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讯快递     
《陕西教育》2010,(7):5-6
教师教育标准正酝酿出台。目前教育部正在酝酿出台《教师教育标准》,该标准最快年底出台。《标准》对教师的入职标准有所提高.确立了“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大原则.将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据起草标准的有关专家透露.《教师教育标准》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师.涵盖教师标准、教师教育标准、课程标准、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目前.标准已由华东师范大学编制完成并提交到教育部.待教育部公布后.有望成为国内通行的教师教育标准。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目前教育部正在酝酿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教师的八职标准有所提高,确立了“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大原则。强调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标准》不光规定教师的入职标准.也规定了教师之为“教师”的行为底线。  相似文献   

3.
王国荣 《成才之路》2010,(21):I0004-I0004
目前教育部正在酝酿出台《教师教育标准》,该标准最快年底出台。起草标准的专家称.按照新标准。现在多数老师不合格。  相似文献   

4.
2010年6月底,各大网络媒体报道教育部正在酝酿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的入职标准有所提高,确立了"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大原则,将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起草标准的专家称,按照新标准,现在多数教师都不合格,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这一评价再次把教师韵教科研学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有教师认为,  相似文献   

5.
日前,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消息: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育部于2004年12月25日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以(《标准》为依据,教育部师范司于2005年4月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2005年l0月,全国各个试点省份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拉开了序幕……这一系列举措无不反映出“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正在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新华网报道[1]说,教育部正在酝酿出台《教师教育标准》,将从政策角度对教师的资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规定教师要读书、做研究并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这一系列教育政策与措施的出台,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将迎来新一轮变革。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基础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作为担负着全体公民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数字化素养教育重任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否也需要变革?如果需要变革,为什么?如果变革,该朝什么方向发展?澄清上述问题,既是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者的责任,也可以消除实践中的迷茫,为一线教师指明未来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消息.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教育部发言人指出,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教师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教师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云南教育》2010,(13):34-35
近日,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消息,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订《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教育部发言人指出,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教师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教师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2月,教育部正式出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以教育技术标准与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阐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信息交流”专题培训的意义、内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事件     
教育动向教育部酝酿出台《学校法》教育部近日出台了学校安全管理新措施。教育部长周济透露,教育部正在加紧起草《学校法》,使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教育部强调,学校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要有统一具体的要求, 放学时要适当错开时间。教育部要求,学生郊游等集体外出活动,要选择安全性能良好的运输工具和有正规运营资质的运输单位。对学校各类从  相似文献   

12.
马晓春  郭崇林 《中国教师》2013,(17):50-52,7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教育逐步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重点和热点。从2010年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即将启动"卓越教师教育计划"[1],到2011年教育部出台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以至2011年12月教育部出台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这些都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教育母机"教师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然而,这些改革所涉及的  相似文献   

13.
日前,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全国上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文件贯彻落实。于是,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便把《规范》作为师德考核的指标进行量化,并辅以不同分值,列入对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如此一来,《规范》摇身一变成为检验教师师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那条分缕析的量化标准就如一把把“利剑”悬在教师头上,  相似文献   

14.
国内传真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乡村教师应该得到社会尊重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经过“部长通道”时说,目前城乡教育还存在明显差别,而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去年国家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文件本身就表明了中央对这件事情的关心”。袁贵仁强调,对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国  相似文献   

15.
9月22日,由世界银行北京代表处、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世界银行“中国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研究”项目启动暨中期汇报会在上海举行。项目将研究制定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教育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彭耀忠 《生活教育》2014,(18):115-115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对教师的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2014年要完成教育标准的制定等任务,教师的工作标准必将对教师的工作提出挑战。当今社会问题常常归结于教育,丧失了教育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早在2005年10月31日的人民网教育专题中,一篇题为《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合格?》的文章提到,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国际教师教育论坛上有关专家透露教育部正在制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时间表,并指出按照新标准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合格。2010年6月28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由华东师范大学最终编制完成并提交至教育部,教育部经审核后于2011年10月8日提出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并正式公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毋庸置疑,新标准的出台必将深刻影响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它顺应了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教师职业的专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深度访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育部于2004年12月25日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以《标准》为依据、教育部师范司于2005年4月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此项计划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为此开展大规模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正在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中,化学新课程能否有效地顺利实施,关键在于高素质中学化学教师的培养和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2005年度教师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指出,抓紧“研究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质量标准》等新的规章,规范教师教育过程,建立教师教育准入制度,构建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形成教师教育质量监控机制”,这是当前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本文拟对在化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128,教育部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用)》(征求意见稿)、《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用)》(征求意见稿)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用)》(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三个标准”或《标准》)。“三个标准”维度齐全,突出了“育人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突出强调了教师的专业性地位。可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教师专业化要靠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和在职培训来完善。然而,在我国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由于对中小学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缺失认可,导致了教师地位不受重视等诸多不良后果,也影响了教育的长足发展。那么,如何通过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在职培训质量的提高、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造与创新、先进学校文化的建设,让教师做到心中时刻有《标准》,能够笃行比”三个标准”更高的要求呢?专业标准对教师的自我研修有怎样的助益?建设怎样的教师团队更有助于推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期《热点争鸣》邀请专家和一线教师分享他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