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景 《教书育人》2008,(3):20-21
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关系的研究是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个核心问题,它主要包括了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和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叱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了不同的经济阶层、知识阶层、权力阶层、劳动阶层和边缘阶层等社会分层回,对学业成败、学业水平及教育机会等方面的影响。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包括促进社会分层结构产生变化和实现社会流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关系的研究是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它主要包括了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和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1]。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了不同的经济阶层、知识阶层、权力阶层、劳动阶层和边缘阶层等社会分层[2],对学业成败、学业水平及教育机会等方面的影响。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包括促进社会分层结构产生变化和实现社会流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统考作为联系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承载了教育、政治、社会与文化的功能。实践表明,统考的理念全面影响着社会各阶层的平等意识与公平竞争精神;统考扩大了农村学生和弱势群体学生进入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的机会;统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跨地区流动。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俄罗斯统考有利于促进阶层流动、缩小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4.
一、高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维持这一和谐关系的机制是社会流动,尤其是向上的社会流动;而高等教育正是向上流动的基本渠道。因此,高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二、社会流动中高等教育的功能限制社会流动中高等教育的功能限制包括以下三个依次递进的命题:高等教育既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也有阻滞社会流动的功能,即功能极化;即使是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即程度限制;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有限功能不是自动实现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即条件限制。(一)功能极化。第一,代内流动中高等教育的功能极化。学校高等教育是一个与职业等级、阶层等级相对应的梯级筛选系统。第二,代际流动中高等教育的功能极化。一方面,高等教育在代际流动中的促进作用更显重要,年限更长更优质的高等教育为向上流动积累文化资本,争取晋升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分层的"筛选装置"曾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历社会逐步向能力社会过渡,学历与文凭的独特作用已日渐式微,高等教育在促进阶层向上流动方面的充要条件也变得不那么充分。虽然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在社会分层方面的功能已有所减弱,但是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依然不可或缺,我国高等教育依旧是实现阶层分化和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公平、民主、自由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阶层流动和高等教育公平二者一致的价值诉求有其内在统一性。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阶层流动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可行路径包括:树立平等观念,遵循"扶弱"原则,为低层代际向上流动提供机会;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为社会弱势群体向上流动提供保障;强化和完善高等教育选择功能,促进社会阶层的竞争性流动;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关注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等。  相似文献   

7.
教育效率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对教育效率的理解带有明显的经济思维取向,忽视了教育效率的社会学意义。促进阶层流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教育的两大基本功能,也是考察教育效率的两个重要指标。从功能维度考察,我国的教育效率很低。教育效率与公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而不应呼吁教育公平而扼杀教育效率,应在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追求教育效率,并把教育效率作为重新调配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从伦理呼吁转向现实追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的高等教育发展都具有促进社会分层流动的功能。高等教育改革是否能够让高等教育在实现合理社会分层流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往往是改革能否成功的试金石。我国称得上高等教育改革的事件以恢复高考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最为典型,尽管二者在制造精英方面的向度似乎是相反的,但其推动或者维护高等教育实现合理分层流动的功能不曾改变。如何通过高等教育改革以实现高等教育内部的合理分流,从而促进其社会分层流动功能的实现,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阶层流动的关系源于教育社会学研究领域对教育公平性的关注。教育所获得的文化资本,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阶层流动渠道。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与人的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农民阶层实现向上流动提供助力。然而事实证明,目前的农村职业教育促进了学生短期的流动,并未使农二代跃入更高的阶层,实现真正的阶层流动。阶层流动固化、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偏差、劳动力与就业市场对接脱轨等因素迫使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方向上走向“职业人”与“自然人”的培养模式,从而促进阶层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10.
择校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校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学校化社会的影响和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等是择校发生的原因。通过高额的择校费使一部分低经济地位的家庭子女丧失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择校的存在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再生产了社会的优势阶层。教育社会学对择校的分析主要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企求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