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圣叹作为明末清初的小说评点家,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评点的《水浒传》,在艺术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有许多真知灼见。如“性格”说,“动心”说,“因缘”说,“格物”说等等。特别是他关于人物性格的评点,极具理论价值,“开后人无限眼界,无限文心”。在人物性格评点中,金圣叹自觉地将人物性格加以对照,把它们鲜明地区别开来,而他的许多艺术见解也渗透在对照之中,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一  相似文献   

2.
舒志锋 《美育学刊》2020,11(2):74-80
20世纪60年代的极简主义艺术是一场影响深刻的艺术运动,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促成了公共艺术、大地艺术、施行艺术的兴起,更重要的是使得艺术的阐释范式从“视觉”转向“知觉”。在这一艺术理论的“知觉”转向中,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开始被艺术理论家所关注,成为当代艺术批评重要的理论资源。总体来说,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在“表达”“场域”与“气氛”三个方向被应用到极简主义艺术的阐释中,安东尼·卡洛的雕塑、理查德·塞拉的作品《转换》以及建筑现象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3.
宋代学者沈括对中国书画艺术有精湛的见解,他曾在《梦溪笔谈》中提到绘画美学的四个重要命题,值得关注:一日“山水之法,以大观小”;二日“书画之妙,神会奥理”;三日“飞动之象,了然在目”;四日“远观山水,如睹异境”。沈括画论的这四个命题内涵丰富,它对于我们研究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也足以使沈括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意象”在不同的艺术范畴有特定的所指,关于它的意义应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地说“意象”有两种指向:一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即imagery。这是留存于创作者或鉴赏者心中而不能直接诉诸视觉等器官的印象或幻象,有时又称之为表象,属于想象思维的一种类型。二是艺术方法以及由此种方法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类型——意象艺术。从审美心理角度说,它是心与物的同一,从文本的审美特征言,它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意象不同于心理学上的imagery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意象也不同于象征(symbol).意象的创造和鉴赏方式是内向型、接近式的联想:象征的创造和方式属于外向型、相似的联想。这是他们作为符号功能的具体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列宁“遗嘱”的提法,最早是在1924年1月26日斯大林做的《悼列宁》的演说中出现的。斯大林曾六次宣誓要执行列宁的“遗嘱”。他用自己的话不加引号地提出要保护共产党员的称号、保护党的统一、保护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工农联盟、巩固和扩大共和国联盟、忠实于共产国际的原则等六项内容。1924年,美国记者伊斯特曼在莫斯科访问后出版了一本《列宁死后》的书,其中收集了有关所谓“列宁遗嘱”的资料。1925年7月,托洛茨基在俄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伊斯特  相似文献   

6.
一只花瓶     
列宁①八岁那年,有一次母亲带着他到阿尼亚姑妈家做客。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一不留神,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但是,谁也没有看见。后来,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说:“不是我。”小列宁怕说出实话会遭到姑妈的责备,于是他也跟着大家回答:“不——是——我!”然而,母亲看他的表情,已经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但是她没有揭穿这件事,反而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三个月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三个月里她给儿子讲各种各样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良心深处萌发出对自己行为的羞愧感。从那以后,列宁的妈妈明显地感…  相似文献   

7.
传统观点认为,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但近几年来,似乎有一种否定这种观点的倾向。例如有人认为:“汉字虽不是以音素为单位的拼音文字,却是以音节——词素为单位的特殊性质(即有形义成分残余)的表音文字。”(见陆锡兴:《近年来关于汉字性质的讨论》,《语文导报》1985年第10期)这说明,在关于汉字性质的问题上,学术界仍有不同的见解。造成这种不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呢?汉字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字体系呢?我们想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们的见解,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8.
由中青年经济学者李子猷、刘永佶、王毅武、宋宁合作撰写的《列宁的经济学说》一书,即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列宁经济思想的专著,颇值得一读。全书除导言外,分三篇二十章。在第一篇,作者专设一章以全面、系统地考察列宁的人口思想及其历史发展。这是我国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中较为详细、具体而深入的阐释和论述。在第二篇中,作者对列宁有关“垄断”的概念作了认真的研究,并且比较深入地阐明了一种新的看法:“垄断”是建立在独占生产资料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第三篇中,作者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列宁有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得出了若干新的结论,如:把列宁提  相似文献   

9.
成仿吾是现代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与他艺术派的立场相一致,他主张文学是“表现”而非“再现”,提出文学批评应有“同情”与“超越”。从具体的批评实践看,他的“同情”显然更在他的同志一边,而他的“超越”一方面凸显他的独特,但又时显偏激与片面,造成某种倾斜。这一切又与他峻急的性格和“超越”的意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了“对立面和谐地结合”的思想。关于对立面和谐地结合的必要性、时机、方法和效果等四个方面的认识构成了列宁“对立面和谐地结合”思想的基本内容。列宁“对立面和谐地结合”思想在其和平外交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和运用。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应该认真地对其进行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人学。文学创作的对象是社会生活,是作为社会生活核心的人,是人的整个心胸和灵魂。心理描写是作家创造人物的主要方法。直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对展现人物的思想面貌有重要作用。列宁说过:“小说的整个主题包含于个别的情节中,包含于对一定典型的性格和心理的分析中”。小说的特点就在于:作家可以大谈人物的性格,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听到人物的内心独白。  相似文献   

12.
《离婚》中有许多关于声象和听觉事件的书写,它们不仅极大地提升、拓展了小说自身的艺术价值和表意空间,在推动情节演进,强化、建构人物个性与心理状态,传达深层寓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折射出作家本人超越时代的思维特性和坚守传统的写作态度。但长期以来,受视听失衡现状和理论缺失的影响,老舍小说中的听觉叙事艺术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重“听”《离婚》,既有助于呈现文本广阔的探索空间,让经典焕发出新的活力,也有利于针砭学术研究的“失聪”痼疾。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 ,“养情”说是荀子美学的重要观点之一。“养情”是礼义借助于艺术 ,通过对人“气”的影响而作用于人心的过程。“养情”说是对“化性起伪”思想的具体化 ,是沟通荀子关于人性、礼义、艺术三大思想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4.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卓越地体现了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学的一致,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学习这本书,不仅要学习它的基本原理,还要学习它的科学方法,只有掌握了它的方法,才能更深刻地领会它的原理。关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方法论问题,列宁在最后“结论”中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线索。“结论”中的“四个观点”,实际上也是讲四种方法。这里首先谈谈比较的方法。列宁指出:评价经验批判主义,“首先必须把这种哲学的理论基础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加以比较。”(《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359页。以下简称《唯批》,引文只注页码。)《唯批》的前三章作了这种比较。第一章比较了它们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  相似文献   

15.
王偌涵 《美育学刊》2023,(3):I0004-I0004
作为美育最集中和最典型的形态,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就提出“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的原则。美育工作者若能将多年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所见所闻和所学所思整理成文字,供艺术爱好者以及从事相关美育工作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依亦吐芳词”的优秀古典抒情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刚一柔,一阴一阳,互相交辉映衬,成为代表南北朝乐府民歌不同风格的典型作品;同时,又由于《西洲曲》的抒情主体在艺术表现上所特有的模糊性,历代学者的训释也各不相同,莫衷一是。因此,它和沈约的“四声八病”说一起被称作六朝文学中的两个“哥德巴赫猜想”,由此可见,该诗在中国文学上确实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文学的发展如同一条河流,有源有泉,所谓的“西洲远音”,是指《西洲曲》在主情艺术、表现艺术、审美趣味上对前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司马迁的学术倾向,史家常习惯于把它归为历史上子学中的某一家如道家或儒家,而忽略了司马迁多次说过的欲“成一家之言”这一重要的立言宗旨。事实上,他在《史记》的字里行间也为此而努力实践着,尽力煅铸自己独到的史哲史识和学术见解。他也正是以此宗旨来“究天人之际”的  相似文献   

18.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技能竞赛已成为考核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也成为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但是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存在竞赛项目不系统,不能和课程体系充分对接,没有起到竞赛应有的作用。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专业调研入手构建高职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王符关于“先圣以其心”造经典和“学问圣典”的具体内容,认为王符的认识论不是唯物主义的或二元论的,而是唯心主义的;列宁评价黑格尔的方法对于认识王符的认识论的性质,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明代东林书院有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说的大概是古代学校的实况.今天的学校,且不说“事事关心“与否,原本应有的琅琅读书声却很难有“声声入耳”了.何也?是因为现在的读书都变为“讲书”、“听书”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按其发声与否分为朗读和默读,阅读应该既阅又读.现在大多数人理解的阅读主要是丰富知识容量、开阔眼界、扩大视野,或是彻底理解、记住各种知识.把它当成一种单纯为“写”服务的手段.这种做法重视了阅,读却没有了位置,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缺陷,甚至是走进了误区,当前学生语文能力的普遍低下即是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