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随着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的改革以及我国新课程改革对高素质教师的呼唤,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个体的意愿、能力、水平问题,它与许多因素息息相关,受社会生活规律及效应的制约与影响。从学校管理的视角下审视教师的专业发展,生活中的许多效应诸如鲶鱼效应、羊群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短板效应、马太效应等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祁丹凤 《教书育人》2000,(15):27-29
教师管理的实质在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合理组织人力,不断提高工效,并使教师个体从中得到发展。本文拟在阐述鲇鱼效应。门槛效应、赫洛克效应等三种心理效应的同时,对其在教师管理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探索开发教师潜在能力,充分发挥教师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有效途径。 一、鲇鱼效应 挪威的渔民们捕捉了沙丁鱼后就急忙赶到市场出售,但由于沙丁鱼喜群集、生性不好动,往往窒息而死。唯一老渔民每次都能卖出活蹦乱跳的鲜鱼,其奥妙是在沙丁鱼中放几尾生性好动的鲇鱼。鲇鱼在沙丁鱼中穿来穿去,沙丁鱼受到影响也摇头摆尾,促进了空气的…  相似文献   

3.
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必须研究与其有关的因素,并在明确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有效地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本文拟在阐述鲇鱼效应、门槛效应、赫洛克效应等三种心理效应的同时,对其在教师管理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探索开发教师潜在能力,充分发挥教师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有效途径。 一、鲇鱼效应。挪威的渔民们捕捉了沙丁鱼后就急忙赶到市场出售,但由于沙丁鱼喜群集、生性不好动,往往窒息而死。唯有一老渔民  相似文献   

4.
《当代教师教育》2019,(4):17-24
为明晰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探究出促进优秀教师形成的显著因素,通过文献梳理与专家咨询,基于已有研究和权威问卷形成自编问卷并在全国31个省市实施抽样调查,共1960份有效问卷,其中优秀教师548份问卷。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发展影响因素模型包括教师政策因素、组织文化因素和个体因素3个主维度,以及13个子维度因素。再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发现,精神文化、教师地位政策、教师个体实践活动对优秀教师的形成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外部因素中的精神文化和教师地位政策对于优秀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发展的作用大于内部因素个体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自主性"缺失的归因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专业主义、“国家主义”改革方案以及对教师个体实践性知识的遗忘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专业自主性严重缺失。这造成教师专业发展不充分,制约了教师专业化目标的实现。因此,提高教师专业自主性,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是社会人,又是独特个体。教师的成长受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教师发展内在因素的制约。影响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素主要有教师对教与学的行为及教学情势的感知、理解、判断、决策以及问题解决等认知能力,在职业活动中通过自我体验、修炼和内化所形成的职业道德,教学生活中的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不断地学习、求知、探索、进取。追求教学卓越与完美的强烈而持久的职业发展动机以及时常对自己的知识、信念和行为进行分析、反思的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心理契约是个体在雇佣关系背景下对雇佣双方相互义务和责任的一种主观理解和内隐的认知,具有主观性和动态性特点,它包括交易和关系两个维度,其构建是动态的,主要受个体水平和组织水平的影响,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契约破坏或违背.文章基于教师心理契约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职业院校管理者如何从教师招募、培训、薪酬和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做好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8.
教师身份的自我建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民办幼儿园教师面临个体自我身份缺乏正确认知,人际互动困难,他者有效评价较低等问题。从自身职业素养、幼儿园管理、社会职业认可等方面探讨其影响因素。运用Brewer的三重自我建构理论对民办幼儿园教师身份建构提出策略。个体自我层面,端正职业态度,提高胜任力;关系自我层面,提高福利待遇,建立群体归属感;集体自我层面,明确民办幼儿园教师身份,提高职业社会声望。  相似文献   

9.
对实施教师教育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育权实际上是一种委托权,其性质与一般的可自由放弃的权利不同,由于教师教育权的非个人性,受教育管理、教师评价制度及教师自身素质等几方面因素影响。建议通过树立以维权为目的的管理理念、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理念、建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激励机制等几项对策来解决教师教育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和提高教师教育权的实施现状。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教师管理体系束缚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受教育管理理念、学校管理者素质、学校内外的社会因素与教师个体发展程度的影响。建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撑体系,必须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养,完善“人本化”的激励机制,营造合理的教师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效能是指教9币对其个体或集体成功地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为过程的能力的判断,是一个包含了教师个体效能和教师集体效能的概念.教师效能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重要切入点.以高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考察当前高中教师效能的现状,探讨高中教师个体效能与集体效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类型、学历、教龄、职务、职称等因素对教师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教师管理要"因人而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是学校人、财、物、时、空诸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核心要素。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故学校管理应把教师管理摆在首位。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教师跟学生一样,也存在着能力、性格、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管理应该尊重、理解教师的这种独特性。关注教师的个体心理,因人而异培养他们对职业的崇高情感,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学校环境出发,对直接影响教师专业素质改善和提高的教师培训、学校管理、行动研究、教育评价、信息化网络等教育因子进行生态学思考,运用花盆效应、耐受定律、整体效应、生态位分化、限制因子定律等基本的生态学规律探讨在职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王璐 《教育导刊》2009,(3):19-21
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个体有意识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还需要社会和学校方面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在诸多因素中,教师管理是影响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我们必须检讨当前学校管理中的“反专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的理念,并建立与“专业”本质相契舍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学校人、财、物、时、空诸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核心要素。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故学校管理应把教师管理摆在首位。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教师跟学生一样,也存在着能力、性格、情感、行为爿惯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管理应该尊重、理解教师的这种独特性。关注教师的个体心理,因人而异培养他们对职业的崇高情感,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个体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个体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找出影响其绩效提高的关键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知识管理水平.提出一个四维的教师个体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并尝试使用由LWD算子和LOWA算子构造出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评价.  相似文献   

17.
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分为内在制约因素和外在的影响因素。内在制约因素包括教师个人的成长经历、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人格魅力;外在影响因素则包括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要、社会意识形态、学校管理哲学与办学理念。教师要提高个人课堂管理能力必须树立新理念,加强专业素质修养,了解学生需要,对自身行为反思,构建一种民主开放的管理风格。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连续的、动态的、终生的、不断的发展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其发展水平的高低除了受社会和教育因素的影响外更依赖于个体对专业成长的追求。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两个:反思与终生学习。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新教师除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教学案例,掌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规律,语言表达能力,管理学生制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本人素质外,特别要注意进行落实教学常规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教师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知识管理理念,对教师个人的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应用、共享和创新的过程。教师通过个人知识管理,有助于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探讨了教师博客中个人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并对其个人知识管理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