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季大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特别是它常伴随大风雪、降温一起出现,使土壤跑墒,加剧春旱,夏季的大风常造成作物倒伏,秋季大风可能导致谷粒磨损,冬季大风常伴随大风雪,出现寒潮降温,目前防御大风的办法,主要是营造防风林带及设立防风障,加强农田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2008年4月19~22日青海省出现了一次全省性寒潮(降温、降水、大风)天气过程,本文在总结以往寒潮预报指标的基础卜,结合实况场及数值预报场,对这次过程做出了24~48h的准确预报。预报与实况相比较,总体预报比较成功,第一,准确预报了寒潮爆发的时间;第二,准确预报了寒潮降温的幅度及大风沙尘天气;第三,准确预报了降水的性质、强降水的落区。但也有一些失误:一是降水预报范围有偏差;二是降水量级预报偏小;三是最高、最低气温预报与实况相差较大。本文总结的预报思路及预报指标,为以后预报这类天气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用Micaps所提供的常规天气资料,对2020年3月25日~27日发生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的一次寒潮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其高空形势和地面形势的环流背景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显示:本次天气过程属降雪型寒潮天气过程,即各个区域站的降雪量均超过了1mm,没有出现大风;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受低涡底部的锋区南压影响,地面配合为低压冷锋过境后的较强冷高压前部控制,各物理量场及温度平流特征反应均对寒潮降雪天气有利。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9~2017年三江源核心区5个国家基准基本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三江源核心区冰雹、寒潮、大雨、大雪、大风等主要气象灾害性天气的特征,并通过线性倾向方法对历年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7年三江源核心区的冰雹灾害呈减少趋势,且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9月份。寒潮灾害呈平稳变化趋势,与每年冷空气活动的关系较为密切,且主要发生在1月份;大雪灾害主要发生在每年5月份和来年10月份,从历年大雪发生的趋势来年,呈现增加的趋势;大风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最大集中在12月份~次年3月份,从趋势线分析大风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Micaps和Ncep以及历史天气资料对发生在1987年11月24~26日和2010年12月31日~2011年1月3日的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得出:乌拉尔脊的长时间维持,造成我区的持续低温;中低空冷平流的强弱,影响了寒潮过程中大风的发生;克拉玛依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会对本地的降水量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对2015年10月6日~8日和2016年1月20日~22日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EC细网格资料中的2m温度场预报资料能够较准确预报出48h的降温幅度,从而提高了寒潮预报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乌兰察布市两次寒潮天气都是受贝湖冷涡南下造成的,500hPa和700hPa天气图上都有强的冷中心和强的锋区控制,在850hPa天气图上有很强的斜压性;2016年1月的降雪性寒潮天气明显比2015年10月的大风性寒潮天气强度强大范围广;EC细网格2m高度上的温度能够较准确的预报出48h的降温幅度,使预报员对寒潮天气的起止时间、强度和落区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所谓寒潮,就是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冷空气,像潮水一样连续大规模的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寒潮来临时会造成急剧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伴随其他气象要素也会发生很大变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对于民用航空运输的影响尤为严重,寒潮过程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可对进、离场航空器的起飞爬升、进近着陆以及着陆滑跑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发生飞行等级事故,是冬季航班延误甚至关闭机场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根据内蒙古地区冬季寒潮发生的特点,分析了寒潮灾害的基本含义及影响对象和我区寒潮灾害时空分布,并按影响对象受害症状的严重程度将寒潮划分为强冷空气、寒潮、强寒潮,确定了相应气象指标,为农牧业防灾抗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拉西瓦水电站位于西北高寒地区,气温变幅大,昼夜温差大,寒潮频繁且伴随大风,混凝土表面极易开裂,再加上冬季施工期长,气温低,工序多,难度大。根据温控要求高温季节施工、冬季施工等需实施不同的措施,来预防混凝土裂缝。  相似文献   

10.
大学学报     
《中国科技信息》2010,(16):10-14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7),对2007年3月3日~5日大连地区出现的暴雨、雨凇、雪、大风、寒潮等多种灾害性极端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极端天气是由北上江淮气旋与北方冷空气共同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丁一汇 《金秋科苑》2011,(24):19-22
2011年12月6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随着一股较强冷空气的袭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此前一段时间,我国新疆、内蒙古、东北地区的一些地方已经遭遇寒潮暴雪天气影响;在美国东部地区,一场几十年来最早的暴风雪导致几个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至少20人死于和暴风雪相关的事故。 有人产生疑问:不是说“全球气候变暖”吗,天气怎么这么冷?确实有研究认为,1999年以后的这十来年里,  相似文献   

12.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早稻最适播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冷害是我国农业生产上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春季常见的坏天气是由于寒潮而引起的低温、大风、阴雨等,生产上常常因为早稻播种期过早而遭受阴雨而低温或阴雨寡照而诱发烂牙死苗:播种过迟,显然秧龄不足造成生长季节和热量资源的浪费,并影响全年的农事季节安排。因此,何时播种最适是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春季寒潮天气是锡林郭勒盟春季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给农牧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笔者选取锡林郭勒地区6个代表站,对1981年~2010年春季(3~5月)发生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寒潮天气特征及天气形势类型。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2年2月20日黑龙江省中东部一次大风天气的天气形势及主要影响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不稳定小槽和地面冷锋是引发这次罕见大风的主要天气系统。高空急流、风速垂直切变、气压梯度、3h变压、冷暖平流、散度场等要素对大风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综合分析大风形成物理机制的基础上,得出了大风天气的预报着眼点,为大风预报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大风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减轻大风天气对社会及人类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选取自动气象站、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FY-2E云图TBB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10月7~9日发生在青海东部的寒潮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着重分析强降温和降雪发生时温度平流、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及云系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阻塞高压和横槽的建立,是造成此次寒潮天气的主要环流背景;中低层冷平流优先于高层冷平流迅速进入青海东部,高空偏北急流加速了冷平流的输送,造成了强降温;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强的上升运动为大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降雪由冷锋云系造成,TBB在-59℃~-35℃之间,TBB越小,降雪越强,其演变特征可为判断降水强度及落区提供参考依据;EC模式对寒潮系统的发生发展均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对温度精细化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77~2012年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大风日数、风速及风向等资料,分析了安多县近35年大风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大风主要出现在11月至次年4月,三月份大风日数最多,且大风日数随年际逐渐减少;出现大风时平均风速也相对较高;极大风速的最大峰值主要出现在1~4月份,主要风向为西风。  相似文献   

17.
2012年2月8~9日西藏大风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500hPa及200hPa格点场及地面和高空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12年2月8~9日西藏大范围出现的大风天气的天气形势和主要影响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综合分析大风形成物理机制的基础上。得出了大风天气的预报着眼点.为大风预报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大风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减轻大风天气对社会和人类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16)
本文通过对1985~2014年河南县气象观测资料的气温、降水量统计、分析,初步得出:改地区近30年来气温升高明显,特别冬季升温最快,春季升温最慢;气温变化幅度非常大,气温升高现象也很异常;该地区出现暴雪、寒潮、大风降温等现象频率增多,这些现象都成为该地区形成雪灾的重要因素;本文也提出了一些防御雪灾的对策,为当地牧民群众抵御雪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Micaps资料及卫星云图对2015年2月20日~22日锡林郭勒盟地区出现的一次沙尘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厚冷涡底部强劲的偏西风与高低空急流区相配置为此次沙尘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前期升温较为明显,蒙古至锡盟西部一带降雪少,为此次沙尘暴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和沙源条件,同时在沙尘暴出现之前,有较明显的混合层存在,有利于干对流的产生;针对此次过程,对寒潮、大风、降雪预报较为准确,但没有考虑沙尘天气,只是考虑了东部地区的白毛风天气,所以隆冬季节要提高对沙尘暴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寒潮天气的气候特征、分型及其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1980~2000年共21年的冬半年青海省寒潮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冷空气活动路径和气候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建立寒潮天气档案,总结出预报青海省寒潮天气的天气学和动力学的预报指标;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法建立客观、定量的寒潮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