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曾经研究过文言诗歌赏析短文的各种语言表达模式,主要有:1.整体概说式。2.内容叙说式。3.画面描述式。4.语言赏析式。  相似文献   

2.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赏析:宋仁宗时,西夏常侵扰西北边疆,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戍边四年,范仲淹亲身体验到戍边将士的艰辛和思家不能回的惆怅之情。  相似文献   

3.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宋仁宗时,西夏常侵扰西北边疆,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戍边四年,范仲淹亲身体验到戍边将士的艰辛和思家不能回的惆怅之情.  相似文献   

4.
《〈咏柳〉赏析》教案执教:烃源县二中马永罡简评;自治区教研室施建华教学目的1.从语言人手,揣摩诗句含义,再现诗的意境。2.学习本文用多种手法表现难以言传的意境。3.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教学重点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和途径。教学难点从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入...  相似文献   

5.
西汉开创了屯垦戍边的千古之策,这种亦兵亦农、兵农结合的屯垦戍边形式,不但成为西汉政府应对边疆游牧民族侵扰、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重要形式,也是其经略西域,奠基大国威仪的战略选择。西汉首开西域屯田之功.大开移民戍边之风,为国家西北边疆安全和地区稳定及以后历代中央王朝进行西域屯垦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其战略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高考中多次出现与体育有关的试题,已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下面赏析几例.  相似文献   

7.
2008年各省市的高考数学试题中,有的题目用初中知识就可解答.现摘撷数例,供赏析.  相似文献   

8.
由于全民健身意识的加强,有关体育项目的试题逐年增多,下面精选几例赏析.  相似文献   

9.
在近两年的一些地方中考试卷中,“题中题”脱颖而出,颇显新奇、有趣.现举两例供大家赏析.  相似文献   

10.
恒定电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由于难度较大,所以容易出错.本文举出一些例题,谈一谈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供同学们赏析.  相似文献   

11.
一、古诗词赏析。 1.赏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并答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考语文非常重视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2002年语文试卷把客观判断题改成了主观赏析题,增加了难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此一题型的变化有可能朝着写整段赏析文字的方向发展。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以应对形势的不断发展?笔者在学法指导中分别从思想感情、形象(意象)、语言等方面总结出了赏析三法。  相似文献   

13.
西域屯垦戍边诗是着眼于地域与诗歌题材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诗歌分类。南朝文人没有踏入西域的机会,也极少有专咏西域屯垦戍边的作品,但他们却以典故、意象的方式.使汉代西域屯垦戍边的辉煌业绩在诗歌中复活。这些诗歌中的意象成了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隐含着一种欣赏与激励,不仅承接着过去,也开启着未来,昭示着西域屯垦戍边诗萌芽时期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 1.《六国论》在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中。本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有四部分: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各单元的“赏析示例”只有一篇。《六国论》被确定为该单元唯一一篇的“赏析示例”.可见它在该单元中的示范地位。  相似文献   

15.
曾敏敏 《现代语文》2011,(3):116-116
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课文,并且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抓住关键词赏析本首诗。  相似文献   

16.
古诗赏析起当前中考语文的热点、难点和重点。许多学生死记教师的讲解.当面对灵活多样的赏析题目时却束手无策。我根据近年中考命题的要求,结合诗歌教学实践,总结出简便实用的“五美”赏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推荐如下:  相似文献   

17.
首先我认为,不是任何作品都可以写成赏析字的,它必须有赏析的价值和可赏析的特点。人们每说某篇赏析章写得好,我说这是由于原作精彩。如果一篇作品本经不起分析推敲,却硬要拿来作章,那就是为赏析而赏析。有时原作中没有这层意思,而赏析却从中引申出许多内容来,这就未免失之于无中生有的主观臆测。其次,对某一篇作品进行赏析,或多或少总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而不宜人云亦云,敷衍成章。  相似文献   

18.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试题与时俱进,不断翻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现从2009年部分省市的中考数学试卷中撷取数例与君共赏析.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中考数学试卷中有不少题目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本文特选几例,供同学们赏析.希望能达到把握方向、指导学习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撷2011年高考数学平面向量中的创新题型并予以分类赏析,旨在探索题型规律,揭示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