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校本课程开发的外部支持系统和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采取渐进式推广策略;建立健全的校本课程开发的配套支持系统和管理体制;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激励机制;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开发的外部支持系统和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采取渐进式推广策略;建立健全的校本课程开发的配套支持系统和管理体制;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激励机制;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各方面的有效支持,本文从政策保障、理论支撑、资源支持、课程评价等方面论述了当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支持系统的不完备性。  相似文献   

4.
我校从1998年开始,实行“走班制”、“学分制”改革,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语文科以选修课为载体,开出多门语文校本课程,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效。钟启泉教授指出,课改必须“考虑到它推进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必须构建“政策保障”在内的“强有力的课程改革支持系统”。本文想就高中语文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作一个初步的探讨,明晰支持系统的构成因素,并对支持系统的构建提出建议。一、政策与制度的支持有空间才有发展。我国“三级课程”政策的出台,使学校和教师有了课程的开发权力,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语文课程开发就有了政策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为我国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同时也给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挑战,我国中小学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课程观念有待转变;缺乏开发课程的素养与能力;缺乏必要的支持系统等。倡导中小学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就是要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理论素养;引导教师开展课程行动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建立多方面结合的课程发展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困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课程资源较为丰富,然而,由于地区的差异和课程自身开发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课程资源开发还停留在浅层面,农村学校课程尚未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不力,致使学生对民族文化疏于了解。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从观念层面、政策层面、支持系统及实践层面等进行,以便更好地开发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苗族地区中小学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省苗族地区中小学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现状的个案调查,发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开发还停留在浅层面,学校课程尚未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不力,致使学生对民族义化疏于了解。就此认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应从观念层面、政策层面、支持系统及实践层面等方面进行,以推进民族文化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要走出困境,需要转变观念,需要强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领导、顶层设计、机制支持、平台建设和监督管理,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及实践的重心应当向农村学校下移。当前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已经具备(从宏观层面)。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梯级中,基于学校真实情境的支持系统分析是第一步。教师培训贯穿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支持系统的七个因素之中,成为当前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如何实施课程资源的区域开发和校本利用,为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提供丰富的、适切的课程资源,已成为进一步深化上海市二期课改的重要课题。本刊节选了讲座中普陀区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方法、策略和使用案例进行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