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制备了PEO LiClO4 Al2 O3及PEO LiClO4 碳酸乙烯酯 (EC)两种聚环氧乙烷(PEO)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SPE)薄膜 ,用不锈钢及铂两种惰性电极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的交流阻抗特性 ,并对SPE/惰性电极的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等效电路 ,发现电导率的测定与采用的惰性电极有关 .而且交流阻抗谱图与所加交流扰动幅度无关 ,但与直流极化电势有关 .EC含量的增加对低频直线的斜率也有影响 .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锶钡薄膜,经XRD测试薄膜的相结构,证明薄膜具有一定的择优取向性。性能测试表明,随Mn掺杂量的增加,薄膜的介电系数稳定地增加,而介电损耗在Mn含量为7.5%时最小。  相似文献   

3.
<正>项目介绍本项目利用尼龙6/粘土(PA6/MMT)纳米复合材料优异的气体阻隔性研制了膜用高阻隔尼龙6专用料,解决了连续聚合中粘土分散性、薄膜的颜色和透明性等关键技术,目前已完成PA6/MMT纳米复合材料连续聚合制备膜用高阻隔尼龙6专用料中试实验,所制备专用料经薄膜生产厂家试用,所制备五层复合薄膜力学性能、透明性、气体阻隔性均达到进口料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低温下在Mg-Li合金表面沉积Ti/TiN复合薄膜,薄膜厚度约为1.6μm,靶材是纯度为99.99%的钛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M263A电化学系统等技术分析了薄膜的相结构、表面形貌、及在0.35wt%NaCl中的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腐蚀电位较合金基体正移82.6mV,腐蚀电流降了一个数量级,析氢速率也明显减小,说明Ti/TiN复合薄膜提高了镁锂合金的抗腐蚀性。  相似文献   

5.
李靖 《科技通报》2012,28(4):193-194
复合薄膜电容器的复合薄膜是一种层状的结构,在本文中采用的是石墨烯与纳米纤维间隔相容,使电容器的机械性能进一步的提高,也增加了它的柔软性,通过实验也进一步证明,复合薄膜电容器的电导率是传统纳米纤维薄膜电容器的10倍左右。  相似文献   

6.
全方位注入沉积复合镀膜技术是一种新颖的材料加工的新技术。它针对现有薄膜制备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薄膜复合制备方法与装置,它利用磁控溅射、真空阴极弧光蒸发等方法,为全方位注入沉积复合镀膜表面改性提供了所需的离子体,从而解决了采用永久磁条切磁壁的方式约束等离子体造成真空腔体造价昂贵的缺点,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磁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一种可调带隙量子阱结构的柔性衬底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本论文研究的太阳能电池具体结构是:Al电极/GZO/P型nc-Si:H/I层本征InxGa1-xN/N型nc-Si:H/GZO/Al背电极/AlN/PI柔性衬底;其制备方法是首先磁控溅射制备AlN绝缘层和Al背电极,然后采用ECR-PEMOCVD依次沉积GZO基透明导电薄膜、N型nc-Si:H薄膜、InxGa1-xN量子阱本征晶体薄膜、P型nc-Si:H薄膜、GZO基透明导电薄膜,最后制备金属Al电极。由于本征层InxGa1-xN量子阱本征晶体薄膜具有可调禁带宽度,对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起着巨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该结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用预置粉末激光熔覆法制备了云母/310S不锈钢表面高性能涂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光学显微镜等仪器对云母涂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云母/310S不锈钢复合涂层金相组织为黑色的奥氏体相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云母/310S不锈钢复合涂层中Si(云母的主要成分是Si O2)含量明显增多,说明涂层表面有云母存在;从云母的分布状况分析可知激光熔覆效果不够明显,如何做到云母的分散和含量增加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铜/铝复合材料及其界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液复合法制备了钢/铝复合材料,并对钢/铝复合界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预处理工艺下,当铜板预热温度沟400℃,铝液浇注温度为680℃时,可以获得铜/铅界面结合良好的复备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二甲基硅油.沉淀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采用复合型非离子乳化剂制备有机硅乳液消泡剂的方法,研究了二氧化硅含量及其反应温度、乳化剂复配、乳化剂含量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和消泡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复合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以枉径为0.5μm Al2O3和粒径为44 μm的SiC粉末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法制备Al2O3--SiC复合陶瓷,并研究了微米SiC顿枉的含量对Al2O3-SiC复合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样品的抗压强度,维氏硬度和体积密度等表征,得到如下结论: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加,复合陶瓷的抗弯强度(115.02Mpa~65.27Mpa.)和体积密度(3.34g/cm3~3.03g/cm3)均下降;硬度有最小值(162.56Mpa)出现.  相似文献   

12.
采用传统氧化物陶瓷工艺制备NiZn铁氧体靶材,用磁控溅射法在Si(100),Si02/Si,S102基片上生成NiZn铁氧体薄膜,并进行XRD,SEM,AFM,VSM等分析,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和厚度对薄膜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薄膜的最终性能。本文构建了薄膜的三维生长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实现了薄膜生长的数值模拟,得到了沉积速率、基底温度和原子覆盖度等因素对薄膜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沉积速率的增大、基底温度的降低和覆盖度的增大,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并且在沉积速率较小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随沉积速率增加迅速,而沉积速率较大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随沉积速率增加缓慢。  相似文献   

14.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氧化石墨烯(GO)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原料原位聚合制备聚酰亚胺/氧化石墨烯(PI/GO)纳米复合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实氧化石墨烯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结构更加致密。通过拉伸性能测试发现由于GO在PI基体中有良好的分散性,所以在拉伸过程中应力能够有效的转移,从而提高复合材料薄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接种-生长法在疏水性高分子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衬底上制备了金岛膜并研究了该金岛膜衬底对于Cyanine 5(Cy5)荧光染料的荧光增强效应。通过氨水调节氯金酸溶液p H值在PDMS衬底上接种Au~(3+)离子,利用硼氢化钠还原Au~(3+)离子在衬底上形成金纳米颗粒种子,之后通过羟胺对于氯金酸的还原作用使得金纳米颗粒生长为金岛并形成金岛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所用溶液的浓度变化对于金岛膜形貌及其荧光增强效应的影响。采用5 m M氯金酸溶液作为接种母液,1000μM氯金酸/羟胺溶液作为生长母液时可以得到平均面积为92784 nm2的金岛膜,对于衬底的覆盖率达到最大值68.36%,此时能得到对于Cy5荧光染料的最大荧光增强效应。同时对比了相同制备条件下亲水性的玻璃衬底和疏水性的PDMS衬底上金岛膜形貌及其荧光增强效应的异同,发现PDMS衬底上获得的金岛膜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及更强的荧光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沈锴 《大众科技》2010,(7):104-105
通过真空热氧化法氧化用电子束蒸发技术沉积于GaN衬底表面的Cu薄膜,制备出了单一相外延的Cu2O薄膜。接着对样品在不同的温度下(400℃到800℃)进行真空热退火处理,详细分析讨论了对薄膜所造成的影响。在低于700 oC的温度下退火,薄膜表面的均方根表面粗造度和禁带宽度都基本保持稳定。而X射线研究揭示了Cu2O薄膜保持着先前沉积的Cu薄膜与GaN衬底之间的外延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研究甘糖酯薄膜衣片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甘糖酯薄膜衣片表面光洁、色泽均匀。甘糖酯薄膜衣片符合中国药典相关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甘糖酯薄膜衣片的含量。稳定性考察试验发现甘糖酯薄膜衣可以存放36个月。  相似文献   

18.
为缩短桐马环氧胶粘剂的固化温度和时间,对粉云母带用桐马环氧胶粘剂配方进行研究,探索了新型固化促进剂对胶粘剂固化速度及温度的影响。用该促进剂配制的环氧胶粘剂具有凝胶时间短、介质损耗小、固化温度低绝缘性能好等特点,明显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9.
不粘涂料是一种涂层表面不易被其他黏性物质所黏附或黏着后易被除去的特种涂料。通过采用正交试验法选取底层厚度、面层厚度、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四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得出铝制烤盘PTFE不粘涂层的最佳工艺参数,底层厚度10 m~12 m;面层厚度12 m~15 m;固化温度385℃~390℃;固化时间为4~5分钟;固化炉链条速度V=550mm/min。  相似文献   

20.
为缩短桐马环氧胶粘剂的固化温度和时间,对粉云母带用桐马环氧胶粘剂配方进行研究,探索了新型固化促进剂对胶粘剂固化速度及温度的影响。用该促进剂配制的环氧胶粘剂具有凝胶时间短、介质损耗小、固化温度低绝缘性能好等特点,明显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