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2004,(2)
第四届“北大燕园书店经销商峰会”于2004年1月2日在北京密云云湖度假村拉开帷幕。本次大会有200多位来自全国的经销商代表参加。会上,由北大燕园书店董事长谢先亮先生致欢迎辞,总经理王洪先生从各个角度全面阐述了北大燕园书店的价值观念,即:一切为了客户(关注读者、经销商、供应商),一切为了员工(关注员工的价值实现),一切为了股东(关注股东的利益、控制成本),一切为了社会(关注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职责)。并向6家北大燕园产品“金牌销售商”和10家北大燕园产品“优秀销售商”颁奖授牌。  相似文献   

2.
<正>总是在冬天,在下雪的日子,看到飘洒的雪花、河流或者鸟,一只苍鹭,瞬间出现在我的眼前。28年过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想起那只苍鹭,也许,它早已融入到我的灵魂深处。想起那只苍鹭,我的心就会莫名地震颤。关于动物,关于动物的爱情,让我感动。我相信,就人类而言,能为爱守望,为爱殉情,似不多见,何况动物?我要叙述的是,一只苍鹭,在失去爱侣后,那种穿越生命的爱情等待,充满着孤独、悲伤、绝望和悲壮。那年我15岁,在家乡上高中,放学回家时,  相似文献   

3.
走进燕园     
王璐 《教育文汇》2013,(20):46-47
燕园是北大本部所在。我对燕园的仰慕热爱之情,白幼儿时代酝酿,在少年时代发酵,进入青年时代越发浓烈。从中学历史课本中,我知道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它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中地位显赫,发挥过独特的先锋作用。毛泽东、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胡适……这些新思想的先驱、新文化的大家,犹如一盏盏璀璨的明灯,照亮无数蒙昧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走稳高三路     
置身美丽的燕园,我站在未名湖畔,湖光塔影尽收眼底。湖光潋滟,塔影婆娑。北大,从儿时以来一直是我的一个美丽的梦。如今,我终于走进了燕园,成为了北大的一名学子。望着如镜的湖面,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回忆高中三年,收获良多。我愿意把我高中的经验、心得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5.
别以为只有人类才有母爱,"舐犊情深"这句话在动物界也不例外。英国一名摄影师就拍摄到母鸭为保护幼仔而与苍鹭奋力一搏的震撼场景。不幸的是,最终小鸭子还是葬身苍鹭腹中。这些照片是在英国威克洛郡布雷港附近拍摄的。当时,这位鸭妈妈和它的孩子们正在水中游泳。就在这个时候,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只苍鹭从天空猛扑下来,用嘴夹住了一只落单的幼鸭。  相似文献   

6.
正寒来暑往,春秋变换,日月盈仄,物换星移。2018年5月4日,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迎来建校120周年校庆。百廿岁月,光影流转。穿越3个世纪、两个甲子的风云坎坷,从沙滩红楼流离到西南一隅,终得以在燕园安顿新岁月。过去的北大,在战争和革命中坚韧;现在的北大,在创新和挑战中进取。难忘"五四"红楼飞雪巍巍上庠,国运所系。120年来,  相似文献   

7.
老楼青春     
岳天舒  岳昕  郑嘉馨 《大学生》2014,(21):31-33
1952年,北京大学从沙滩红楼迁到西郊海淀的燕园,与燕京大学合并,随即在燕园的南部建立了一批学生宿舍楼。斗转星移,转眼已走过半个多世纪。 其中,29、30和31这三栋建于1956年的老宿舍楼,如今即将被拆除。近60年来,在这三栋宿舍楼里留下青春的北大校友不胜枚举。这其中有的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行业先锋、知名人士,更多的,是一些平凡的人,却因为北大,因为这满载历史的宿舍楼,而拥有了不平凡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燕园     
张毅 《新高考》2010,(9):65-65
如果期待在象牙塔内感受百年中国的印迹,那么北大燕园无疑披拂着最厚重的历史记忆。生于内忧外患纷扰不断的"戊戌"之秋,在百日维新的强国之梦颓然坠地后,京师大学堂作为唯一的劫  相似文献   

9.
依恋北大     
北京大学,一个神圣的名字,多少学子为其魂牵梦萦。幸运的我终于在十余年的苦读之后,推开了它厚重的大门。从此,北大对我来说,便不再是一个梦了,而是实实在在的燕园。三年前我来过北大,那时只是来参观,来见识一下中国最高学府的风采。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更多的可能是北大的湖光塔影、荷花满池给我留下的印象;再有  相似文献   

10.
包兴桐 《辽宁教育》2013,(5X):45-46
<正>都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学校,其实,好学校更像一位德高望重的好校长,她是鲜活的,有着强烈的生命特征。十年前,有幸在北大旁听,愚钝如我者,也时时惊诧于北大校园鲜活的气息,久久徘徊于未名湖畔,徜徉于红楼之间。听课的内容早就"消化"了,但在燕园生活的点点滴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2014,(9):5-5
【本刊讯】2014年5月3日,“燕园留痕——邱明斤校友北京大学文献收藏展”开展仪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来自北京大学的领导、在校师生、在京的北大校友以及北京收藏界、艺术界的朋友,参观了展览。据悉,举办校友个人的“北京大学文献收藏展”,在北大尚属首次。据了解,邱明斤校友的北大文献收藏,是目前所知海内外北大校友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其中部分藏品具有较高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冰心,20世纪的同龄人,20世纪的文学大师!今年2月28日,系冰心逝世12周年的纪念日!在读者心中,冰心是永远的文学大师;在我心里,冰心是一位爱心的"圣母"!每当我路过北大燕南园和临湖轩时,每当我漫步在北大未名湖岸边和湖心岛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冰心,因为这里,老人留下了大量的足迹.她曾在这里求学、生活、执教、结婚,北大是她的梦,燕园是她的家!  相似文献   

13.
学了《十三岁的际遇》后,我们认识了田晓菲,也认识了她的北大。北大,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让我们走进校园去进行一番寻访。北大校园又称燕园,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张蕾磊  陈澍祎 《大学生》2014,(19):10-13
正"请聆听青年/聆听永恒的青春汇聚成恢弘的梦想/这梦想种在燕园,种在华夏大地,种在你我心间。"充满激情的诗朗诵在北大静园的草坪上回响。2014年5月4日,这里举行了"青春中国梦,赤忱五四情——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考察北大的习近平总书记欣赏了师生们的朗诵。领诵的王帆作为学生代表,向总书记介绍了由北大学生原创的诗歌《聆听青年》。在习总书记在五四诗会上的照片中,有眼尖的网友发现,照片中这位身着五四女学生服装的学生代表正是《中国成语大会》节目中的选手王帆。  相似文献   

15.
张婷 《中学生百科》2015,(12):17-19
"请聆听青年/聆听永恒的青春汇聚或恢弘的梦想/这梦想种在燕园,种在华夏大地,种在你我心间。"去年5月4日,北京大学举行了"青春中国梦,赤忱五四情——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习近平总书记欣赏了师生们的朗诵。相关现场照片被传到网上后,领诵的"五四美女"红了起来。她叫王帆,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戏剧影视学专业,毕业时以全系第一名的综合成绩保送研究生。她是北大的学霸,也是北大的才女,更是全能的女超人——"成语女王"、街拍达人、主持、网校的明星教师。  相似文献   

16.
2月28日,北京大学在燕园校区隆重举办了2002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这是北大为2002届毕业生组织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就业洽谈会.  相似文献   

17.
季羡林先生是闻名中外的学者、教授,其涉足学术领域之广令人惊叹,被誉为兼容百家、学贯中西的学界泰斗。第一次听说他,是和一个故事有关:在北大燕园,一位刚入校的新生面对一堆行李无可奈何之际,正好季先生路过,那新生焦急中竟央求这位"老师傅"帮帮忙,季先生则在新生离开去寻求援助的时候,尽职尽责地为这位新生充当了行李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8.
那是两年前,我随记者团去北京时,在燕园的留影,现在依然清晰记得,我和小伙伴在未明湖畔玩耍的情景……听说要去北大参观,我一夜都没能合眼。燕园是多少学子向往而追求的地方啊!莘莘学子在此停留的港湾。我能在  相似文献   

19.
季羡林先生是闻名中外的学者、教授,其涉足学术领域之广世间罕见,被誉为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学界泰斗。第一次听说他,是和一个故事有关:在北大燕园,一位刚入校的新生面对一堆行李无可奈何之际,正好季先生路过,那位新生焦急中竟央求这位"老师傅"帮帮  相似文献   

20.
模拟演练 7月11日的北大校园与平日没什么不同。但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一天,“未名四老”之一、98岁的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却悄悄地与燕园永别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