来 ,这句话有两个缺点 :其一 ,“红的、黑的、白的”太口语化 ,不生动。评…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学习过程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对所学的一切知识,学生总要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整理后才能消化、理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是我国历代教育家倡导的教学思想。叶圣陶先生把学生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满足学生这种内在的学习需求,保护他们“自读自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阅读时间和畅想空间,让学生去“读”去“悟”,使他们的个性和灵性在课堂上飞扬。  相似文献   

19.
考点指津1.“文中”指一定的语境中。这个“语境”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词语的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照搬词典中诠释的、很规范的静态的意思,而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意思,或联系上下文,对词语加以揣摩,领会其特定的内涵和表达作用。“重要”,一般是指所处关键位置。“含义”,指多义词在文中被规定了的那个义项,即词语的特定表达意义。2.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  相似文献   

20.
词语教学是1~6年级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联系上下文 ,借助生活积累 ,在语言环境中“了解”、“理解”、“推想”、“体味和推敲”词句的意思和作用。这是因为 :一方面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词语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 ,词语的运用最重要的特征是依赖语境 ;另一方面 ,一个词用得对不对 ,好不好 ,都要凭借整体语境来判别 ,离开了语境 ,便很难鉴赏词语运用的审美价值。[课例1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再见了 ,亲人》中的“雪中送炭”一词时 ,和学生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 :师 :谁能说说“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生 :雪中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