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集群事件作为研究热点之一,还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的现象。本文在对网络集群事件定义进行整合的基础上,以大学生网民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群体相对剥夺感、群体认同、群体效能、去个性化、从众等维度对网络集群事件的心理形成进行了简单探索。  相似文献   

2.
网络群体事件特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亮 《情报杂志》2012,31(6):52-58
目前针对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多以思辩性为主,科学研究论文较少,不足以支持对网络群体事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天涯论坛为研究对象,分别根据回帖量的分布、最多十人所回帖量占比、回帖密集度以及情绪分布等指标,比较网络群体事件典型帖子和非网络群体事件帖子,发现参与网络群体事件的网民,其网络活动具有正常作息规律,网络群体事件的网络特征表现为具有阶跃特性,其指标“回帖密集度”值会远远高于非网络群体事件;最后,网络群体事件中网民的负面情绪,如愤怒、厌恶,明显高于非网络群体事件.本研究进一步指出,指标“回帖密集度”和网民负面情绪能够有效地区分网络群体事件和非网络群体事件.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集群企业间知识网络构建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社会网络工具,在个体层、群体层和组织层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对知识网络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并应用工具对集群企业整体及超集群知识网络扩展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个集群企业知识网络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思维聚焦理论,构建出集群行为发展趋势的预测模型,采用Agent方法在无标度网络中模拟思维聚焦、群体异质性、关系强度、圈子认同等因素对集群行为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影响作用,以探究集群行为的产生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情绪聚焦型群体的集群行为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要高于问题聚焦型群体;在中等群体异质性条件下,情绪聚焦型群体的集群行为发展水平与速度可以达到最大值;弱关系环境更易助长情绪聚焦型群体集群行为发展水平与速度的提高;群体异质性与集群行为发展水平与速度呈倒U型关系,思维聚焦以及圈子认同对这种关系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潘骏  沈惠璋  陈忠 《情报科学》2018,36(7):45-50
【目的/意义】为了探讨如何有效管理群体事件在微博中的传播,文章分析了群体事件发生时事件参与者在 微博中的发言行为特征。【方法/过程】秉持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的研究理念,通过引入复杂网络的相关知 识对真实案例的微博传播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来探寻群体事件微博传播中的网络特征以及事件参与者在微博发 言中的行为特征。【结果/结论】发现群体事件的微博传播网络是具有无标度性质、小世界特征和较高集聚系数的复 杂网络。群体事件的微博传播不但存在周期性、个体异质性和阵发性等特点,而且从 K核分解的角度来看,陈发性 具有自相似性,处于 K核分解中心层的用户通常能在群体事件的微博传播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是网络利用率极高的一个群体,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分析了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和作用,并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分类、特点、原因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以微博社交网民群体为被试,研究了其集群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微博网民集群行为执行意向与群体认同、情绪敏感度、社会网络、人际信任、心理安全感、社会规范和感知一致性显著正相关;群体认同对执行意向的直接效应大于心理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对执行意向的直接效应;影响微博集群行为执行意向的4条主要路径为:微博社会网络→微博人际信任→行为执行意向,微博情绪敏感度→微博心理安全感→行为执行意向,微博群体认同→微博感知一致性→微博人际信任→行为执行意向,微博心理安全感→微博人际信任→行为执行意向。最后指出了研究启示和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复杂网络理论,对物流产业集群现象进行建模,以复杂网络Perron-Frobenius特征值的变化特征描述物流产业集群的特征,构造群体产业崩溃和恢复的机制,并通过仿真,分析物流产业集群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研究网络集群行为的时间演变规律,即分析网络集群行为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并比较不同阶段行为的异同。结果表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前期和中期相比,网络集群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行为强度排在前三位的是“网络舆情”行为、“人肉搜索”行为和“网络舆论”行为,排在最后三位的是“网络追杀令”行为、“网络恶搞”行为和“网络舆论暴力”行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中期和后期相比,网络集群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后期同中期相比,“网络流言”行为、“网络舆论”行为、“网络追杀令”行为和“网络集会”行为会加强,“网络审判”行为会减弱。  相似文献   

10.
王松  盛亚 《科研管理》2013,(2):52-61
在动态和开放式创新环境下,集群创新网络日益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研究视角需从网络内部转向外部,将网络内外部影响因素放到一个框架当中进行研究。文章将网络内部因素归纳为网络合作度以及外部因素归纳为网络开放度,引入环境不确定性变量对集群进行分类,采用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类型集群,其网络合作度、开放度各自与集群增长绩效的关系,合作度与开放度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是如何受到环境不确定性制约的。研究发现技术环境不确定性越高,网络开放度对集群绩效的影响越显著;市场竞争环境不确定性越高,网络合作度对集群绩效的影响越重要;市场与技术环境都稳定时,网络合作度对集群绩效影响较为显著;网络合作度与开放度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认为根据各种环境不确定性对网络合作度与开放度变量进行动态组织是保持集群增长的重要途径,并对网络动态组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究网络集群行为主体的观点演化机理,以期为引导和化解网络集群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信息熵理论,借鉴有界信任模型中的HK模型,构建基于熵的观点演化模型并进行计算仿真实验,分析信 任阈值、观点自信度和群体异质性对网络集群行为主体观点演化的影响。【结果/结论】改进后的观点演化模型所需 的聚合轮次较少,网络社群观点演化能够较快的达到稳态;信任阈值对于网络集群行为主体的观点演化有正向影 响,信任阈值越小,观点聚合所需时间越短,最终观点集团数量越少;个体观点自信度对网络集群行为主体的观点 演化有正向影响,个体观点自信度越大,观点聚合所需时间越长,最终观点集团数量越多;初始阶段网络社群的群 体异质性越高,群体观点分布越具有偏向性,观点聚合所需时间越长,观点集团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对我国社会稳定有序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深入理解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挖掘群体性事件治理困境并形成学理逻辑,对于提高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优化决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以81例邻避型群体事件为研究对象,建立事件学习网络,进行网络关键事件识别和网络学习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已发生事件的示...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分析法,以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为主题,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介绍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内涵,国内外在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创新网络的形成演化、结构、创新影响因素、功能及技术创新扩散,对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进展作简要评述,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网络舆情具有内容多元、主体主导、群体极化和虚实互动等特征,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依照加值理论,网络舆情从四个方面对群体性事件产生影响,同时对网络舆情的汇集、研判、引导和反思可以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5.
集群、网络与IJVs的创新研究/FONT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IJV的创新能力对IJV构建和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重要,学者对影响IJVs创新的因素做了大量研究,但尚无学者把集群、网络两个因素纳入其中,本文探讨集群内企业网络关系对IJV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以华南地区集群内的96家IJVs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关系,例如网络强度、网络密度以及网络关系的互惠程度对集群中的IJVs的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是IJVs充分发挥集群创新优势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集群;网络关系;IJVs创新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传播极为迅速,当代大学生是最活跃的信息受众群体。因此,在网络热点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利用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利用网络热点事件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是我们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时期网络对高校学生群体从价值观到生活学习习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高校网络集群行为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本文集中针对不同的高校网络集群行为动因,提出教育管理者的干预方式和参与手段,以达到弘扬高校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青杨媚 《科教文汇》2014,(15):190-191
基于新时期网络对高校学生群体从价值观到生活学习习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高校网络集群行为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本文集中针对不同的高校网络集群行为动因,提出教育管理者的干预方式和参与手段,以达到弘扬高校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陈业华  张晓倩 《情报科学》2018,36(3):151-156
【目的/意义】研究网络突发群体事件下网民群体情绪传播的规律,更好地预测其发展趋势,以便采取有效 的措施来降低网络突发群体事件的不良影响。【方法/过程】在经典SIR 传染病模型的基础上,将网民所处情绪状态 分为S 状态、I 状态、R1 状态和R2 状态四类,考虑情绪的自我调节和不稳定性以及政府的调控能力,构建了网络突 发群体事件下网民群体情绪传播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及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结论】仿真实验表明:情绪的 不稳定性以及政府调控能力等参数均对网民群体情绪传播的影响显著,而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作用有限。并依据 仿真结果针对各参数的影响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硅谷-北京风险投资集群转移的案例,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产业集群式转移中新集群网络的构建及其演化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集群式转移中新集群网络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原集群网络的渗透和本地企业网络的嵌入;转移企业的网络位置、经验及其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对新集群网络中的网络关系有显著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移企业会逐渐由保留原有集群网络关系向嵌入本地网络关系演化。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转入地政府和企业如何承接集群式转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