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软科学》2019,(1):39-44
从供应链内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政府研发补贴和消费补贴的影响,构建了三阶段博弈模型。通过数理分析发现:政府实施研发补贴和消费补贴等措施,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和供应链价值;同时会随着政府研发补贴力度和消费补贴力度的增加,供应链价值、链内企业价值以及消费者价值也随之提升;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政府提高消费补贴力度要比提高研发补贴力度更能促进供应链价值创造,而在其他条件下,政府提高研发补贴力度会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综合考虑生态设计与政府补贴,借助伊藤过程刻画动态变化的回收率,构建大数据服务商参与下的闭环供应链随机微分博弈模型,分析大数据服务商协助类型、服务费支付水平和政府补贴等参数对闭环供应链各成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处环境不同时大数据服务商的最佳协助方式也不同;协助营销活动能有效刺激市场时,协助营销更能提升回收率、利润等;零售商和回收商合理分担大数据服务费可以促进闭环供应链的稳定;较回收补贴,生态设计补贴对零售价和批发价影响更显著,政府合理提高生态设计补贴更能提高闭环供应链整体利润。  相似文献   

3.
邵必林  胡灵琳 《科研管理》2021,42(11):171-181
   绿色供应链已成为政企谋求合作的新焦点,而政府如何制定恰当的补贴政策有效引导供应链绿色化以及企业面对政策导向如何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是实现共赢的关键。为了深入探究政府与企业参与绿色供应链策略选择的动态过程,客观揭示绿色供应链各方利益主体参与行为的演化博弈关系,为政府合理制定补贴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的博弈关系和稳定策略,并运用系统动力学进行建模仿真,明晰了关键因素对绿色供应链政企参与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政企参与绿色供应链的行为博弈存在演化稳定均衡策略;利益双方的参与意愿互相影响,政府积极的补贴政策、合理的补贴力度以及企业良好的绿色管理水平、绿色成果质量,对绿色供应链的健康发展均有正向作用;政府补贴存在有效区间,要合理把握力度防止因企业滋生逐利心理而出现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从供应链视角,考虑政府补贴,构建港口与船舶减排决策博弈模型,探讨港航企业集中决策、分散决策情形下的减排决策问题。结果表明:(1)在供应链结构决策上,集中决策下的港航供应链定价低于分散决策下的定价,而总体利润和排放量则高于分散决策下的。(2)在减排技术决策上,当补贴在适当范围内时,港航供应链采用低硫油技术,此时港航企业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政府也可实现排放控制,港航企业与政府双赢;而当补贴较低时,港航供应链采用低硫油技术,但此时使用低硫油的总排放量大于使用岸电的总排放量;而当补贴较高时,港航供应链采用岸电技术,但此时使用岸电的总排放量大于使用低硫油的总排放量。  相似文献   

5.
政府补贴背景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键  邱国斌 《软科学》2011,25(9):48-53
基于非合作博弈模型与合作博弈模型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补贴对企业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价格随着政府补贴的增加而增加,且非合作博弈情形下产品价格比合作博弈情形下产品价格增加更快;企业销售额随着政府补贴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合作情形下销售额的增速更大,所以,补贴政策有助于刺激需求;企业利润随政府补贴的增加而增加,且合作情形下利润增长更快,补贴政策对企业也是有利的;合作情形下的企业利润高于非合作情形下的企业利润,且政府补贴越大,合作比不合作多带来的利润越大,企业更加愿意合作。  相似文献   

6.
考虑产品竞争和回收努力,构建无政府补贴、政府补贴制造商和政府补贴零售商三种闭环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新产品与再制品间竞争、回收努力和政府补贴对产品定价决策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零售商应充分考虑新产品与再制品间竞争程度;制造商提高回收努力能够与零售商实现双赢;政府补贴制造商仅能够使制造商受益,而政府补贴零售商可使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受益。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政府补贴和奖惩机制对供应链的影响效果,根据Stackberg博弈方法建立逆向供应链的3种决策模型:无政府参与的供应链模型、政府补贴机制下的供应链模型和政府奖惩机制下的供应链模型,分别分析不同机制的效果,同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补贴和奖惩机制均能够有效激励供应链的回收积极性,而且回收商都是最大受益者;制造商的利润取决于奖惩力度或补贴力度的大小;较补贴机制,奖惩机制有着更高的回收率和供应链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政府补贴和奖惩机制对供应链的影响效果,根据Stackberg博弈方法建立逆向供应链的3种决策模型:无政府参与的供应链模型、政府补贴机制下的供应链模型和政府奖惩机制下的供应链模型,分别分析不同机制的效果,同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补贴和奖惩机制均能够有效激励供应链的回收积极性,而且回收商都是最大受益者;制造商的利润取决于奖惩力度或补贴力度的大小;较补贴机制,奖惩机制有着更高的回收率和供应链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9.
食品供应链作为一个利益共享的契约合作联盟,其每一个节点企业进行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调控的投资意愿不仅受自身风险投资收益因素影响,还取决于供应链上其它利益关联主体的相互协同激励。以博弈论为基础,构建了食品供应链中供应商与制造商质量安全风险调控投资模型。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食品供应商与制造商博弈双方中的一方选择进行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投资的概率是政府惩罚力度和投资补贴率的增函数;是另一方风险投入产出比和投资成本分担系数的增函数,是“搭便车”收益的减函数;风险投入产出比与投资补贴率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风险投资补贴机制对惩罚机制具有良好的补充作用;食品供应商进行质量安全风险投资的概率是风险传导治理投资协调系数的减函数,即食品供应商风险投资的概率与食品供应链整体质量安全风险投资的协调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产品生命周期被大大地缩短了,导致了许多环境和资源上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组成的闭环供应链.针对制造商所生产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2种具有差异性,分别考虑无政府补贴和政府补贴制造商的情况下,综合运用最优化理论和博弈理论求解和比较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系统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收益状况,最终得出2种产品的最优模型和最优定价策略,然后再通过算例分析验证相关的性质.研究表明:在集中决策模式下,当政府对制造商进行补贴的情况下,再制造产品的需求量增大,新产品的需求量减少,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增大;在分散决策模式下,当产品差异化程度较小时,有政府补贴情况下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整体的利润得到提升;当产品差异化过大时,制造商的利润小于无政府补贴情况下的利润,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整体供应链和零售商的利润要大于政府不补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食品添加剂绿色生态链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分析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针对现状提出构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者之间绿色生态链的概念与主要目标,并进一步阐述相关实施举措.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快速成长期,但产业市场集中度低和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文中论述了发展趋向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垄断竞争市场,对做强做大企业。增强开拓国内外市场能力和提高市场绩效具有的积极作用。提出通过产业政策导向,推进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和品牌整合,进而提高产品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流通中存在的加强食品冷链物流建设,延长食品保鲜时间,提高产值,增加经济效益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流通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演化阶段的判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绿色食品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及其特征,运用生长曲线(逻辑斯蒂曲线和龚伯兹曲线)拟合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演化过程,对其整体演化轨迹进行测定并进行阶段划分。得出的基本结论和启示是:①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从2006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成长期,产业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②绿色食品产业经过成长期的适度规模扩张后必须积极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向成熟期过渡,政府产业政策的重点不是做"大"而是做"强",通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技术含量与创新能力,实现产业效率提升和产业竞争力增强。研究结论对于揭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演化的内在规律,为政府制定符合生命周期阶段特征的产业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薛永基  白雪珊  胡煜晗 《软科学》2016,(11):131-135
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入感知价值、预期后悔两个变量对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意向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感知绿色食品的价值对其购买态度和主观规范有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放弃购买绿色食品的消极心理预期与其购买态度和主观规范正相关;TPB模型能够有效解释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意向。此外,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在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预期后悔与行为意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影响绿色食品消费意向的"三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16.
李威  王维 《科技广场》2008,(2):20-21
黑龙江省是绿色食品生产第一大省,开发与经营都取得了飞跃的发展,通过努力铸就了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成本过高、结构不合理以及销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客观地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绿色食品基地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俞丹宏 《科技通报》1996,12(4):224-228
对食品产地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申报绿色食品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对绿色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的评价实践,提出了建立绿色食品基地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大气环境质量,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等三个方面,共22项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是支撑和引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动力和目标保障。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基础和国务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本文从"强化绿色食品产业的科学发展理念、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科学研究水平、完善绿色食品产业科技服务体系"三方面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绿色食品产业地区结构反映绿色食品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与状态.通过建立信息熵模型对2003-2010年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演化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类型区进行划分,讨论绿色食品产业结构均衡程度与产业发展规模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表明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地区结构呈现显著的“不均衡”和无序发展状态,特别是2007年以后,信息熵呈收敛下降趋势,表明绿色食品产业处于成长阶段,产业发展和结构有待调整与优化.研究结论对于揭示绿色食品产业区域非均衡演变特征,发挥绿色食品产业的区域比较优势,以及为制定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逆向选择、信号发送与我国绿色食品认证机制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常伟  顾海英 《软科学》2012,26(10):54-58
通过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市场逆向选择、绿色认证信号发送机制的理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绿色食品认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消费者信念的一致性与信号能真实反应出生产者间禀赋及生产方式的差异,由于我国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知较低、生产者的背德行为以及认证过程的不规范,造成了绿色食品认证信号并未真实反应出产品质量信息且未被消费者充分一致判断,进而影响了该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