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山滑雪运动员心理训练探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镇雄 《冰雪运动》2008,30(2):66-68
实力接近的高山滑雪运动员之间的比赛,其心理品质、心理训练水平对比赛的胜负起决定作用。根据高山滑雪运动项目的特点,认为高山滑雪运动员心理品质特征为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克服困难的拼搏精神、敏捷的感知与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动觉能力。高山滑雪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应注意加强对其良好动机、态度和专门化知觉的培养,并在技战术训练中培养高山滑雪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在比赛中对技战术的发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激烈对抗的篮球比赛中,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和优秀的心理品质,还必须要有较强的篮球意识。篮球意识的培养应贯穿到技术、战术心理、智力训练中。  相似文献   

3.
足球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它能帮助运动员或球队克服比赛过程中的许多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也可能导致出乎预料的失败。只重视技战术训练,忽视运动员的心理调节,是球队取得好成绩的隐患。 1.运动员赛前心理 1.1 弱于对方 由于对手实力非常强大,作为弱势一方的球员,心理变化一般向两个极端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和消极心理品质。前者积极因素占主导。尽管彼强我弱,但弱方如果赛前心理上作认真准备,解放思想,不畏强手,立足于拼,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长处,遏制对手的优势,攻其不备,就有可能在比赛中正常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后者消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心理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心理测验法对我国部分省市优秀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发展良好,具体表现为:智力水平较高,语言能力优于操作能力,操作能力优于普通学生,情绪稳定,自信心、自恃力、独立性、思维敏捷性较强,智力因素与个性因素发展协调。具备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业余体校教练员创新心理品质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辽宁省部分业余体校教练员创新心理品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旨在揭示目前辽宁省业余体校教练员在创新心理品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业余体校教练员的创新能力水平、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排球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它能帮助运动员或球队克服比赛过程中的许多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也可能导致出乎预料的失败。只重视技战术训练,忽视运动员的心理调节,是球队取得好成绩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运动潜力在于体力、技术和心理因素三者有机的结合。现代竞技运动大量的实践也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保证技战术的良好发挥。对于一个篮球队,只有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并通过心理品质的提高来改善运动技能和运动表现才能提高整个球队的战斗力。所以,要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不仅要在加强技战术训练上狠下功夫,同时要加强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考察对心理品质的客观测量和专家评价的一致性问题。运用心理学问卷、测试软件等客观测量方式以及专家评价方式对16名(男10人,女6人)马术盛装舞步骑手的心理品质(速度知觉、注意综合品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智力水平等)进行了测量和评价。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客观测量与专家评价在智力指标上相关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回归分析发现,专家评价注意品质对运动水平具有预测力,客观测量注意稳定性、知觉水平对运动成绩具有预测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拳击运动的飞跃发展,运动员能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技战术水平、还要具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拳击比赛中,双方运动员水平越高,比赛就越激烈。在双方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伯仲难分的时候,往往心理素质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此,心理素质是拳击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宁振邕 《体育科技》2004,25(4):94-96
重视优良心理品质的构建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 ,根据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1.
刘双红 《冰雪运动》2010,32(5):70-74
为系统研究单板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的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多数单板滑雪运动员在训练中均出现了心理疲劳现象。其中环境因素和训练因素是导致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重要原因;而注意力疲劳、情绪不稳定则是心理疲劳的主要表现。为此,针对单板滑雪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包括科学训练、心理辅导和营养补充等应对措施,促使运动员恢复心理健康,从而提高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2.
阐述撑竿跳高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心理训练的作用,提出业余撑竿跳高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为业余撑竿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水平等各方面的差距逐渐在缩小,因而竞争日趋激烈,尤其在双方势均力敌或竞赛中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心理训练水平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分析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的特点与规律,认为坚定的自信心,敏锐的判断与感知能力,快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水平,积极、活跃的思维能力是短道速滑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提出采用加强情感训练,培养自信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培养判断与感知能力;加强抗干扰训练,提高注意力;强化回忆训练,提高思维能力与技术水平;战术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等途径培养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以保障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战术得以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水平散手运动员个性及感知觉等心理指标的测试研究,揭示优秀散手运动员具有个性外向情绪平衡、深度知觉精确、左臂动作准确和稳定等心理特点,为散手运动员心理选材及其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杰 《山东体育科技》2004,26(3):51-52,61
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已成为他们在国内外大赛中制胜的重要因素,必须科学辨证的认识、分析和把握这一问题,找到造成运动员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积极有效地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业余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取得理想成绩,除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合理的技、战术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运动员身体和技术方面的不足,其心理素质稳定、竞技状态良好非常重要,因此,对短跑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训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音乐疗法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曲调、节奏、旋律的音乐,通过听觉对大脑神经的刺激,达到调节人体各项心理、生理功能的作用,促进疾病的改善与消除,这就是临床上用音乐治疗一些心身性与心因性疾病原理。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各种健身活动与音乐相结合,异曲同工、相得益彰,不仅健身,而且可改善人的不良心理状态,预防疾病,达到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论篮球裁判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篮球比赛中的实际,论述了篮球裁判员心理素质培养的几种方法。即注重“球感”的建立;加强表象训练,头脑形成清晰的篮球运动表象;注意临场信息反馈,提高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少儿武术训练对孩子的智力、体质发育都有较大益处,而且有助于培养少儿积极、勇敢、健康向上的心理品格和铸造强健的体魄。本文就少儿习武动机、兴趣等心理因素进行分析,为少儿武术的教学训练提供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CSAI-2问卷及焦虑量表,对参加第四届CUBA男八强赛及决赛的山东科技大学赛区的部分运动员进行了心理测定,并结合临场技术水平发挥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焦虑水平的强度和方向对技术水平发挥的影响在不同场次上有着显性差异,越重要的比赛场次焦虑水平越高,对技术发挥的消极影响增强。建议教练员在技术训练的同时,加强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对自己的焦虑状态有积极地评价,在比赛中能更好地发挥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