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形成在前说对档案价值的解读——六论档案形成在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认为在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观点下,文件和档案价值基本概念及其关系是混乱的,文件和档案双重价值观与实际不相符.并用档案形成在前说对档案价值进行解读,认为:档案具有文件价值,文件价值只是档案价值的一部分:档案的本质价值是凭证价值,凭证价值可分为现实凭证价值和历史凭证价值.档案的其他价值都源于其凭证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件双重价值是美国学者谢伦伯格从挑选与保存档案的角度提出的。我国学者从档案利用角度来表述文件双重价值,误读了该理论。原始价值不等于档案第一价值、从属价值不等于档案第二价值。原始价值与形成机关、从属价值与非形成机关和非政府利用者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的区分标准是文件的现行性和非现行性,原始价值相当于现行价值,从属价值相当于非现行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栓保 《今传媒》2010,18(10):124-125,140
学报编辑知识创新价值可以表现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也可以表现为隐性价值和显性价值,但后者不易准确分析。内在价值主要包括条件知识创新的价值、本体知识创新的价值、实践知识创新的价值;外在价值主要包括对编辑能力提升的价值、对编辑劳动产品质量保障的价值、使学报质量标准及评估方法更为科学适用所显示出的价值等。  相似文献   

4.
王钰 《北京档案》2002,(4):20-21
一、档案价值形态特点在利用中的体现 档案价值形态的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档案客体对主体(社会需要)所起作用的性质决定了档案价值可分为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二是档案客体为主体所需要的时间决定了档案价值可分为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任何一种价值形态的档案实现其价值,都要经过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三是档案客体所服务的主体对象,决定了档案价值可分为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发生变化,社会作为新的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形成新的价值关系--档案的社会价值,这时档案价值的范围扩大了,由个别价值转为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闻价值是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既指狭义的新闻价值,即客体具有能够消除人们认知不确定性的信息价值,同时,又指新闻客体的其他价值,即建立在新闻客体属性、功能基础之上的对主体的其他价值,诸如新闻的宣传价值、政治价值、舆论价值、知识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等。它们共同构成新闻价值完整的、多项的、多层次的系统,从而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新闻价值进行研究,也为新闻传播活动从不同方面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分享价值、实现价值增值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廖冰冰 《图书馆界》2013,(2):51-54,66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价值功能的问卷调查,发现读者普遍从个人的角度来认识图书馆的价值功能,重视个体价值、具体价值和表层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抽象价值和深层价值。基于读者本位的理念,高校图书馆应体现多维的核心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7.
价值共创实践从消费者体验的价值共创向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转变,价值内涵、价值共创主体和过程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实体书店的价值共创可以从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和认知价值四个维度进行考量。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可以由传统的消费者体验的价值共创转向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8.
孙学政 《山西档案》2015,(2):139-142
在分析原始价值、从属价值、第一价值、第二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对吕新《〈文件双重价值的再认识〉质疑》一文做出回复。原始价值与第一价值、从属价值与第二价值不宜并列使用;从利用角度揭示文件双重价值,会出现自相矛盾的结果,从保存角度提示文件双重价值,才能更好地理顺各价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罗彬 《新闻爱好者》2010,(12):14-15
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新闻价值、人本价值等多元价值,每一种价值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人本价值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所有价值的根据、标准和归宿。  相似文献   

10.
王钰 《出版科学》2018,26(1):82-89
根据伍德鲁夫的用户价值层次理论,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科技信息用户价值研究领域的69篇科学期刊文献进行研究.首先对研究现状和研究脉络进行描述性分析,包括研究成果的时间分布、国家分布、主要发表期刊等.其次总结科技信息属性层面的价值,将其按照用户接触信息的顺序分为从外到内的3个层次:延伸属性价值、形式属性价值、核心属性价值.然后分析属性层价值转向使用结果层价值的路径,提出使用结果价值包括金钱价值、功能价值、情感/认知价值、社交价值与条件价值(前因)5个方面,同时对最终目的层的用户价值进行阐述.最后提出由属性价值、使用结果价值、最终目的价值构成的信息用户价值层次框架.  相似文献   

11.
论图书馆核心价值(上)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主要就什么是图书馆核心价值,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意义与原则,图书馆核心价值与图书馆职业核心价值、图书馆员职业核心价值的比较研究,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进程与评价,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内容构架与体现形式,图书馆核心价值是一个不断发展增值的体系,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时代性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全艳锋同志对档案的文物价值和档案价值的认识值得商榷.本文认为,文物包含档案.档案是文物的一部分.文物价值同样也包含档案价值,档案价值是文物价值的一部分,而且档案价值是重要的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13.
范世清 《新闻界》2009,(2):55-56
本文着重对新闻信息资源价值形态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新闻信息资源的价值形态主要表现为新闻价值和研究价值、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知识价值和经济价值等三种形态.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读者,建立起读者意向价值、读者期望价值、读者感知价值、读者决策价值和读者剩余(满意)价值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模型;基于出版企业,构建了出版意向价值、出版策划价值、出版感知价值、出版决策价值和出版剩余(满意)价值的概念体系及其数理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档案界对档案的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有不同看法。科技档案的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关系是,前者形成在先,更重要;后者形成在后,相对次要。科技档案的第一价值、第二价值与科技档案现实价值、历史价值有着比较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档案价值源于人类活动,实践活动既是档案价值产生的本源,又是档案价值实现的必然途径.从档案生命过程分析,档案价值可分为产生、认定、实现或消亡三个运动阶段,相对应的是档案原生价值、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不同运动阶段,档案具有不同的价值特点,呈现不同的价值形态,发挥不同价值效能.  相似文献   

17.
徐丽娜 《兰台世界》2016,(24):19-21
高校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价值形态及其特征的问题关系到人们对高校档案价值的认知和档案价值的开发与实现。作者以档案价值实现成效的性质为视角,将高校档案价值形态划分为文化价值、育人价值、历史价值、管理价值,分析阐述了高校档案价值社会性、稳定性、学术性、广泛性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价值体系研究视角变迁下的公共图书馆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梳理了1984年“杭州会议”以来学界关于图书馆价值的研究历程,认为公共图书馆价值研究经历了初探、反思和拓展三个时期。在初探时期,主要以市场经济冲击下的社会价值辨析与计算机技术冲击下的生存价值争论为主;在反思时期,实现了从单一的价值研究向核心价值导向下的价值研究的转变;在拓展时期,制度保障价值、信息中心价值、经济促进价值、空间拓展价值和文化象征价值逐步彰显和确立,成为公共图书馆价值的集中体现。21世纪以来,图书馆发展的实践检验了这五种公共图书馆价值,印证了公共图书馆价值的理论研究。表2。参考文献43。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在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观点下,文件和档案价值基本概念及其关系是混乱的,文件和档案双重价值观与实际不相符。并用档案形成在前说对档案价值进行解读,认为:档案具有文件价值,文件价值只是档案价值的一部分:档案的本质价值是凭证价值.凭证价值可分为现实凭证价值和历史凭证价值,档案的其他价值都源于其凭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研究开放政府数据的基本价值,及在各基本价值基础上的子价值,这些价值共同构成其价值体系。系统论证开放政府数据的价值体系能够起到指导全局的作用,能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查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文献中提炼价值观点,构造价值框架,最终系统地分析开放政府数据在不同层面的价值。[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开放政府数据的基本价值为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这4个价值共由16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构成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