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7 毫秒
1.
一、学习和掌握跑的技术是进行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基础1.放松弹性跑:站立式起跑40~60米,中速跑动,中匀速跑,动作协调放松,脚前掌着地,跑时富有弹性,步长适中不宜过大。2.协调放松大步长跑:动作协调放松,尤其是面部表情、颈部、肩部等保持自然。  相似文献   

2.
正中小学是培养强大体育后备人才的启蒙训练基地,通过课余体育训练,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对未来实现和保持竞技体育强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人从事中小学体育工作多年,通过平时的业余训练,发现青少年短跑训练中协调放松能力的培养对短跑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就协调放松能力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基本训练方法1.放松弹性跑站立式起跑30~50米,中速跑动,中匀速跑,动作协调放松,脚前掌着地,跑时富有弹性,步长适中不宜过大。2.协调放松大步长跑动作协调放松,尤其是面部表情、颈部、肩部等保持自然。跑时上下肢摆动幅度大,重心高。随  相似文献   

3.
学习和掌握跑的技术是进行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基础,在平时的训练中,我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放松弹性跑:站立式起跑30-50米,中速跑动,匀速跑,动作协调放松,前脚掌着地,富有弹性,步长适中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4.
一、助跑练习:20-30米加速跑。逐渐加速,重心高(跑时平稳而有节奏,摆臂协调)。二、起跳练习: 1.上一步起跳、送髋、高抬摆动腿。 2.助跑3~5米踏跳(大腿不抬起),从全脚掌着地迅速过渡到前脚掌着地,用力蹬直裸膝关节,高抬摆动大腿(图一)  相似文献   

5.
<正> 途中跑是短跑中距离最长的段落。途中跑技术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影响短跑的成绩。一、技术要领 (一)摆臂技术:颈肩放松,上体前倾或正直,手腕放松,两臂弯屈、大小臂约90°,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有力摆动,摆臂动作要与腿部动作相配合。向前摆的速度要快,幅度要大,并不同程度的带动肩部沿脊柱做前后扭转。 (二)摆腿动作:随着跑动惯性,摆动腿以髋关节发力带动同侧腿放松折叠、快速向前摆动。大腿抬起,与上体倾斜线接近垂直。摆动腿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积极扒地,脚掌迅速有力的落在身体重心垂影点前适当位置。着地瞬间,小腿与地面垂  相似文献   

6.
直道途中跑是短跑技术教学中的主要 部分,其对短跑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故在 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一、原地摆臂练习 要求自然、放松、协调;前摆后摆到位。二、小步跑练习 要求大腿积极下压、鞭打、扒地迅速有 力,步幅小、频率快、动作放松。三、高抬腿跑 要求摆动腿大腿充分高抬,支撑腿三关 节充分伸展,上体稍前倾,不能后仰。四、后蹬跑 要求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摆动腿髋 关节充分前送;两大腿夹角尽量加大。五、中等速度跑50~60米 要求跑的动作自然、放松、步幅开阔。 摆动腿折叠、高抬、带髋前摆;支撑腿充 分后蹬,蹬摆配…  相似文献   

7.
小步跑教法     
小步跑是跑的专门性练习,是田径训练课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练小步跑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前蹬的缓冲,而当前短跑技术的发展则要求摆动腿在结束前摆后,大腿积极下压,膝踝关节放松,在着地缓冲的同时膝踝关节随大腿向后“扒地”,动作轻快圆滑,而不是“打击式”的着地。为解决前蹬着地时的缓冲和“后扒”的技术问题,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一、沿着圆圈跑练习圆周直径约15米左右,练习时以起跳腿靠近圆周,用脚掌有弹性、高重心跑,逐渐加速,节奏明显,上体略内倾。二、助跑起跳摸高如跳起摸篮板或篮筐,跳起摸树枝、挂在空中的球等,用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及单脚起跳的能力。三、迈步送髋练习时,要强调摆动腿积极送髋和起跳小腿前伸,带动大腿迈出,脚跟先着地,迅速滚动至脚前  相似文献   

9.
对于腰腹肌群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多是采用俯卧抬上体、仰卧起坐等手段,但这与跑动过程中人体各个相关的大肌群收缩顺序差异较大,训练效果不甚理想。为解决传统教学训练的不足,笔者采用提高肌肉最为有效的超等长训练方法,即现代以髋为轴的大腿前摆与后摆神经-肌肉协调理论相适应的腰腹力量训练法,以及改进跑的专门练习等方法以实现对能量高效率地利用,取得了较好的100米教学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小步跑是跑的专门性练习,是田径教学课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练小步跑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前蹬的缓冲,而当前短跑技术的发展则要求摆动腿在结束前摆后,大腿积极下压,膝踝关节放松,在着地缓冲的同时膝踝关节随大腿向后“扒地”,动作轻快圆滑,而不是“打击式”的着地。为解决前蹬着地时的缓冲和“后扒”的技术问题。我的做法是:1.在10-15米的距离内划出相隔  相似文献   

11.
贵刊九○年四期发表了广州体院刘永东、韩凤月二同志“略论跑的专门性练习”一文,我读后很受启发,受益匪浅。这里,我想从跑的专门性练习的技术特点、目的任务、教法、教学中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个人的见解,仅供各位同行在教学中参考。一、小步跑 (一)技术特点 1.上体稍前倾并放松,两臂自然摆动(接近跑时的摆动)。2.大腿带动小腿向前摆,积极下压着地,用前脚掌“趴地”。3.脚着地后,膝关节迅速伸直,踝关节缓冲。 (二)目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浅谈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短跑是一种快速力量性的项目,其特点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完特定的距离,因此选择身体素质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应符合短跑的特点。一、跑的专门练习①高抬腿跑、支撑高抬腿跑、行进间高抬腿跑;②静止高抬大腿下压腿(负重与不负重),要求支撑腿脚跟提起,大腿下压,踝关节放松;③负重或不负重的摆抬腿,要求前摆尽量高抬大腿,后摆使髓关节打开,拉长大腿前群肌;④负重车轮摆腿,要求动作幅度要大;⑤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摆,要求前摆结束后大幅度地放松向后摆动,后摆结束后大幅度地放松向前摆动。二、发展后留力量练习①拖重物跑(拖车轮胎…  相似文献   

13.
大腿后肌群对短跑运动的作用及训练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作用 大腿后肌群是跑动中的主要屈膝肌群,它主要是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组成。由于短跑是一项大强度的极限运动,要求运动员全身肌肉协调配合完成技术动作。许多专家和教练员认为大腿后肌群是短跑运动员的一个薄弱环节,只有一些高水平世界级运动员的大腿前后肌群的力量才相当,并指出:大腿后肌群力量应至少是前肌群力量的75%~80%,不然就容易受伤。现代短跑技术的主要特征是突出摆动技术,强调以摆促蹬,蹬摆结合,纵观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摆动腿前摆时,  相似文献   

14.
短跑运动员摆动腿前摆动作迟缓及产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跑运动员在跑动中摆动腿前摆动作迟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支撑腿后蹬转换为前摆的时间较长;二是摆动腿前摆速度缓慢。支撑与摆动是短跑中相互交替的两个动作,而摆动腿前摆的速度是人体获得向前运动的重要动力。在教学与训练中,大都采用抗阻力摆腿的练习方法,增大髋屈肌群的收缩力量,以达到提高摆动腿前摆速度的目的。从训练实践中我们得知,髋屈肌群力量的增长并非与前摆的速度成正比,摆动腿前摆的速度不仅与髋屈肌群收缩力量有关,而且  相似文献   

15.
高抬腿跑是一项经常用于掌握与改进跑的技术的辅助性练习,学生做得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跑的正确技术动作,特别是初学者。我在教学训练中采用原地跳箱练习高抬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一腿跪在跳箱上,另一腿做上下摆动,上摆时提髋带腿,膝盖不要超过跳箱水平面,大小腿尽量折叠;下摆时用前脚掌着地,上体伸直。在练习过程中,前后摆臂要协调放松。跳箱高度以摆动腿能伸直着地为准.  相似文献   

16.
短跑途中跑臀部后坐对跑速的不利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臀部后坐是短跑运动员在途中跑时较为常见的一种不合理的跑动技术,其技术动作的不合理性表现在下肢的支撑与摆动动作上。由于臀部后坐,支撑腿从着地缓冲转变为后蹬,髋部伸展的速度与幅度降低,削弱髋关节的用力程度,使后蹬力量得不到充分地发挥。随着髋部伸展速度的降低,髋屈肌群被拉长的速度缓慢。当支撑腿后蹬结束再转换为前摆时,快速收缩的力量减退,不能有力地带动大腿快速前摆,导致摆动腿前摆动作迟缓。在跑动中容易造成蹬地腿与摆动腿配合不协调,达不到以摆促蹬、蹬摆结合的效果。那么,蹬伸与摆动所产生的力量不能有效地促进身体重心向水平方向快速移动,从而延长了支撑时间,对跑速的增长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跑动的基本原理是以髋为轴的快速摆动,力量和工作肌群间的高度协调对短跑运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以肩为轴的上肢摆动力量在短跑摆动——平动运动系统中具  相似文献   

18.
一、短跑放松跑能力及其作用 1、短跑放松跑的概念 短跑放松跑能力主要是指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通过心理、生理和运动负荷等因素的合理调节,以保持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协调配合,促进体能的合理消耗,从而优化速度结构以创造最佳成绩的能力,也就是在高速跑动的过程中通过心理和生理等因素的合理调节来发挥运动技术和体能的一种技能。 2、短跑放松跑的作用 从短跑运动技术来看,在大腿后摆(我们可以把后蹬动作认为是支撑腿摆动的延续)过程中,若  相似文献   

19.
跑的动力来源虽受人体肌肉原动力,生理,解剖、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但作为跑的技术的力学分析,则可把跑的动力看成摆动腿沿髋关节轴的积极下摆着地和腿部诸伸肌群在后蹬时蹬伸用力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取决于摆动腿下摆时贮存的能量,后一部分则取决于在人体有支撑时,腿部肌群协调用力产生的爆发性收缩的效果。这两部分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短跑运动员途中跑过程中摆动腿前摆动作迟缓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支撑腿后蹬过直,踝关节肌群离心与向心收缩能力差,以及大腿股后肌群快速收缩力量簿弱,是造成摆动腿前摆动作迟缓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克服摆动腿前摆动作迟缓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