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最先进的康复机器人是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其中下肢康复机器人是主要的竞争领域。文中从专利被引次数和专利家族数量角度,梳理了下肢外骨骼式康复机器人重要专利,并简要对相关重要专利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统计数据,分析了近十年来康复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及发展趋势,专利类型及机构属性,技术领域,专利主要申请人及技术布局等重要基础数据,分析结果为康复机器人领域的科技人员及决策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割草机器人应运而生,在不久的将来势必会取代传统割草设备。本文对割草机机器人领域的中国、美国和欧洲的专利文献从相关专利的年申请趋势、申请人分布以及技术分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全面采集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专利文献,对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态势、主要研发机构、热点技术及核心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及广东省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专利申请态势、主要研发机构及专利类型进行统计,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环境、行业标准基础、技术研发水平进行分析。在揭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现状、预测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和相关科研人员把握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现状、科学研判发展趋势、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因脑损伤引起的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运动功能的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传统的康复手段已不能满足患者要求,本文对基于康复机器人与虚拟环境的新型康复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手部、上肢、下肢及混合性功能康复等,展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康复领域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逐步将机器人应用在外科手术领域,利用机器人自身的稳定性、灵活性并与传感器、控制器等技术结合,为外科医生提供更消精细的操作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文主要从专利文献的视角对遥控型手术机器人国内、外申请量以及主要技术分支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对于遥控型手术机器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工业机器人是涉及众多技术领域的复杂性产品,技术多样性加速了其技术融合与产业发展。本文基于技术传递系统(TDS)理论提供的技术机会理论分析框架,通过专利文献的数据分析从技术、竞争者、潜在市场三个方面来探索技术机会。通过技术主题词的共现分析发掘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融合模式,并识别出核心技术;通过专利权人的信息分析来识别出具备竞争力的国家和机构;通过同族专利的信息分析海外专利布局态势,进而明晰各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潜在市场战略定位。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及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4.0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技术实力的重要体现。故结合主题词、IPC分类号,制定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检索策略,通过IncoPat国内外专利检索平台,收集全球工业机器人专利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全球与我国工业机器人专利的申请年度、申请人、主要技术领域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起步较晚,核心技术尚未产业化,对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薄弱。并建议我国企业针对关键技术分支进行专利布局,进一步建立工业机器人产业联盟,并逐步开拓和布局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9.
联合专利分类体系中,组合分类方式的使用是极有特色的部分,其可以通过特殊的分类语言形式对技术方案的整体进行解读,对快速理解和精确筛选专利文献十分有益。本文对组合分类方式的查询路径、组成特点和分类规则等进行了概述和示例分析,为促进科技研发和专利文献管理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分类方法,提升专利文献阅读效率,准确把握发明构思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随着产业和技术复杂化,需要融合多个技术领域才能有效进行创新。研究技术融合趋势,有利于提供产业创新路径,促进技术融合,识别新兴技术。[方法/过程]采用LDA主体模型和社会网络方法,以关节机器人专利为例,对专利文献进行主题分类,提炼技术关键词,构建技术关键词间的主题共现矩阵,对技术融合进行测度并分析技术融合趋势。[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关节机器人专利技术融合呈小世界趋势,机械本体与驱动结构,控制系统与驱动结构融合趋势不明显,传感器是关键核心技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结合是产业技术发展的新兴领域。  相似文献   

11.
市政用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采用专利分析方法,从发展趋势、重点技术领域、区域分布、优势机构、国内发展情况等方面开展市政用机器人发展态势研究,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高校院所进一步发展市政用机器人产业和技术提供情报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市政用机器人技术正处于成长期,我国近年来对于市政用机器人技术的研发热情高涨,申请有大量相关专利,但从专利质量来看,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发展市政用机器人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专利地图为企业指明技术发展方向,总结并分析技术分布态势,有助于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管理。本文分析了9家重点机器人企业的专利地图,绘制了历年申请数量图、公司法律状态分布图、IPC分类图等,并以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为重点进行阐述,分析了我国机器人领域的创新趋势,研究表明我国机器人行业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呈现波浪式增长,发展潜力巨大,机器人企业的专利授权率较高,我国机器人行业企业占总体机器人行业的申请量较小,科研院所的专利占较大比例,科研技术没有较好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医用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采用专利分析方法,从发展趋势、重点技术领域、区域分布、优势机构、国内发展情况等方面开展医用机器人发展态势研究,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高校院所进一步发展医用机器人产业和技术提供情报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医用机器人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有开始进入技术成熟期的迹象。我国近年来对于医用机器人技术的研发热情高涨,申请有大量相关专利,但从专利质量来看,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发展医用机器人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虚拟现实逐渐被应用于脑卒中等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它通过构建高沉浸感、交互性强的“目标导向性”虚拟康复任务,实现了对上肢运动功能的评估。力触觉反馈技术可为患者提供同虚拟环境交互的力触觉,丰富了虚拟评估任务中的感觉输出;此外,力触觉反馈设备具有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优势,实现了对上肢运动功能更精准的量化评估。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本文介绍了应用于上肢功能评估的常用力触觉反馈设备及其结构特征,总结了4种典型的基于触力反馈设计的虚拟“导向性”评估任务,归纳了用于上肢运动功能评估的生物力学参数及其对应的上肢运动能力,并对该项技术存在的瓶颈及其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扫地机器人技术在专利申请中的发展,统计扫地机器人在全球以及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以及主要专利申请人,依据获得的统计数据及图表对扫地机器人分别在全球和中国进行专利分析,剖析扫机器人的技术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重点申请人,为我国扫地机器人领域技术创新发展提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专利地图法,对机器人产业全球专利申请趋势、主要国家以及重点创新机构的技术研发领域和专利布局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日本、美国是世界机器人技术的主导者和引领者,中国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关键核心技术还很缺乏;机器人跨国公司均重视全球市场的专利布局,中国是全球热点竞争区域,国外机构在我国申请的专利已近中国专利总量的50%。最后建议中国应尽快制定机器人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广东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为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文章利用专利进行创新技术轨道研究。先从理论上进行技术轨道研究,再主要分析机器人产业的不同技术轨道,结合近十年来国内外机器人制造商专利数据,特别是广东机器人产业的创新能力情况,最后探索出广东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论专利间引用关系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文献与科学文献不同,它既是技术文献又是法律文献.对专利间引用关系的分析不能机械地承袭科学引文分析法.不少学者认为,专利技术的领先性与该专利的被引频次正相关,但笔者从专利法视角指出了由这一观点所导出的悖论.专利引用包括审查员引用和申请人引用,二者在引用动机、引用对象、引用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根本区别.审查员提供的引用信息应该是该专利新颖性的正面证据,而申请人提供的引用信息通常是被引专利领先性的负面证据.  相似文献   

19.
专利文献代码化对于专利无纸化审查、专利分析、专利检索和专利管理都非常重要.本文提出一种以专利文献OCR校对词典和技术领域特征为基础,利用中文分词、隐马尔科夫模型为方法的专利文献OCR校对框架和专利文献OCR中文文本的拼写校对方法,降低了人力成本投入,提高了专利文献代码化效率和代码化质量.本文最后给出了实验系统和实现结果.  相似文献   

20.
医疗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手段和过程提出的精准、微创、高效及低成本等方面的更高需求,医疗康复机器人技术也获得了各国的极大关注,并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医疗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功能康复及辅助护理等方面,但随着重要技术的突破和进展,未来机器人技术有可能会应用到医疗健康的各个领域。医疗康复领域越来越倾向于人与机器自然、精准的交互,近年来,以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及人机交互为代表的技术突破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方法,将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协同工作,并将在医疗康复方面孕育出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突破。社会需求、技术革新和人机智能融合极大的促进了医疗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医疗康复机器人涉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特殊领域,存在潜在的经济市场,已被多个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也需进一步大力开展医疗康复机器人的研发,推动该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应对我国国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医疗、康复及老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