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如何有效运营社群,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私域流量,让社群成为最活跃的流量中心,从而实现微营销和新闻价值最大化,成为媒体面对的紧迫问题。本文以半岛都市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群运营为例,探讨地方媒体如何立足本地新闻、服务本地用户、做强私域流量,提出以数为先、有量保证、以质取胜的社群运营理念。  相似文献   

2.
以直播为媒介的平台实践对消费者和企业的互动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梅罗维茨的场景理论,通过深度访谈和虚拟民族志观察对图书直播场景中的互动实践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主播身份调试与场景调性冲突、直播主体间有效互动缺失、把直播作为关系连接的长线思维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进而提出UOP整合,优化主播结构;重视直播社群建设,运营私域流量,搭建关系连接渠道;以强互动增强用户体验价值的互动模型和创新思路,以期从理论层面增加场景研究的丰富性,并为提升图书直播互动效果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3.
吴倩倩 《出版广角》2021,(20):66-68
当下,出版机构尝试拓展直播、社群运营等领域,通过开发新媒体矩阵、搭建私域流量池,转化和提升用户价值,进入以用户数据运营为核心的转型新阶段.文章提出在新媒体矩阵下,出版机构既要以优质内容维系私域流量关系、以新媒体矩阵多点触达用户、以动态联盟重构产业链、通过阅读推广和引流维系用户,又要识别读者需求、维护长期关系、实现关系转化、拓展直播领域,进而实现私域流量池的搭建及留存.  相似文献   

4.
用户社群化使得基于微信平台的图书社群营销迅速崛起,除出版单位自建微信社群外,还有许多提供知识服务的社群,这就促使出版业转向一个内容过剩但营销注意力不足的方向.在微信社群营销逐渐成为出版机构营销重点的同时,其运营方式和营销效果都有待改善和加强,本文针对微信社群图书营销现状提出消费者与图书口碑测评、微直播轻应用、跳出出版做营销的第三方垂直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私域流量是行业在流量运营实践中相对公域流量的粗略划分,经历了私域流量池初步构建的1.0时代,正进入如何运营以实现规模化、持续化收益的2.0时代。本文以带有数字经济基因的私域流量已成为出版行业努力探索的新风口为基点,对出版企业流量运营中面临的固流与沉淀、运营成本以及商业闭环三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产品和服务深耕固流以及以分层和差异化运营沉淀、以产品附加值的衍生和多元化形态的拓展降低私域流量的运营成本、以价值共创提升出版类品牌的建设力和以口碑传播实现私域流量运营闭环等策略,以期为当下出版领域中私域流量的运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用户增速放缓及流量红利的逐渐殆尽,学术期刊的传播与推广正在从公域流量向私域流量转化。文章在分析学术期刊私域流量运营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私域流量自主可控、低成本、高触达率的特性,阐述学术期刊利用私域流量进行宣传推广的可行性,探讨学术期刊私域流量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并对学术期刊的私域流量运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茂  康宏 《编辑之友》2021,(8):45-50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图书销售渠道加速向线上迁移.随着流量从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各大平台不断强化对流量的垄断和管控,运营私域流量成为各出版单位应对公域平台流量垄断、提升营销性价比的出路.为此,出版单位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理念,构建精细化的运营体系,打造社交化的营销推广模式,围绕引流、固流、变现三个环节,整合各类营销手段和优质资源,制定针对性的运营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打造私域流量运营体系,实现线上营销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通过直播平台,搭建并运营出版机构的私域流量,已成为各出版机构的重要发展方向.私域流量运营的核心在于用户的获取、运营与转化,文章通过对出版机构的网络直播运营及用户连接实践对比分析,试图总结目前出版机构在用户连接及私域流量构建中的探索模式,并根据出版直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卉  茅硕 《中国出版》2023,(14):29-34
私域流量的核心是建立连接,企业通过私域流量运营与用户产生强信任连接关系,体现着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思维。出版业运营私域流量要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认识论层面,应避免将私域流量视为仅追求商业价值的营销工具;在价值论层面,要突出出版企业私域流量的社交属性;在方法论层面,需要综合考量用户、内容、技术三个核心要素。私域流量的建设对于出版企业而言,不仅是营销环节的变革,更是出版企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江波  修梦悦 《中国编辑》2023,(4):64-70+75
随着数字阅读的普遍化,以纸质出版为核心的学术期刊受到严重冲击,亟待向数字化运营方向转型。基于SICAS消费者行为模型分析,学术期刊存在读者画像缺失、传播形式单一、互动机制不健全、学术服务力不足、私域流量未激活等问题。本文从洞察读者需求、利用多通道感知、建立全媒体传播矩阵、致力期刊数据化、建设学术社群等方面,提出学术期刊数字化运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总结、梳理清华大学出版社新媒体矩阵运营的实践,思考和探讨出版机构如何理解和认识私域流量,如何根据行业特点和应用场景分阶段开展私域流量运营,如何打造私域流量的全媒体矩阵.文章指出,在当前出版融合创新的趋势下,出版机构构建和运营私域流量矩阵的核心目标在于重构出版机构在作者/读者间的新型服务/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23年,我国图书市场整体回暖。面对短视频等新媒体生态,打造线上线下双循环渠道,形成融合营销的多元模式,成为出版机构营销运营的标准配置。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线下渠道持续升温,实体书店从图书卖场转型文化服务,书展和市集主打体验经济与文化狂欢,力图为读者带来更好阅读体验。内部营销理念上,IP跨域运营和私域流量打造,进一步成为出版机构的核心诉求。  相似文献   

13.
于蕾 《传媒》2024,(7):24-26
<正>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以用户为核心的私域运营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途径。随着用户的消费观念逐渐从“性价比”转变为“兴价比”,兴趣消费的新机遇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经济趋势。2023年,户外运动火爆出圈,体育无疑是兴趣消费的典型赛道。品牌在进行体育营销时,如何借助体育媒体的力量,通过私域运营达成用户转化和复购,成为体育媒体和品牌关注的焦点。以用户为核心的私域运营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途径用户私域运营指的是品牌通过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搭建属于自己的流量池,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实现用户的长期价值和多次转化。目前,私域运营在中国市场已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出版企业打造私域流量的方法与路径。为应对市场由增量竞争向存量竞争转变,突破平台和关键意见领袖双重挤压的发展困境,出版企业开始向私域运营转型。文章聚焦出版企业的自播营销行为,从当前的发展现状、布局私域流量的思路和方法,论证出版企业打造私域流量的价值。研究发现,自播营销在引流、促活、留存、转化中表现出的优越性,能够促使出版企业的营销布局向打造私域流量转变。未来出版企业要实现对私域流量真正意义上的自在控制、屡次使用,需在公域引流、渠道整合、用户管理、矩阵布局等方面继续打造私域流量,以期赋能出版营销,提高产品的销量和品牌的美誉度。  相似文献   

15.
"离消费者越近,就是离增长越近",是当前许多成功经营者奉为圭臬的运营原则,在数字经济时代,获得私域流量是践行这一原则的有效手段.出版社如何突破to B运营的窘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实现对读者的贴身服务和提升产品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实践案例,探讨出版社运用企业微信外挂小鹅通,实现通过私域流量运营提升效益的可行性,以期为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速减缓以及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新近崛起的私域流量已然成为当前品牌争夺用户的重要入口,因此出版企业需要逐渐将营销的重心从公域转向私域并着手搭建自有的私域流量池.基于营销4.0的时代背景,本文探讨了当前营销路径的新转向及其背后反映的内在发展逻辑,梳理了出版企业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困境,结合5A模型具体阐释了搭建和运营私域流量所能够带来的重要价值优势,总结提炼了从"私域构建"到"公域引流"再到"渠道整合"的渠道建设路径,并就出版企业如何开展后续的私域流量运营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及数字经济的发展,用户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数字化从根本上转变了企业的营销理念和模式。由于获客成本和难度不断上升,私域流量运营成为企业营销数字化转型最受青睐的模式之一,也将是未来转型的理想选择。通过“引流获客—留存裂变—一体化变现”这一路径,分析企业私域运营现状及基本策略,整理出存在的典型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为企业制定私域运营策略进行营销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出版业在社群营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目前出版业发展出了三种社群营销模式:出版企业自建的社群营销模式、第三方垂直经营的社群营销模式以及读者建立的非营利的社群营销模式,但出版业在进行社群营销中也存在着社群活跃度不稳定、转化率不高以及运营成本较高的问题。对此,出版业在社群营销中应提高入群门槛,开展多种社群活动;对于不同的图书遵循“一书一议”;推动营销部门改革,促进跨部门合作;拓宽社群运营思路,尝试多种变现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社群交际方式的崛起,社群经济为出版营销领域带来革命性影响,以受众为核心的图书社群营销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本文按照社群中受众的参与程度,将图书社群营销模式划分为受众主导型、平台引导型和意见领袖型三种类型,运用4C理论分析出版机构社群营销模式的基本要素,并对三种社群营销模式提升营销效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图书用户逐步呈现部落化、社群化的特点,网络社群的崛起与社群电商的构建正在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与能量改变着出版业的业态和规则.在图书的社会化商业运行中,对图书社群营销而言,至关重要的是用户的体验与认同,以及基于社群提供的会员制增值服务,遵循的法则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