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教育文物:内涵、分类与收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文物是教育领域内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文物是教育历史的见证,是教育发展的信息载体.教育文物具有文物的普遍性和自身的特殊性.中国有着分类众多、分布广泛的教育文物资源,孔庙旧址、书院旧址、学校旧址、教育家故居等文物遗存,验证着中国教育史的辉煌.科举文物、重要教育家和重大教育事件文物等需要重视和保护.建设各种主题教育博物馆是保存利用教育文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物是教育领域内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的物质遗产。教育文物是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教育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是教育发展存史、证史、续史的重要依据。教育文物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透露着民族教育智慧和科学教育发展水平。教育文物具有审美、愉悦、观赏等功能,提供休闲、享受和借鉴、创新。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有教育文物意识,要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王雷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7期撰文指出,教育文物是教育领域内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文物是教育历史的见证,是教育发展的信息载体。教育文物具有文物的普遍性和自身的特殊性。中国有着分类众多、分布广泛的教育文物资源,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古以来学校教育就很发达,在发达的教育史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称其为学校教育文物。这些珍贵的学校教育文物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些学校教育文物见证着学校教育历史的辉煌,传递着学校教育发展的信息。学校的发展是代代累积的结果,我们要珍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教育丈物,历史名校要建设校史博物馆,学校校庆、学校更名、学校换址等,都应立碑纪念。  相似文献   

5.
科举贡院:古代选拔人才的重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人才选拔的考试制度。科举制保存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教育价值的遗迹遗物,是科举文物。科举贡院是古代科举的考场,是科举文物的宝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建设科举贡院博物馆,保存和传承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教育文物,对于今天学校的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以及学校文化建设,具有直接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开创者和建设者,是中国教育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教育业绩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通过对教育家教育故居的保护、展览与研究,可以承继教育家的教育遗产,发扬教育家的教育精神,缅怀教育家的教育业绩,对于教育的继往开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保护、展览与研究中匡教育家的教育故居,建设教育家纪念馆,使其成为教育界的文化品牌,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文物管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物是非常重要文化遗产资源,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等公共产品属性.文物作为一般商品,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具有市场的一般性质.同时,文物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收藏价值和流通价值.国家和政府必须利用法律法规和财政补贴的手段,通过法制建立、集权制改革、资源补偿机制建立和监督机制健全等途径,对文物资源进行有效规制,从而实现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和长久利用.  相似文献   

8.
李曼 《丹东师专学报》2003,25(4):110-11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文物系统现有博物馆、纪念馆近2000座,利用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生动、直观、真实、形象等特点,易于被人们接受和理解。文物本身就代表着一定时期的历史与文化,体现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中国古代在科技、军事、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所以,博物馆本身就是一本爱国主义教科书。通过博物馆使人们受到启迪教育,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化遗产是指教育领域内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称。教育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教育文物;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教育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教育表现形式。教育文化遗产是中国教育文明在传承中积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教育发展记忆的实证,是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物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遗迹,具有很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就当前博物馆文物保护重要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博物馆内文物保护的强化措施,以增加我国文物数量,提升文物品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蕾 《华章》2013,(22)
文物之所以能够反映一个社会时期的某种生活状态就是因为在当时它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关键性的存在造就了文物的价值。文物摄影能够将遥远的历史直观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了解历史,从教育意义上来说,文物摄影成为对大众进行历史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历史学家与大众沟通的重要方式。本文就对文物摄影以及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是人类发展历史和文明成果的展示窗口,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博物馆文物的陈列方式不仅是其艺术性的展现载体,也在传达着一种历史情感.因此,博物馆在陈列文物展品时,一定要以文物本身为基础,通过各种设备,加之辅助展品的配合,直接表达出其所具有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为参观者提供审美欣赏、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并且进行直观教育.本文就在研究我国基层博物馆文物展品陈列展示方法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通过合理的陈列展示提升文物的艺术价值,表现出文物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文物的剖释,阐明了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观众要了解文物的深刻内涵,领略每一件文物的故事,大多依靠讲解,而老式的人工讲解比现代化的数字导览讲解受欢迎。论述了讲解员应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的讲解技巧,让观众在休闲中既能了解历史,又能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4.
马金梅 《培训与研究》2010,(9):69-70,79
对民俗文物及其相关物品进行价值认定的衡量和评估,是民俗文物及其相关物品征集工作的重要环节。民俗文物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其认定标准主要有本体认定、功能认定、属地认定、文献比对认定、款识认定等。  相似文献   

15.
身边的历史     
《历史教学(高校版)》2014,(8):F0003-F0003
正苏州关税务司署旧址位于南门路觅渡桥西南侧,护城河东南角。它是大运河沿线重要文物遗存,具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关署建筑红瓦尖顶,烟囱高耸,立体富有变化,具有典型的英国风格和相当的艺术价值。作为"首批江苏省大运河沿线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苏州段的项目,2009年7月,苏州关税务司署旧址被市政府列为第六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为苏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群组成部分,包括根据历史资料恢复南移的洋关大公事房、原地保留下来的两幢帮办公馆、一座移建自原平江医院内的中间西式小红楼,共计四幢建筑。  相似文献   

16.
教科书具有文化遗产的属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个时期的教科书已经成为具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的文化遗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研究教科书,教科书应该增加丰富多彩的教育表现形式,通过展现传统教育文学、传统教学技能、传统教学语言、传统教育艺术、传统教育游戏、传统教育礼仪、传统教育世家教育经验等方面实现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文物与化学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一件有价值的文物,必然凝聚着古人的审美情趣、工艺技术、行为方式、思维特点等内涵,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8.
文仙观,是湘中地区一处著名的道教宫观。发源于西晋初年,发展于隋唐时期,盛兴于宋、明时期,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文物遗存极为丰富,有文仙遗迹、宫观建筑、道士住宅、道士墓群、传世文物、佚散文物、石碑刻等七大类,这些文物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通识教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2-1949年间的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端与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及他们主持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都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丰碑,他们所坚持的通识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大学在办学理念和实践运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呼唤创新型教育家。原创型教育家是教育家的最高级类型或形式,一般产生于历史大周期的巅峰或转型时代。按照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体化说”解释框架,在中国现代教育发生发展的第一时期即体系形成时期.堪称原创型教育家者主要有张之洞、康有为、蔡元培、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陈鹤琴等,他们历时半个多世纪,大约算是三代教育家。中国近现代原创型教育家的根本使命在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包含着现代教育中国化与传统教育现代化两个方面,其变革的广度、深度和复杂度.从历史和世界范围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都是原创性的。由此,更加突显原创型教育家的重要和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