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识字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识字量大,学生对识字缺乏兴趣,效果不好,使识字成为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微课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具有教学时间短、内容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特点,将微课应用到第一学段识字教学中,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了,识字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2.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由原来的1250个增加到1600~1800个,恢复到建国以来低年级最高的识字量,以这样的量满足初期儿童阅读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陈小静 《新课程研究》2009,(8):126-126,129
识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第一学段的核心内容和教学重点。如何探寻识字教学规律和有效策略,一直以来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文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过程,经历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年.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识字能力却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因此.第一学段识字教学应当是循着一定的阶段次序,不断引导学生学会识字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识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第一学段的核心内容和教学重点。如何探寻识字教学规律和有效策略,一直以来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文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过程,经历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年.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识字能力却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因此.第一学段识字教学应当是循着一定的阶段次序,不断引导学生学会识字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教学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就意味着第一学段的规定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由此可见,识字教学的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性。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识字效率?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经验。一、“寓教于乐”,提高识字效率。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郑榕月 《中小学电教》2008,(11):105-105
<正>识字就语文学习而言,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第一学段的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拓宽知识面,进而写作,提高学习能力。所以,"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尹福平 《考试周刊》2012,(42):68-68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一学段的规定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其中一年级第一学期至少要认识300个汉字。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强调多识字,少写字,  相似文献   

8.
一、目标定位 (一)课标对识字写字的要求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识字量大,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方法都是重复书写。这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好。为了使学生主动识字,教师就要根据低年级儿童年龄的特点,让他们在玩乐中识字。一、在游戏中识字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代,是打好语言基础的关键。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学段,学生识字如何、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渗透性识字就是在教学内容以外,运用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认识汉字,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方法,就有了学习的效率,这对学生来说是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第一学段认识常用的1600个左右,识字量很大,但是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如何把无趣的识字课堂变得有趣的课堂,这就要老师在识字教学中想办法,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教给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第一学段认识常用的1600个左右,识字量很大,但是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如何把无趣的识字课堂变得有趣的课堂,这就要老师在识字教学中想办法,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教给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的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对识字量的要求是1600-1800个,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50%。同时,新课程标准还要求儿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面对繁重的识字任务,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识字,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呢?  相似文献   

14.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识字的习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识字,从而扩大识字教学,成为了教学的难点。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5.
褚涓 《教师》2011,(8):42-4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整体考虑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儿童成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笔者在长期从事第一学段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发现:这一学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另外受识字量和知识水平的局限,他们在读题时的理解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正识字是小学第一二学段的重要学习任务,课标规定小学生在第一学段就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个任务量对刚上学一两年的小孩子来说,负担是比较重的。怎样帮孩子在最佳的时期轻松愉快而不是感到厌恶地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呢?兴趣是小学生识字学习的最好的老师,要帮助学生过好识字关,就要从培养识字兴趣入手。通过多年的识字教学实践,我创造出了孩子们喜欢的识字方法,能使孩子们在识字学习中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从而快乐成才。一、猜字谜识字低年级的孩子表现欲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用猜字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学生识字量为1600~1800个,其中写字800~1000个.识字量的增多,实行"认写分流"的原则,旨在鼓励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识字量,尽早开展语文阅读活动.但传统教学中识字教学"高时低效"的现象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课堂中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写,让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9.
《语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此目标既说明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指明了识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低年级。面对如此量大的识字任务,如何使学生学会并学得轻松自如,兴趣盎然呢?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指出,低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要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材中每课的识字量加大了,这无疑增加了低年级学生在单位时间里识记生字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