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新媒体技术的繁荣发展使纸质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及传播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尽管我国科技期刊并未完全的普及新媒体技术应用,但主流传播途径已经成为新媒体。因此,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自身竞争力提高,进而提高传播力及影响力。本文在介绍新媒体技术为科技期刊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新媒体技术提高科技期刊竞争力的策略,旨在为其他学术期刊应用新媒体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琰 《新闻知识》2012,(12):55-56,95
新媒体在与传统媒体的不断冲突与融合中,为广告主进行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媒体环境。在这种崭新的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策略应当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变化。本文将从广告传播策略的产生背景出发,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策略的具体表现和问题所在,最终将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策略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如何适应当今主流媒体传播形式成为传统媒体急需面对的问题,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党报,虽在发行量与广告数目上没受到过多的影响,但党报的舆论主导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将基于新媒体时代党报特有的优势,从新型市场营销的角度对其营销策略进行相应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条军事格言出自我国古代兵家鼻祖孙武著的《孙子·谋攻篇》,在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媒体发展共生阶段,甚至有人预测:50多年以后纸质文献将在主要国家退出历史舞台.100年后,人们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纸质文献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的发行量减少,广告额度下降,报纸的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试想当下纸质媒介应如何面对网络传播这来势凶猛的当下和未来,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呢?  相似文献   

5.
孙威 《采.写.编》2023,(3):103-105
科技期刊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播是增强传播力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剖析科技期刊进行媒体融合的现状,针对缺乏专门人才、没有建立相应体制、推送缺乏系统性进行探究,提出改善内部运营机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树立知识服务为目标的方法,实现科技期刊做好新媒体人才队伍储备、提升信息分发效率、完成信息高效传播的目标。通过探索适宜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型传播策略,实现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郑小虎  谈菁  何莉 《编辑学报》2018,30(3):304-306
基于“互联网+”时代数字信息(简称新信息)元素的传播优势,探讨新信息、新技术在传统科技期刊的应用.结果表明,纸质出版融合新信息便于读者实现不同出版媒体的互联互通;PC端出版可全面快速提升传播;微信公众平台出版增加了传播的多样化.新信息、新技术在传统科技期刊的应用推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等方面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已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媒体传播模式正悄然变化,计算机互联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等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开始出现,不仅丰富了我国媒体传播的方式,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媒体的发展。广告作为以媒体为传播载体的产业,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也随着媒体传播模式的改变而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基于此,主要就新媒体传播模式对广告传播模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一个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手机、互联网的兴起,极大改变了中国的传播生态。与传统纸质媒体"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网络媒体实现了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交互传播。在新媒体的包围和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如何突围,已成为事关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纸质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化发展,成为传统纸质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移动  相似文献   

9.
李婉青 《新闻世界》2012,(1):116-117,143
手机广泛普及并发展成为第五媒体,由于媒体与广告有着共生的关系,手机的广告媒介属性也愈加受到重视。其中短信作为手机广告的最初表现形式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何规避不利因素,使短信广告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并促成手机用户的消费行为需要一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新媒体、短视频在国内呈现出爆发式地增长,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体,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年轻人乐于在新媒体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新媒体传播视域下的短视频广告传播的重要性。【方法】文章在研究中主要使用理论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希望可以丰富短视频广告传播方面的理论基础。【结果】要求传统的电视节目要在新媒体的基础上,采用短视频的形式,与新媒体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传播。【结论】通过阐述新媒体传播概述、短视频广告传播的特点、新媒体传播视域下短视频广告传播的困境,提出了新媒体传播视域下短视频广告传播的科学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研发推进了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进程,而新媒体及时更新的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同时也给传统纸质媒体带来较为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的纸质媒体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经济效益低下,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新媒体与纸质媒体的优势,研究当前传统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现状,探讨地区性传统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是传播前沿科技成果、科技理论的重要载体,在科技信息传播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科研成果的传播途径与方法更加多样化,而科技期刊的传播力有所弱化,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怎样提高科技期刊的传播影响力成为科技期刊在运营中需要重点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新形势及制约其传播影响力的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纸质媒介不会消亡——关于纸质媒介未来命运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纸质媒介的忧虑是与新媒体的发展共生的.有人预测:50年后纸质文献将在主要国家退出历史舞台.100年后,人们将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纸质文献了.[1]纸质媒介真的要寿终正寝了吗?在网络传播来势凶猛的当下和不断发展的未来,纸质媒介到底还有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纸质媒体日渐衰落,澎湃新闻新媒体上线,综合利用传统媒体的报道模式和采编团队和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如何在电子屏幕上呈现出纸质媒体的深度内容成为媒体行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将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和纸质媒体的内容结合起来,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使得互联网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传媒环境和格局,尤其是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的纸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纸媒体虽然拥有新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相较于新媒体,其最明显的不足表现在传播的范围和速度上,新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递上更加具有时效性,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人们阅读起来更加方便,这都是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和纸质媒体的优势进行分析,研究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地区性传统纸媒体的生存现状,并探讨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地区性传统纸媒体的生存与发展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个有着数千年典籍传播历史的国度。悠久、完整的典籍传播,得益于价格低廉的传播载体和不断对典籍作出反馈的读者,以及国人对于文字无比的敬畏传统。理解这些因素在典籍传播中产生的作用,对于看清纸质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新媒体的关系上应该是不无启示的,也有助于分辨中国纸质媒体在应对新媒体挑战方面与西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语境下的广告业蓬勃发展,广告形式不断创新。广告依靠新的媒介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媒体也通过广告传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但是新媒体广告传播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鉴于此,笔者首先简述了新媒体广告的内涵及特点,然后对新媒体广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新媒体广告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杨勇 《采.写.编》2022,(12):178-180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与新媒体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电视广告传播策略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传播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电视广告传播必须要把握好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特点,及时变革传播策略,创新传播模式,积极探索电视广告传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媒体冲击下纸质媒体经营已经出现明显危机。国内所有纸质媒体都在寻找出路。如何在新媒体包围之下实现经营方面的突围,必须寻找一条符合当地纸质媒体特质,走上一条既能依托纸质媒体,又能跳出传统经营模式的“体外经营之路”,通过对合作单位进行深度报道、与相关部门举办展会等活动、出版特色刊物、报纸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实现新媒体共享资源、共赢繁荣的良好局面。在寻求新的经营之路过程中,纸质媒体必须做到转型而不是转行,要紧紧围绕纸质媒体这一“母体”,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媒体中的佼佼者,微博独特的传播特点革新了信息传播方式,对传统纸质媒体产生了重大冲击和影响,成为新闻采集和发布的一个重要平台。本文以《安阳日报》官方微博为例,对微博在传统纸质媒体新闻应用中拓宽民生视角、增强读者互动和占领舆论主阵地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微博传播优势和双向互动交流优势。释放微博正能量,掌控微时代媒体话语权正成为传统纸质媒体步入微时代,顺应新媒体发展潮流,提高媒体公信力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