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建设智能电网已经成为我国供电事业改革的核心议题,随着我国供电系统日益更新完善,只有智能化的设备才能满足大电网、超/特高压的继电保护需要。仅仅依靠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是不足以应付新的供电安全形势需要的。智能电网管控、智能继电保护技术已经成为行业的焦点。对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高继电保护智能化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随着网络通信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变电站逐渐取代了旧式变电站,使继电保护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继电保护作为变电站甚至电力系统的第一道防线,直接关系到变电站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所以,本文通过对一种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应用到的一种新型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分析在电力系统智能时代,如何更为安全、更为有效的实现继电保护。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6)
在传统的客服务中,用户使用电话、网络等渠道获得客户服务,但是在实际现实中往往出现"电话繁忙,客户无法呼入","网络响应严重超时"等诸多状况,导致客户服务满意度下降,客户投诉率不断升级,客户服务工作压力和挑战不断增大。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充分借助IT浪潮新技术推动和变革传统的客户服务模式。建立智能化的知识库基础数据支撑平台,实现信息检索查询智能化和记忆化,并通过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精准的智能客服系统,创造智能化客户服务系统,构建"互联网+客服"平台颠覆传统客户服务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MSTP是一种基于传统SDH技术,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多种业务并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的城域网传送技术。通过采用MSTP技术,对某公司传输网络进行优化扩容设计和实现,为基于MSTP技术的传输网络优化扩容研究与实现提供了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电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保护智能化有着暂态保护、广域保护、继承保护、自适应保护等特点,在智能电网的持续发展中,智能电网更加具有全面化和稳定化,继电保护也不断的现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方向发展,智能继电器网络将会广泛的应用在智能电网中。  相似文献   

6.
方案概述 RG—RIIL系统平台是锐捷网络集10年的网络建设和运维维护经验开发而成的智能化网络运行监控管理平台,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一目了然地展示出业务系统及其相关资源的运行状态,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智能可视化的IT资源和业务系统运行监控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1引言在智能变电站系统中,继电保护是通过触电继电器来运行和维护电站系统的重要环节。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输电变路、变压器、发电站以及运行元件等进行保护,因此成为继电保护。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安全保障的研究对象,探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是保护电网是十分必要的。智能相对于传统而言是区别明显的,智能化体系结合了数字、信息、网络等先进的科技技术,在电网建设过程中以稳定、高效、节能、安全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光纤技术在电力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光纤通道传输继电保护信息成为现实.光纤通道是为了能满足高端工作站、服务器、海量存储子网络、外设间通过集线器、交换机和点对点连接进行双向、串行数据通讯等系统对高数据传输率要求.对于光纤通道在继电保护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应用都要做出分析和阐述,同时也做出对策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当前,网络技术正在与物理世界发生深度融合,传统网络架构难以支撑工业互联网等业务的差异性、可定制、确定性需求,探索新型网络架构与核心技术已成为全球互联网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文章回顾了网络演变历程与趋势,分析了面对未来飞速变化的网络业务需求如何才能实现高效能、低成本、智能化的网络发展,建立自主可控的未来网络技术体系。文章认为:(1)通过近几十年来网络建设的探索,融合、开放、智能、可定制、网算存一体(亦称为转算存一体)已经成为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关键趋势。(2)面向网络与物理世界融合的重大机遇,只有改变传统互联网架构,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基础网络架构创新,才能在互联网"下半场"取得技术领先,并在全球范围内引领制造、国防、航天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闫婧  沙鹏 《科技风》2012,(18):28
电力通信与电网的建设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近年来随着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设智能电网、有效利用通信技术必将成为一种新趋势。在电力系统中,业务的开拓主要依附于智能电网,而网络操作平台则离不开通信技术作为支撑,以便让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操控。由此可见,通信技术的应用在电力智能化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流智能化和大数据可视化等理念的引入,如何使大数据与物流领域更有效结合,实现信息共享、智能分析、感知、协同运作和优化决策等功能问题急需解决。本文以智慧物流可视化技术为关键着力点,提出了一种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姚金妹 《今日科苑》2013,(16):127-128
传统意义上的听诊器声信号单端输出,存在听诊主观性大、缺乏智能化、可视化、病例无法存贮展示等缺点,已难以满足信息化条件下社会和民众对医学诊断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传统听诊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FM传输的智能病理听诊器,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实现了一发多收,软件初步分析,远距离非接触式听诊等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渗入体现在很多方面,其给现代人的娱乐活动方式带去的影响极为明显,将更多全新的娱乐体验提供给现代人,收看电视节目是很多人的喜好,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传统的电视设备逐渐具有了网络化与智能化的特点,三网融合需求逐渐被实现,更多的生产主体对电视信息传输程序进行了改造,通过网络改造这种技术手段来实现有线电视的全新改造需要,网络改造是一种极为可靠的道路,可帮助提升增值业务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项目概况在网络融合的趋势下,数字内容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呈现出海量化、网络化、多终端传输的发展趋势。人类的信息获取模式从单一的"被动观看"向与"主动查看"协同的模式过度,获取信息成为人们每天工作和生活得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基于人工标注的数字内容处理和检索方式无法满足海量信息发展的需要,如何实现对海量数字内容的信息发现与浏览成为迫切的需求,尤其是智能化编目和融合文本、语音、图像的智能检索技术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化数据检测与传输系统是综合应用软件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及微控制器技术研发的一种电子产品。通过无线数据采集器采集现场信息,初步处理后的数据以无线方式传送到CAN网络智能节点,智能节点通过CAN总线送入上位机,由上位机接收数据,实现数据的运算处理和设备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安徽省地震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信传输业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地震网络的业务需求,于是提出了基于SDH的MSTP技术,应用于升级省局与台站之间的网络通讯。本文主要阐述了MSTP的技术原理、组网优势以及MSTP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7.
融合网络强调利用一个网络传输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流。从IIN设计理念入手,将智能构建于现有网络基础设施之中,保证各种数据流更好地传输,让网络变得更加智能化。在网络规划设计时,利用面向服务的网络架构框架SONA,将网络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划分成不同的模块,构建可扩展的三层模型,实现智能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18.
刘勇  粟秋成  王萱 《科技风》2013,(3):42+44
我国的电力传输通信网目前实现了以光纤SDH环网电路为主的通信网络形式。通过对其现状、底层光缆网架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引进智能光网技术实现升级,以便灵活应对底层光缆网架动态变化,实现业务信息高效、可靠传递。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化与信息化业务的相继开展,对传统传输系统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传输网网管的升级改造提高网络安全性、操作便捷性和功能完备性,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文章对通信传输网络网管升级的实施方案风险管控、优势及成果进行了介绍,对实施中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婷 《中国科技纵横》2014,(21):181-181
继电保护装置作为整个变电站设备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需要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升级和优化,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发展。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了相关介绍探讨了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化变电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