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智能制造时代正在到来,为探明智能化无人车间的建构模式并领会其运作逻辑需求,引入"车间智能体"和"车间镜像"概念,以机器人为主体、生产工序为对象、车间全景为环境,探讨智能化无人车间的智能化和镜像化建构模式,并将智能化无人车间分解为生产作业系统、边缘计算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阐释智能化无人车间的运作逻辑.分析表明:智能化无人车间即升级为智能机器人一元生产模式,并在网络空间形成生产车间的远程镜像孪生体,将成为制造行业的标配;可分解为车间实体、车间智能体、车间镜像三大部分,各部分之间的转化包含智能化和镜像化两个过程,智能化包括机器人自感、生产工序感知和车间全景感知,镜像化包括机器人镜像映射、工序镜像映射和车间全景镜像映射;运作架构由生产作业系统、边缘计算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构成,其中生产作业系统是执行躯干、边缘计算系统是决策中枢、远程监控系统是应急外脑,三者密切配合,共同实现车间运作.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物流运输和仓储配送过程中使用工具的学习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本文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智能跟随搬运机器人。通过采用视觉识别模块、人体识别模块、边界检测模块以及视觉辅助等多个模块进行多方面信号采集,并进行综合优化处理,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机器人的灵活性,实现了自主跟随人体,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搬运工作,避免人体需要携带信号发射源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以虚拟仪器技术为核心,仿真Puma560机器人的运动。系统以Lab VIEW为开发环境,利用Lab VIEW提供的机器人模块,对Puma560机器人建立模型,并分析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和轨迹规划。通过仿真说明Lab VIEW是机器人仿真的有力工具,可以提高机器人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服务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表现在餐饮行业.设计一种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送餐机器人.送餐机器人主要由自主行进的机器人和餐盘组成.控制系统作为送餐机器人的核心,由主控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红外循迹模块等部分组成,送餐机器人可按照设定路径行进并规避避障,将餐品送到指定地点.送餐机器人市场广阔,适...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电网地下输电线路状态智能监测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巡检机器人的电网地下输电线路状态智能监测技术.通过巡检机器人的线路信号采样模块采集数据并将其反馈至机器人主体,通过机器人主体的嵌入式微控制器与无线模块处理所采集的图像数据,利用HOG特征识别采集图像并提取图像特征,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的无线模块接收机器人主体传送的实时...  相似文献   

6.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103C8T6为控制核心,气体探测传感器MQ-4、温度传感器DS18B20、超声波传感器HC-SR04等多种传感器协同工作的具有八个自由度的四足机器人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模块n RF24l01设计了用户端系统。使用分模块设计原理,依次从硬件和软件分别对系统进行设计,该机器人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人机交互良好等特点。实验显示,机器人能在复杂地面平稳行走,各模块间工作协调,无线传输数据可靠,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直角坐标机器人因其具有机械结构简单、精度高、承载能力大等优点,在一些精密加工、自动码垛以及最近兴起的3D打印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根据四自由度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工作原理并秉持机器人控制系统开放性和通用性的要求,开发了一套基于PLC的直角坐标机器人控制系统。系统硬件上采用维纶TK6050ip触摸屏作为控制系统的上位机,PLC采用西门子CPU226与EM253位置控制模块相组合的方式实现对机器人的速度与位置的精确控制。在硬件的基础上完了控制系统主程序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的软件设计。该控制系统具有稳定性强、控制精度高、成本低廉以及编程简单等特点,实现了直角坐标机器人的高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研制的井下工具水压试验控制系统由压力传感器、PLC模块、TD400C显示器和相关电路构成。根据井下工具水压试验工作流程,介绍了水压试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阐述了PLC模块与TD400C显示器的工作特点,完成了PLC模块匹配、地址分配及基于TD400C的组态设计,并提供了TD400C在试验过程中详细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为该类系统的设计及其正确使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并将以非常快的速度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未来机器人的外形仍会按照两个流派发展,即有手有脚,有头有脸,有眼有鼻有耳的所谓拟人派机器人以及大小不同,外形怪异,但具有人类需要的某些特殊功能的所谓功能派机器人。其任务将由从事简单操作向承担多种任务发展,机器人不再只在工厂车间的固定位置呆着,而是走向海洋、野外和太空等自然环境,有些机器人则会广泛进入家庭、娱乐、医疗和教育等生活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被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增加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实现对不同颜色物料进行不同顺序的搬运与分区放置,设计了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智能搬运机器人,提出来搬运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方案,使用Arduino nano辅助STC89C52,设计了二维码扫描、物料颜色识别、路径识别、机械手控制、电机控制等模块的外围电路,并在Keil 5中编写了系统与相应模块的控制程序。经多次试验测试,此智能搬运机器人能实现在不同二维码对应的任务目标下,对不同颜色的物料按规定顺序进行精准搬运与放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导航系统、工业机器人的自动测距、机械加工自动化等方面的需要,自动测距变得十分重要。超声波测距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超声波发送、超声波接收、测温模块、显示模块四部分。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铁路检修工作的实际,研究设计了管理信息系统,介绍了检修工作流程、主要模块及操作系统等。此系统可使检修车间和运用车间对检修工作的管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简洁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局视觉的足球机器人的视觉训练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人足球比赛是近年来在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领域内的一项非常有前景的研究课题,相当多的理论、算法和技巧被提出并实现。其中有关足球机器人的视觉系统的研究更是创新不断。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RoboCup小型组足球机器人的视觉训练系统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原理、模块组成和工作方式进行了分析。文中使用了一种基于阈值的颜色标定方法,可以通过训练和学习来动态的建立视觉关系模型,供视觉系统在比赛时使用,使视觉系统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一款低价小型机器人视觉系统。系统由Om7620 CMOS彩色相机模块、LPC 2148 ARM7处理器等其它外设组成。其中Om7620能够直接输出数据图像信号,在不需另外配备采集卡能够实现高速采集图像的采集和处理;LPC2104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现多种图像处理算法。  相似文献   

15.
简易下肢康复机器人是偏瘫患者一种常用的康复设备,具有一定的康复训练功能,通过训练和使用后,可以提高康复效果。但患者在家庭使用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接受医生的指导,加之受到构建成本的制约,无法时时检测患者的训练状态。针对以上问题,我院构建了基于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远程康复训练app,app具体由用户注册和登录模块等多个模块组成。通过各个模块的衔接,首先app提供了康复治疗师与患者沟通的媒介。另外在患者训练时,要求患者佩戴智能手环,并时时读取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数据,以为训练强度的调整,提供准确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械加工车间现场工具配送的方法及其实现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机械加工制造车间存在的一些现场管理的问题为切入点,建立一套以动态配送为基础的车间现场工具生产过程中新的管理方法,并制定出一套与之方法相适应的动态配送计划,并通过建立动态配送系统的功能树模型以及信息模型,建立了相关的信息系统,有利于车间现场各个加工工具的动态回收以及配送,避免了库存积压的现象,从而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陶瓷喷釉机器人编程复杂而且不易在国内陶瓷制造行业普及的现状,研究一种面向陶瓷喷釉的快速示教型机器人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LC作为核心控制器,以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结合运动控制模块,伺服驱动模块等,通过人工示教的方法对机器人喷釉轨迹进行数据采集和存储记录,然后对喷釉机器人机械臂各轴运动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喷釉轨迹的再现,最终完成对待加工陶坯的自动喷釉工作。该系统能够满足陶瓷行业中不同陶瓷产品对喷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康复机器人在实时跟随中恒力减重的功能,STM32控制器被用来对步进电机进行闭环控制,以在康复机器人顶部设立可移动的减重平台。在该电路控制系统中,我们采用A/D转换模块获取传感器信号,PWM发射模块驱动步进电机运动,串口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进行交互,并利用Proteus软件对脉冲信号进行仿真,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系统在运行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牛舍清洁机器人的硬件结构设计,其中包括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及碰撞开关、电源模块、驱动轮电机以及清洁模块及喷水模块,并建立了清洁机器人的运动模型,牛舍清洁机器人的设计为未来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蔡军  王欣 《科技风》2013,(21):262
在现代机械行业中,为了提高安全性在近代机械加工行业中,为了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机械工程师模仿人的动作,采用自动控制系统,研发设计了一种能在三维空间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它主要由机械传动机构、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该类工业机器人一般用于大批量多品种生产。它主要用于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机器人技术逐渐成熟,并很快得到推广,目前已经在工业生产的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