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娟 《成才之路》2009,(17):77-77
当今社会教育中的功利主义,使得一些教师为了名利而辛苦劳作,享受不到工作的快乐,使得我们的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 什么是功利主义呢?教育的功利主义是以功利主义为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功利主义是以行为的目的和效果作为衡量行为的标准。功利主义的特征是结果论和实用论。功力主义有各种表现,功利主义的实质是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大行其道,不可避免地浸透到教育这块曾经圣洁的田园里。教书育人,行为规范,潜心治学,淡薄名利,这些教师应有的精神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侵蚀。树立教师的职业精神,已成为学校教  相似文献   

3.
社会变革中大学人文精神的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功利性、竞争性、交换性这些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日益开始显现于高等教育,因而,高等教育在某种程度表现出一种功利主义的倾向。其主要表现在重实科教育,轻文化教育;重知识教育,轻素质教育;重技术教育,轻价值教育;重生存教育,轻创造教育,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倾向危害着高等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面对当今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和社区氛围的嬗变,面对高等教育中较为混乱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必须回答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所在,高等教育又怎…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教育也呈现出越来越急功近利的态势。升学压力使培养人才的教育逐渐失去本真。社会对学校教育和教师质量的评价机制不够合理,教师面临着价值选择困境。教育的目的应该让人成为人,教育的重点应该关注过程。教师应该是具有人格魅力的引导者,教师教育的重点是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5.
许映霞 《考试周刊》2012,(52):184-184
一、"绿色教育"提出的背景 1.教育功利主义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使得教育观念、方法等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尽管提倡素质教育,但现实中出现了许多与此背道而驰的问题:有些地方考核只要成绩,评价只看分数,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使得教师不顾实际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难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忽视对自身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出现许多社会问题。正是由于这种教育功利主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的人文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出具有健全的精神、独立的个性、完善的人格、强烈的责任感和富于创造力的新人.目前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在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愈益偏重于职业技能培养,偏离人文素质教育,致使高职人文教育缺失,为未来职业人的成长埋下隐患.为此需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建立完善人文教育机制,整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等措施对高职人文教育做有益的探索,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7.
论建立教育功利主义的矫正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时代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发达的物质世界是形成教育功利主义的根本动因 ,教育功利主义及其导致的片面教育倾向根深蒂固 ,积重难返 ;要从社会和教育两个层面倡导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 ,使之与过度膨胀的教育功利主义之间形成一种张力 ,进而形成对教育功利主义的矫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利主义现象及其消除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利主义现象具体表现在过度表演,形式雷同的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及功利性的教育科研等方面。功利主义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使教育活动失去其应有价值、使教师追求和专业发展成为一种假性发展、影响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等方面。消除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利主义现象的思路有强化教师的基本道德追求、转变教师评价导向、合理定位教师生存与发展之间的状态、协调好教师个体发展与团队发展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应树立从关注学生生存需求,培养操作技能,到关注学生精神需求,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全人教育"观。而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社会、教师和学生对高职教育存在误解,高职教育应当深化教育目的,转变教育方式,提升教育境界,培养出适应社会趋势和时代需求的全人。  相似文献   

10.
由于功利主义教育的盛行,对教师的关注,更多的是从怎样使教师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进行的,造成了对教师自身的人文关怀的缺失。本着这种人文关怀,该文试图对教师的相关属性进行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新课程是在改变"考试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背景下提出的.这次课程改革,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课程体系为根本任务,但并不反对考试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作为普通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知识技能,能通过高考选拔,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实发展、健全自身的人格,提  相似文献   

12.
道德教育的功利性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有学者在《东岳论丛》发表题为《论功利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的文章,认为“功利主义冲击了传统道德中的消极因素,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克服假大空的东西,形成务实而不务虚的品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也认为功利主义道德对中国市场经济具有积极的范导作用。同年,鲁洁教授在《教育研究》第6期发表文章《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引起了对德育功能的广泛争论。  相似文献   

13.
张昕 《林区教学》2009,(8):107-108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凸显使得社会发展、人的终身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高中美术教育也应走向这一目标。我们要克服重显性、轻隐性的功利主义,更新教育观念,把培养“人”作为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要克服重眼前、轻未来的功利主义,瞻前顾后,为社会更新与人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要避免“教师中心”剥夺学生的选择权,还学生选择的自由;要避免评价机制直接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从教育者本身做起,尽快走出高中美术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由于功利主义教育的盛行,对教师的关注,更多的是从怎样使教师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进行的,造成了对教师自身的人文关怀的缺失.本着这种人文关怀,该丈试图对教师的相关属性进行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凸显使得社会发展、人的终身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高中美术教育也应走向这一目标。我们要克服重显性、轻隐性的功利主义,更新教育观念,把培养“人”作为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要克服重眼前、轻未来的功利主义,瞻前顾后,为社会更新与人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要避免“教师中心”剥夺学生的选择权,还学生选择的自由;要避免评价机制直接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从教育本身做起.尽快走出高中美术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步探索阶段的理性主义倾向导致高职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与社会实际脱节,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快速发展阶段的功利主义倾向在对高职教育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将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二者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的子系统,现代教育具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功利主义常常导致教育的异化,从而引发教育的不和谐.只有促成教育和谐,确立教育的幸福使命,才能回归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考制度的任何探索、改革创新都会招来不同的解读。目前社会、学校、家长的解读往往表现为强烈的功利主义赢利观。功利主义式的解读首先是源于人性思维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政策问题。中国"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维和市场经济下人性的唯利是图是导致教育困境的深层根源。语文、外语教育应着力于质量的提升及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应注重学科之间的合理搭配、均衡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返魅的教育     
王一军 《江苏教育》2010,(7):127-128
古代教育从劳动实践中分离出来以后,就与庄严的仪式产生了不解之缘,因其神圣、稀有、代表社会精英地位等而具有诱人的魅力。到了工业化社会.由于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联姻,教育的魅力被消解,沦落为某些具体利益的婢女.教育在普及的同时也进入祛魅的时代.大众话语中的教育成为让人诟病的社会话题。教育的明日黄花,今怀揣忧思之士只能在憧憬中掠得半刻慰藉,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科研是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这些年,大家对中小学教育科研非常重视,学校以及教师个人开展教育科研的热情空前高涨。但热情高涨的背后也有不少隐忧,目前许多地方都把教育科研作为评价教师、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之一,成果是否获奖、课题是否通过已经成为许多地区教师评职称、学校评等级的硬性指标。这一方面提高了教师们对教育科研的重视程度以及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导致了教育科研的功利主义倾向。可以说,教育科研在有的学校正在成为功利的敲门砖和徒有虚名的摆设。克服教育科研的功利主义倾向,教师、学校和教育教研主管部门应当如何作为?这一期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