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李春玲  常永华  常勇 《情报杂志》2008,27(6):100-102
通过构建信息投入要素、建立信息化与经济发展数量模型,对西部各省不同阶段截面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已逐渐发挥出对西部经济的拉动作用.提出加快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以实现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促进该地区社会进步,推动价值观念变革的基础.而价值观念的变革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导引作用,直接影响到西部经济发展的方向、态势和速度,因此,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必须先改变其落后的传统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张曙 《学会》2002,(3):37-39
一、制造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 (1)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 长江、黄河的源头皆在西部,近年来下游地区频频发生大水灾的主要原因就是上游地区环境严重破坏而造成的.每当我出访欧洲飞越我国西部上空时,看到的都是荒山秃顶,与欧洲国家无法比拟.如果西部大开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第一重点,退耕还林,大量植树,我深信,当西部地区山川秀美之时,我国经济发展必将更加一日千里.  相似文献   

4.
根据信息资源利用的深度,构建中国信息经济的分析框架,认为中国目前处于信息社会的初级阶段.然后选取资本、劳动力、信息资源作为投入变量,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产出变量,采用DEA与Malmquist指数测度中国信息经济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并进一步研究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纯技术效率的地区差距不大,规模效率较低地区以西部地区为主,技术效率较低地区也以西部地区为主;技术进步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明显,最终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东部地区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西部地区明显比东、中部地区低;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劳动力,最后是资本.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地区在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特殊性,致使正确认识和全面评价我国西部地区各省区的发展状况,科学研究和分析制订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西部地区的基本特征出发,基于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统筹考虑,设计构建了一套可用于实际测评西部地区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国有大型科研仪器和设备是我国西部地区大型科研仪器和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机制直接关系到西部地区此类投入的科技产出.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国有大型科研仪器和设备不仅存量规模远远不能满足科研需要,而且管理制度也不尽合理.在对该类仪器和设备从预算、购置到使用、处置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分析之后,提出了改善西部地区国有大型科研仪器和设备管理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部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皓 《大众科技》2007,(9):195-196
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和信息化现状分析着手,总结了新时期西部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机遇,提出了以信息化为基础、以特色经济为杠杆,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战略.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独立学院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师资队伍建设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本文基于这一现实,分析了西部地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西部地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技术转移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转移作为支撑.本文在分析了技术转移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的技术转移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以工程项目带动技术转移、进行社会技术引进等适合西部地区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教育消费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生活统计资料,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各省的教育消费水平,探讨了甘肃省教育消费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教育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