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大力加强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建设成为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热点问题之一,各地政府把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作为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村薄弱学校已成为制约本地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加强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促进本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推进薄弱学校改进,建设乡村教育高质量体系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时代要义。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薄弱学校建设问题,并在不同时期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建设方案。这一建设过程有着清晰的理性逻辑,主要体现为战略逻辑从教育均衡发展转向乡村教育强国;目标逻辑从优化办学条件转向激发办学活力;实践逻辑从政府帮扶补偿转向协同式内生发展。未来应继续做好相关政策的宏观设计与统筹规划,通过实施西部薄弱学校“扶智工程”系列政策提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能力、办学管理能力、团队专业发展能力,强化教师乡村教育情怀,进而推动西部乡村教育高质量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择校、高收费等教育现象的持续,薄弱学校改造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进行薄弱学校改造。研究薄弱学校改造问题,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薄弱学校的含义及其特征薄弱学校是指在某一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比较薄弱,继而造成教育质量低F’、社会声誉欠佳的学校。薄弱学校具有如下特征:1.相对性对薄弱学校的认定,必须以一个地区的同类学校为整体,通过比较而得出结论,因为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水…  相似文献   

4.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06年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06年,全市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取得阶段性良好成效。一是市委办、市政府办出台《关于建立市直单位帮扶薄弱学校的实施方案》,全市84个市直单位与85所农村薄弱学校建立一对一帮扶。贵池区也建立了区直单位联系薄弱学校制度。力争(?)  相似文献   

5.
道德责任缺失是社会转型期德育困境的显著问题,人们在探究这一问题时,习惯性地把它与学校教育相联系。当人们对学校教育寄予厚望时,学校在道德责任教育中的作用限度,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6.
改造薄弱学校是推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就目前情况来看,包括上海市在内,各地都进行了对薄弱学校改造的不懈探索与实践,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改造仍还滞留在软硬件更新阶段,对学校发展的生长点普遍缺乏应有的关注。各地在推进薄弱学校改造时必须充分意识到薄弱学校的“隐性”后发优势,着力于后发潜能的开发,实现向后发学校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建立PDS: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共同改革的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DS(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s,专业发展学校)是以中小学为基地,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一起从事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学校”。[1]一、PDS: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同时改革的需要美国教师教育曾受到了批评。“在高等教育的各种计划中,人们认为教师教育计划是较薄弱的,它缺乏高标准和与该领域的联系。”“全美教育革新网的领导古德莱德认为,教师教育在这30年里一直存在不成熟的问题。”[2]教师教育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时间不足、不系统、教学方法不受欢迎、课程肤浅、教师教…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并进行了艰难而曲折的实践。这一思想的核心是倡导教育为民,学以致用,坚持实践第一,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联系。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论是作为“生活教育论”的方法论而提出来。陶先生创建、实践“生活教育论”,旨在探求一条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与人民大众生活相结合的道路,使教育为中国社会生活的“向前向上”发展服务。从本质来看问题,“生活教育论”是一种变革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教育思想体系。贯串其中的基本思想,是摒弃传统的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学校教育,创造现代的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学校教育。我们学习和研究陶先生的“生活教育论”思想,必须紧  相似文献   

10.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相互沟通的桥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孩子从出生第一天起,直到长大成人,都在受着家庭的各种影响,可以说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因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而农村小学家庭教育薄弱,缺乏教育知识与教育理论的学习,能承担家庭教师这一责任的家长实在太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难管教,但不愿去与学校联系,形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学生在家不服父母管教,家长显得束手无策,在校顶撞老师,家长轻信一面之词来校闹事,既损坏了学校的声誉,又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建设的政策措施,乡村薄弱学校改进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快速改变乡村薄弱学校的面貌,提高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是很多地方面临的现实问题。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小学(以下简称"鹤山小学")是一所位于"后矿区"城乡接合部的薄弱学校,通过立足本土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快速成长为区域优质学校,成为当地乃至中原地区乡村薄弱学校发展的"样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小学生择校就读以及由此带来的义务教育阶段高收费问题,已成为困扰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泰安市泰山区大力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提高每所学校的教学质量,让各校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的做法,为实施就近入学的规定创造了实际的条件,可谓抓住了解决择校生问题的关键。不仅如此,建设好薄弱学校,让每个儿童享受到较高质量教育的机会,是义务教育法的精神实质所在,也是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和应有之义。希望各地能从泰山区的经验中得到启示,下决心办好每所学校,特别是要在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所曾被称为“三类学校四类苗”的薄弱学校,地处嘉定丰庄地区,承担了许多“问题家庭”子女的教育工作。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丰庄中学,已经成为了区级文明单位、“加强初中建设”先进学校,并且是嘉定区第一所教师教育基地学校。是什么让丰庄中学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各地在改造薄弱学校方而事要通过办学经费有倾斜地投入,改营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均衡生源,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等力面来提高薄弱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缩小学校间办学水平的差距,不少地区已把这项工作提高到政府执法的高度上来认识。上海从80年代开始改造薄弱学校工作,目前已进入新一轮“薄弱学校更新工程”阶段,计划于1998年完成。上海徐汇区为全面推进薄弱学校更新,推出了“长桥教育工程”,即选择新区新校最典型的长桥街道作为突破口,集中全区一大批教研、管理骨干深…  相似文献   

15.
学校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加强学校法制教育,而法制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导致学校法制教育薄弱的根本原因是“以法治国”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尖做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坚持“集中和分散‘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有效的评估体制、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6.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相互沟通的桥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孩子从出生第一天起,直到长大成人,都在受着家庭的各种影响,可以说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因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而农村小学家庭教育薄弱,缺乏教育知识与教育理论的学习,能承担家庭教师这一责任的家长实在太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难管教,  相似文献   

17.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中小学校中特别是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中,目前还存在着一批办学条件简陋,学校领导力量不强.管理水平不高.教师素质较低,校风、教风和学风较差,教育质量不高的薄弱学校,又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使这些薄弱学校与好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改变薄弱学校的面貌,办好每一所(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抓好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笔者拟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加固员魏学校建设是一项实施素质…  相似文献   

18.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教育系统外部的方方面面,而且就学校本身来说,更涉及到校舍设备、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除主动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合力外,始终坚持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软件”建设。所谓薄弱学校,主要表现为校舍设备差、队伍及管  相似文献   

19.
郁琴芳 《中国德育》2011,(10):81-84
200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根据这一精神,各地学校主动联系家庭,家校合力育人,成绩显著。但在诸多家  相似文献   

20.
李昭先 《教师》2010,(18):34-35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真正革新了教育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需要学校的管理者更新办学理念,树立全面质量观。尤其是薄弱的学校,更需确立多元化的质量观,更需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发展。那么在实践中如何贯彻这一思想?如何科学、高效地全面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本文结合笔者学校管理实践,谈谈确立多级培养目标,基于图式理论,情感教育为先,情商与智商和谐相长,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升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