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浩然 《新闻窗》2011,(2):69-69
互联网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拉开了网络时代的序幕。中国传媒已经切实感到了网络媒体的挑战。对于传统媒体,《互联网:报纸的杀手还是救星?》1998年,网络媒体评论家孙坚华把一篇文章标示得如此触目惊心。同样是孙坚华,在互联网上发表了又一篇“重磅炸弹”——《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媒体的终结》,文中写道:网络媒体给传统媒体已经开出了病危通知单,是近几年经久不衰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2011年,全国新闻战线启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下称"走、转、改")新闻实践活动。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各级新闻单位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大批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一大批源于基层、内容生动、文风清新的优  相似文献   
3.
卢浩然 《新闻窗》2011,(1):71-71
2008年5月12日,网川汶川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8.0级大地震。从那一刻起,全世界的新闻资源向汶川聚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均以最快的速度发布了地震的消息。有评论说,“5·12”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持续快速发展,让中国传统纸质媒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美国教授迈耶在专著《正在消失的报纸》中以1967年~2002年日报读者数量下降图表推测预言:到了2043年春天,日报就没有读者了。进入全媒体时代,报纸的生存环境会更加严峻,生存压力更大,但人们也看到,在全媒体时代,报纸面临的不只是巨大冲击,同时也迎来了生存发展的难...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纸质媒体的发展环境与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技术发展给传媒生产、传播和受众阅读习惯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临着激烈的冲击。一些传统媒体进军数字出版领域,数字传媒将成为数字化时代传媒的根本特征。传统纸质媒体如何跟上发展的潮流,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是业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卢浩然 《新闻窗》2011,(4):95-96
近年来数字媒体加速扩张,传统媒体的市场日益萎缩,特别是3G对传统纸质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在近20年高速增长之后,纸质媒体停下了增长的步伐,陷入了一场严峻的生存与发展危机。2010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电信网、广电网、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数字技术的进步,新闻传播正经历一场全新的"革命",微时代已经到来。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练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微时代将进一步颠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数字化技术的对象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中的"大众",而是一个个身份清晰、个性鲜明的"个人",传播技术的进步也为今后的传统纸质媒体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新闻传播学意义上来讲,微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一个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手机、互联网的兴起,极大改变了中国的传播生态。与传统纸质媒体"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网络媒体实现了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交互传播。在新媒体的包围和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如何突围,已成为事关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纸质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化发展,成为传统纸质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移动  相似文献   
9.
卢浩然 《新闻窗》2011,(6):79-80
新媒体的崛起,给整个媒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的发展与整合成为业界不断讨论的话题。面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带来的巨大挑战,许多传统媒体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0.
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登台亮相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对切实改进文风、改进新闻报道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日,中宣部也发出了《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改进文风作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的重要任务。改进文风是当前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任务。新闻媒体应反对"长、空、假",提倡"短、实、新",以朴实清新的文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文风体现党风,关系党的形象与事业成败。一些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