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杨蓉裳认为陶贞怀的《天雨花》可与《红楼梦》并称"南'花'北'梦'"。但笔者认为,虽然《天雨花》无论文本方面还是女性自我觉醒方面都不如同时期另一位女性作家陈端生的弹词作品《再生缘》。如果硬要说"南花北梦"还不如说"南缘北梦"的好。  相似文献   

2.
流传于南方诸省的弹词(福建称为“评话”,在广东称为“木鱼书”),其中有一部分是女性作家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再生缘》、《天雨花》、《榴花梦》、《笔生花》、《蜃楼人影》等。这些作品表现了古代女性作者的思想相当深刻。妇女的苦难际遇砥砺着她们的意志,从而导致进取不息的精神,乃至产生参加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作品内容涉及妇女生活的各方面,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再生缘》由古至今的传播情况作初步梳理,从中掇取弹词《孟丽君》、话剧《孟丽君》、越剧《孟丽君》、电视剧《再生缘》、网络小说《凤开新元之孟丽君传奇》五部作品,探讨原著《再生缘》中孟丽君形象的演变。孟丽君形象不断演进,其身上"女权主义"的反叛色彩,经历了"由隐到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弹词小说是盛行于中国明清时代的妇女文学,《再生缘》是其中的佼使者。《再生缘》的心理描写是中国古典小说心理描写的“异态”,与其他中国古典小说的.心理描写表现出诸多差异,具有“意识流”意味,但是它和20世纪西方现代小说的“意识流”又有所不同。这种独特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5.
弹词小说是盛行于明清闺阁之间的长篇小说,《再生缘》是其中的佼佼者。女主角孟丽君不但有自强自立之言行,还有自信自尊之心态。女作家陈端生通过塑造一个栩栩如生、与众不同的“女状元”孟丽君表达了自己强烈的女性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潮的余响给我们研究清代弹词作品提供了新思路。《再生缘》是明末清初众多女性弹词作品中最为优秀的作品,作者陈端生以自身为原型创作出一个自尊、自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孟丽君。孟丽君打破父权制下性别角色的被动安排,追求政治理想放弃契约婚姻,实现了对父权制的解构,但其身上也存在着社会性别与生物性别无法调和的矛盾,同时代三位女性作家对《再生缘》再创作的女德立场和批判态度体现出封建父权社会女性意识解放的艰难性。  相似文献   

7.
电视剧《再生缘之孟丽君传》,系根据乾隆年间杭州女作家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改编,剧中塑造出来的孟丽君是一个侠骨柔肠的痴情奇女,已不完全等同于陈端生笔下那位女扮男装后连中三元,为官作宰,并坚决拒绝复位的奇女子孟丽君。在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钳制下的封建末世,带有强烈叛逆色彩的孟丽君的出现具有振聋发聩的突破性意义。但是如此刚烈叛逆的孟丽君只是陈端生寄托理想的梦幻人物,在当时的土壤中是不太可能生存的。相对于原著中目无丈夫,目无兄长,目无父母,目无君主的形象,《再生缘之孟丽君传》中阳刚与阴柔之美兼具、一片深情的孟丽君可能更易为当今观众所接受与欣赏。  相似文献   

8.
方红 《培训与研究》2001,18(6):15-22
清代女作家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名《再生缘》在当时曾引起强烈轰动,但学术界却一贯以冷淡的态度对待它,尽管它曾得到过陈寅烙和郭沫若先生的极高评价。本是以女性意识来阐释《再生缘》作品的。从作品入手,分析作品本身在内容、形式和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女性特色、探求其拥有广大女性读群的实质原因。笔对《再生缘》与女性学关注的目的在于引起学术界对《再生缘》的重视,从而丰富我国古代女性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女性翻身的“狂想曲”——陈端生和她的《再生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以浪漫主义的人物和情节 ,表达了女性渴望翻身的理想 ,向男权社会提出了大胆挑战。在艺术上 ,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苏州人常赞美评弹是“一枝花”。评弹就是弹词。弹词的产生比鼓词稍晚,是由宋代的陶真和元代的词话发展起来的。《尧山堂外纪》说:“杭州瞽女唱古今小说评话,谓之陶真。”清毛奇龄《河西词话》说:“金章宗朝,董解元作西厢扫弹词,则有白有曲,专以一人扫扫并念唱之。”这里说的"扫弹词”就是“弹词”的前称。它是把故事编成联章韵语,  相似文献   

11.
尹湛纳希创作的《一层楼》、《泣红亭》等小说,开创了蒙古族长篇小说创作的先河。《一层楼》在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悲剧精神方面都深受《红楼梦》的影响,《泣红亭》中人物命运的设计则完全脱离了《红楼梦》的模式,更多的融入了《再生缘》的内容。尹湛纳希对《再生缘》的接受,扩大了作品的传播范围,也艺术地批驳了弹词作家们对它的批评和非议。从作品传播与接受的角度来看,《再生缘》在蒙古族中或说对于尹湛纳希的影响是仅次于《红楼梦》的,在这一点上也可称得上是“南缘北梦”。  相似文献   

12.
相传老子是先秦时期的著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老子是谁?这在司马迁《史记》中已不能肯定。司马迁举出三人:一是相传孔子曾问过“礼”的周守藏室之史老聃,(《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索隐本]记载:“老子者,楚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也,名耳,字聃,姓李氏。周守藏室之史也”)他比孔子年长;一是“老莱子,亦楚人也”,与孔子同时;一是“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老子是老聃。他见闻广博,相传为“博大真人”,过着隐居生活,《史记》说“老子,隐君子  相似文献   

13.
“《文选》是受到《华林遍略》的启发而着手编撰的”一说,既缺乏文献支撑,在情理上亦难以说得过去.而在此基础上,仅据徐勉是老师而萧统“每事询谋”、《文选》编撰的目的之一是为“方便作者翻检以及写作取则之需”与“编者与《华林遍略》领编者徐勉有着特殊关系”这三方面理由,是说明不了《文选》事类编录受《华林遍略》重要影响的,况且这些理由本身又存在着种种问题.六朝时,类书以隶事为归,总集专取诗文,彼此别途,而后者亦自多“各为条贯”,故断《文选》赋、诗二体的再分类本之类书,有失圆照.  相似文献   

14.
清代女作家的长篇弹词名著《再生缘》在当时曾引起强烈轰动,但学术界却一贯以冷淡的态度对待它,尽管它曾得到过陈寅恪和郭沫若先生的极高评价。本文试图以女性意识去阐释《再生缘》,寻找它在广大中国妇女中受到强烈欢迎的原因。文章第一部分从中国古代女性作家入手,分析她女性意识产生的背景和表现特征,从而肯定她是历史上有明确女性意识的伟大作家;第二部分从作品入手,分析作品本身在内容、形式和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女性特色,探求其拥有广大女读者群的实质原因。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力薄手低的研究,引起学术界对《再生缘》女性魅力的关注,从而丰富我国古代女性文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香港TVB电视剧《新孟丽君传奇》改编自清代才女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剧中围绕孟丽君、皇甫少华及铁穆尔的"三角恋"展开,最后以孟丽君离开朝廷跟皇甫少华结连理为大结局。  相似文献   

16.
《再生缘》与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作家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名著《再生缘》在当时曾引起强烈轰动,但学术界却一直以冷淡的态度对待它,尽管它曾得到过陈寅恪和郭沫若先生的极高评价。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力薄手低的研究,引起学术界对《再生缘》女性魅力的关注,从而丰富我国古代女性文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香港TVB电视剧《新孟丽君传奇》改编自清代才女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剧中围绕孟丽君、皇甫少华及铁穆尔的"三角恋"展开,最后以孟丽君离开朝廷跟皇甫少华结连理为大结局。  相似文献   

18.
赵秉禹 《文教资料》2011,(34):105-107
凌敬言先生出身吴江名门,自幼喜诗词,雅爱昆曲。曾在东吴大学、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等校任教,所著《弹词目录》、《再生缘考》、《渔阳先生年谱》、《珍珠塔各本异同考》等皆为学术名作,对民国东吴大学的发展也有较大贡献。为现代曲学研究大家。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同志《咏莆田》一诗中有“梅妃生里传犹在”句。按梅妃即江采苹。查《新唐书》、《旧唐书》都没有关于梅妃的记载。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梅妃传》一卷亦无撰人,盖见当时图画有把梅美人号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时人,因造此传。”《福建通志》烈女传中虽有江采苹的记载。其材料也来自小说《梅妃传》,自是“明人妄增之。” 莆田县黄石公社江东大队,今存梅妃的庙宇一座。相传梅妃的故乡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蒲松龄《聊斋志异》“体大思精,文奇义正”。清人冯镇峦《读聊斋杂说》深有感慨地说:“是书遍天下无人不爱好之,然领会各有深浅……作者难,评者亦不易。”自这部作品问世后,说者蜂起,但真正了解其价值真髓的并不多,即使在作者当日,便已有知音难觅之喟叹,他在《聊斋自志》中说:“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闌自热。知我者,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