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吴岩 《科教文汇》2013,(6):89-91,93
中小企业融资与大型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将对大中型企业评价的方法运用到中小企业中,必然会导致贷款成本高、效率低、忽略了中小企业的成长性的特点。本文首先综述了神经网络的文献,再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以便更准确地评价中小企业信用。  相似文献   

2.
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融资信用评价指标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作用与必要性,阐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信用评价指标选取的重要性;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殊性,提出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企业发展前景、企业资产状况和企业经营状况等重要方面考虑,提出其融资信用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做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等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揭示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在企业自身信用缺失、法律政策、信用担保体系、信用评价体系及银行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萍  申婧 《科技与管理》2012,14(6):51-54,59
现存信用评级体系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设定的,对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不适用,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极大。选取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指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法,构建综合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从而客观公正的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前,作为建筑市场主体之一的建筑企业的“信用缺失”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及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引导建筑企业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在市场活动中诚信守法。文章首先试图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并根据建筑企业的特点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然后给出了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企业信用等级进行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宝贵的建议。笔者将众多信用评价因素进行归类整理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市场背景、企业素质、财务指标、风险评估以及履约状况,从这五大类中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进行分析、选择以及构建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岩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201-202
信用的缺失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时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必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本文在分析影响中小企业信用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8.
王士伟 《今日科苑》2009,(22):171-171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揭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就立法、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信用评价周期包括指标考核周期和总的信用评价周期。结合长周期工程特点,基于神经网络模型(LVQ)对信用评价指标的时间敏感性分类以及对优化周期组合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获得信用评价成本最小下的周期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指标的时间敏感性分类,对不同时间敏感性的指标实行不同的指标考核周期。在指标分类周期组合( 1、2、3、6 )时,能够实现每个信用评价成本最小化,最佳的信用评价周期为T=6。  相似文献   

10.
首先构建了包含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等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选取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根据无量纲化和负值平移化后的样本数据,运用熵权法求出指标权重,并采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对样本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了实证测评;最后,将测评结果同权威金融数据库发布的上市公司运营星级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测评结果的合理性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吕一博  程露  苏敬勤 《科研管理》2013,34(1):131-139,146
本文从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个维度界定"资源导向"下的企业网络行为,并应用网络权力分布思想对不同"资源导向"下的企业网络行为进行规则仿真,构建中小企业集群网络演进的多主体仿真模型,对其演进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研究表明,对于中小企业集群而言:(1)群内企业不同的共性行为,会导致不同的集群网络结构;(2)群内企业间的"力量差距"会随着集群的演进逐渐增大,但并非所有的集群都会出现主导企业;(3)集群网络的长期演进轨迹与集群初始状态无关,且群内会形成相对稳定的交流圈;(4)集群网络演进是一个自组织和自无序交替的过程,其系统稳定性主要受企业行为和演化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集群是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形态,本质是集群企业间关系所形成的网络结构。联系性、合作性和社会资本性是中小企业集群组织范式的主要特征。中小企业集群不同类型的关系网络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功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是不同的关系网络结构的交替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中小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通过使用UTM(统一威胁管理)产品,利用防火墙和VPN(虚拟专用网)技术使中小企业能够在一个统一的架构上建立安全基础设施,在较少投资成本的基础上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全面的网络保护。  相似文献   

14.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知识、技术和人才密集型并以追求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实体,完善的企业网络环境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业网络正在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谋求持久竞争力、不断成长的重要模式和途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选择网络化成长作为其未来发展方向和主要成长模式具有诸多独特优势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区毅勇  朱桂龙  汪朝晖 《预测》2003,22(4):78-80
本文阐述了网络化经营的特点、形式,分析网络化经营对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意义,提出了中小企业实施网络化经营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难题,从技术联盟网络嵌入性的视角出发,构建不同网络关系嵌入主体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探讨了不同关系嵌入主体、组织间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关系和影响机理,并利用239份中小企业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网络关系嵌入、技术网络关系嵌入和政府网络关系嵌入均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间学习能力在商业网络关系嵌入、政府网络关系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在技术网络关系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企业网络与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网络是中小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组织模式,该文主要研究不同类型企业网络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并对不同类型企业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首先,该文基于企业网络的资源贡献维度将中小企业网络细分为社交网络、声誉网络、合作竞争网络、营销网络和技术合作网络五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企业网络与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模型。随后,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对该文提出的模型及假设进行验证。结论指出营销网络和技术合作网络是中小企业成长的直接推动力,而声誉网络会降低中小企业的成长性,社交网络和合作竞争网络对中小企业的成长并无直接作用。其中,社交网络和声誉网络会影响其他类型网络的发展,是中小企业网络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林莎  雷井生 《科研管理》2010,31(3):158-164
摘要:相对于大型企业,我国中小上市企业失信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研究中小上市企业的信用风险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对DEA概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将Nomal/Worst DEA方法以及分层技术相结合,对中小上市企业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上市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前两年预测的精度较高,模型在输入和输出指标上的选取,不但克服了DMA类信用评估方法在选取样本公司和判别定点上的缺陷,还体现了较高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风险投资基金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风险投资基金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出与其他投资者不同的行为.在中小企业的众多投资者当中,风险投资基金相对其他投资者可能会更加积极地采取措施来接管中小企业的控制权.本文运用模型分析理性与非理性条件下,风险投资基金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股权分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资金的约束,其愿意通过转让部分股权来获得风险投资基金的融资.  相似文献   

20.
匡海波  杜浩  丰昊月 《科研管理》2020,41(4):209-219
本文以2014-201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940个装备制造业样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了全链条面临的整体风险,建立了包括申请人资质、交易对手资质、融资项下资产状况和供应链运营情况4个准则层,应收账款特征、履约情况等14个二级指标,信用级别、担保状况等127个三级指标的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海选指标体系。根据剔除冗余信息的思路,运用偏相关-方差分析进行第一次筛选,删除了64个存在信息冗余且对违约状态影响小的指标;根据整体风险因子鉴别最优原理,通过逐步神经网络遴选出违约鉴别能力最强的指标群;最终建立了包含48个指标、显著区分风险因子的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表明,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符合金融界普遍认可的“5C原则”,信用风险因子判别的正确率高达90.53%,判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