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文艺报》一九八二年第十一期发表了郭沫若同志作于一九七○年的《读诗札记四则》,其中第四则是评论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第十首《精卫衔微木》的。郭沫若同志认为,这首诗中的“形夭无千岁”校改为“刑天舞干戚”是不对的,因为陶渊明十分尊崇上帝,不可能为英勇反抗上帝的刑天唱颂歌。本文不准备讨论这句诗的校改问题,只对郭沫若同志在这  相似文献   

2.
许国金 《甘肃教育》2014,(22):105-105
正数学认知一般是由有形到抽象,学生掌握"形"的内容越丰富,对数学概念原理的认知就会越深刻、越具体。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质变,实现认知的自然升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强数形积累,帮助学生处理浅层信息,促使认知发生质变。一、由数到形,建立数学平面认知数和形应该是一种因果连带关系,也是积累升级的第一步。在数学教学中涉及到的图、形、物,都是为数学的"数"服务的,这些图、形、物和数之间应该  相似文献   

3.
先秦饮食“形”之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先秦时期,经过人们长期的饮食实践,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在饮食器具、食材准备以及饮食过程等各方面呈现出深层的精神审美意蕴。先秦饮食审美中的"形"与"色"、"味"、"意"共同构成了先秦饮食的审美追求。"形"以直观、具体的面貌呈现出先秦时期的饮食状态,它是更"表层"的审美追求。先秦饮食"形"之审美主要表现为"饮食器皿之形美"、"食物之形美"、"食物陈设之形美"、"饮食者之形美"等四个方面。先秦先民们所重视的对饮食"形"之审美,均是从实际饮食活动中归纳出来的,合"礼"则显其"形",合乎其"形"则显之美。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关于结构、序和关系的科学,由计数、度量和描述物体形状等基本实践演化而来的,涉及了逻辑推理和数量计算。自17世纪以来,数学一直是物理科学和技术必不可少的助手,以至被认为是科学的基本语言。"数""形"结合原本是一种数学解题策略,该策略分为"以行助数"和"以数助形"两个方面,其中,"以行助数"是借助形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以数助形"是以"数"为手段,以"形"为目的,也就是用几何图形来解析数量关系。本文将举例浅谈高中数学几何解题技巧之"数""形"结合策略,并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数"与"形"虽然是不同的对象,但其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数"是"形"的深刻描述,而"形"是"数"的直观反映."数"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形"的问题来探讨,"形"的问题也可以转化为"数"的问题来研究.利用图形性质来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往往具有直观易行的特点,可以省去繁琐的数字演算;反过来,通过数字的演算  相似文献   

6.
本文坚持将老子思想体系中的"道"和"美"两个概念严格区分开来,两者分属形上、形下两个层面,从而论述了老子的美学思想主要地是一种美的否定论,另外,对一些学界权威对《老子》一书的"自然"一词意义的不同理解作了一次较明确的辨析,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7.
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形"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呈现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形"的表达尤为重要。"形"是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与舞台实践形成的,是通过严谨考究的训练来完成的,恰当准确的"形"会增进歌者与观众的交流,让声乐艺术表演更具有观赏性,也更有助于增加声乐作品的表现力。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神"不仅需要歌者良好的精神面貌作后盾,还需要歌者在平日里的生活阅历的积累作支持,歌者在演唱中通过"神"来向外散发神韵气质,"神"在歌唱中的表达是具有感染力与表现力的。  相似文献   

8.
汉译英实践中汉语长句、复杂句的翻译策略是:扭转思维习惯,实现从"意合"到"形合"的思维转向,构建"树式结构"框架,在理清主干的基础上将修饰成分层层扩展。  相似文献   

9.
数学综合题教学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把解题教学与科学合理的程序性知识表征联系起来,对解题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图形"基本化、"动态"静态化、"典形"对象化、"局部"过程化等方法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提高学生解答综合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部件"田"的形义来源共有十二种,分别从表示农田、表示打猎、"甶"的变形、容器之形的演变、"甾"的省形、兽类脚掌之形的演变、"囟"的变形、胃形"■"的演变、果形"■"的讹变、"厽"和"畾"的演化、表示雷声、头饰或面具之形的演变等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1.
靳埭强先生为靳与刘形象设计顾问公司设计的公司标志采用传统吉祥图案"方胜"和"盘长"为原形,完美诠释了传统美学观点中"形"与"神"的观点,创作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标志设计作品。传统美学观点中"形"与"神"的观点所表达是一种外在与内涵的关系,对现代标志设计有着相当大的指导作用,这不仅仅是一种设计上的需要,更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化归,即化转归结。它是将所遇问题不断地变形,直至把它转化成另一个熟知、容易解决的问题,或者已经会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化归的思维方式。通常有:化生疏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疑难为容易、化综合为单一、化不规则为规则、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模为有模、化单解为多解、化间接为直接等等。化归,对于解决问题,将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实现图形变换,让思路"明"了;数形转换,让规律"现"了;关系转换,让解法"活"了;算式变形,让道路"通"了。  相似文献   

13.
"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是数学教学领域中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质量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加以阐述,并结合数量关系的理解、数学思维的拓展与计算能力的提高三个层次,来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日语中条件形的用法历来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亦是考试的热点。本文将从语用学角度比较日语中"たら"和"ば"表示劝诱的用法,通过例句和场景的分析深化学习者对这一语言点的认识和理解,并为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任宝剑 《学语文》2007,(5):30-30
现代文阅读题多年来一直是高考的难点。这个"难"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句话:无"章"可循,无"路"可套,无"法"表达。先说无"章"可循,步入高三,对于现代文阅读这一块,教师和学生都知道重要,想抓却没的抓,不知该抓  相似文献   

16.
"形"和"数"是数学大厦的基石,"形"又是构成几何的素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几何直观作为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充分体现了几何直观的价值。而几何直观的形成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尤其在小学阶段应该依托图形的引导和构建,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古人把书法艺术中的"形"称为形质,"神"称为性情。具体一点说,"形"是指书法的外在形状,凡是纸上可见的东西,如点画用笔,字体间架,通篇章法与墨色等皆是。"神"是指书法的内  相似文献   

18.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并开创性地提出了"本心"思想,使性善具有了形上之义。王阳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心之本体",得出人心至善的结论,既肯定了人性本善,并对其加以丰富和发展,又强调了心体的无滞性及其所追求的本然的自得之乐,而这一思想的形成则与其丰富多变的为学经历和坎坷不平的入仕经历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9.
"テイル"在日语中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用法,它不仅是日语中动词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还可表示"动作持续""单纯状态"以及经验和习惯,等等。本文主要从日语"テイル"形表示经验时成立的条件,以及实际应用的几个方面探讨"テイル"形在日语中的内涵及其用法。  相似文献   

20.
儒家以"天人合一"为基本出发点,以"爱物"为行为规范,强调"爱物"要取物不尽物形、"取物以顺时"。发掘和弘扬儒家的"天人合一"、"爱物"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提倡生态道德;敬畏、热爱、保护自然;遏制现代人工具理性的过度臌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