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发展,媒体集团一般均拥有多种形态的媒介传播渠道,实行跨媒介经营.本研究以ettoday东森新闻报为例,考察随着ettoday与东森电视的新闻内容整合程度的变化ettoday的新闻多样性将产生何种变化.研究发现:随着与电视内容整合愈来愈紧密,etto-day的新闻主题的多样性总体趋于降低;而新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则总体趋于上升.研究认为,媒介集团在整合内容资源、追求综效的同时要避免新闻内容多样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2.
媒介集团进行多角化经营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满屯 《声屏世界》2003,(10):38-39
所谓多角化经营、多种经营或者多样经营,其实是一回事,为了方便阐明观点,本文把它们统称为多角化经营。关于多角化经营,经济界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模式。媒介集团在中国是后起之秀,尽管其产业的属性已经不再争论,尽管也进行了多角化的经营,也采取了一定的多角化的战略模式。但是由于现有的多角化战略模式更多的受到了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影响,并不能很好的与媒介集团的实际相吻合。所以有必要结合媒介集团的实际,从媒介集团实施多角化经营的角度,对于多角化战略模式进行分类认识。三种模式的由来由于观察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关于多角化经营…  相似文献   

3.
殷俊  殷瑜 《传媒观察》2006,(6):63-64
跨媒介即基于数字技术、通讯技术、媒介技术及与媒介发展有关的技术发展和数字化平台的建立,媒介传播和内容生产可以根据经营发展和受众的不同需要,自由地在不同媒介载体之间实现转化,从一种媒介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媒介形态,  相似文献   

4.
陈鹏  孔德钦 《新闻世界》2009,(12):159-160
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使报纸生存举步维艰。2005年中国报业已经进入拐点,而2008年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则将报纸进一步推向崩溃边缘。而跨媒介集团可以通过大信用、高影响力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获利,并以此解决媒介本身的高投入问题。跨媒介集团还可以通过集团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对广告市场的占领,并实现媒介内部的管理标准化与专业化。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推动下,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风貌。本文从特殊管理股、混合经济、跨媒介经营、股份制合作、监管机制等多角度入手,通过对近期内有关出版传媒集团重要政策及重大事件的解读,揭示出出版传媒集团发展的十大趋势,以便为出版传媒集团的实际运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媒介集团运营效能实证分析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孝俊  洪真 《新闻界》2006,(2):20-21
自1996年以来,我国媒介集团已经达到85家(至2003年底1,其中报业集团39家,出版集团14家,发行集团8家,广电集团18家和电影集团6家。应该说,从数量上讲,已经不少。从经营实力看,所有集团总营业收入在1000亿元左右,具备一定规模,但国际竞争力仍显不足。具体讲,我国媒介集团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介绍媒介规模化经营内涵的基础上,论证媒介规模化经营是体现媒介根本属性的需要,分析媒介规.模化经营的经济意义,并探讨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佛山传媒集团成立于2005年1月.下面管辖佛山电台.佛山电视台.佛山各报媒.期刊杂志社和广佛都市网等不同介质媒体,是一个真正具有广电媒介、平面媒介和文化团体的跨媒体集团。  相似文献   

9.
媒介多元化经营的利弊及风险规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媒介多元化经营指的是媒介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近年来,这一直是业界议论的热点。有的说.多元化经营好,有的说多元化经营弊端多。其实,多元化是柄双刃剑.既可以为媒介带来巨额利润.也可能成为媒介的坟墓。成败的关键在于媒介所处外部环境及所具备的内部条件是否符合多元化经营的要求.实施的时机是否恰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型媒介业态的崛起,传统广播、电视依赖广告的单一产业经营模式将逐步进入发展的瓶颈期。为了应对挑战,壮大规模,实施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经营成为广电媒体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广电媒体产业走向了集团化的运营之路。在此过程中,集团整体战  相似文献   

11.
陈可 《编辑之友》2003,(3):30-32
对于出版集团来说,进行跨媒介经营,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和市场资源开发不同的媒介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是出版集团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是一种基于数字化进程而产生的媒介形态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必将对传媒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产生影响。传媒的竞争与合作属于媒介经营管理的范畴,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媒合作体现出跨媒介生产与经营的特征,媒介融合又成为媒介集团化发展新的动力和突破口。本文在论述媒介融合带给传媒发展何种影响的同时,也试图厘清媒介融合的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13.
西方媒介跨媒体、跨地区、多元化经营进行得如火如荼,甚至在跨国界经营上也有成功的实践经验,而中国对跨界经营在近年来才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并且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上也是从试点开始,边走边看,走上一条渐进式扩张之路。中国媒介产业是有其特殊性的,首先表现在中国媒介被赋予了喉舌功能,  相似文献   

14.
于文 《出版科学》2016,24(2):20-24
跨媒介叙事是媒介融合趋势在文化内容生产领域的具体表现,也是我国出版、影视、动漫等传媒产业实现互联网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然而,跨媒介叙事对作品创作、使用和传播行为的颠覆使版权问题成为跨媒介叙事的发展瓶颈。从协同叙事和社会化叙事两个维度对跨媒介叙事的行为本质进行透析,分析植根于这两种新型创作方式中的版权冲突,进而从版权许可制度创新、版权经营制度创新和版权法配套改革三个角度对版权冲突的应对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媒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自1996年起.以报业为先行开始组建媒介集团。但是.由于没有科学地把握媒介性质.人为地把媒介产业集团组建成“事业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国家广电总局于2005年1月的海南博整会议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不再审批“事业集团”,原来组建的广播电视集团可改成总台.若实施经营必须进行可经营性资产剥离。  相似文献   

16.
时代华纳曾是全球最大的媒介产业集团,它所经营的媒介类型和内容主要包括杂志、出版业、电影、音像、电视。美国在线是一家以控制影像公司为基础,经过重组和新资金  相似文献   

17.
邓庄 《中国出版》2012,(20):20-22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国内跨媒体集团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本文以佛山传媒集团为例,剖析地方性跨媒体集团在组织机构整合、企业文化整合、媒介生态建设、跨媒介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探讨媒介组织及媒介集团有效规模的基础上,对目前媒介规模发展的两种趋势进行了理论上解释,得出了以下结论媒介组织及媒介集团规模确定的依据为管理协调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大小,媒介集团的整体实力不仅取决于媒介集团内部构成的合理安排,也取决于媒介集团规模的合理确定,媒介集团规模的扩张应从单纯追求"量"的变化,转到谋求追求"质"的改善上来.  相似文献   

19.
张超 《声屏世界》2016,(6):61-62
如今,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重要科学技术在媒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跨媒介传播成为了现代传媒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跨媒介传播,不仅满足了传媒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还使传媒拓展出了新的领域和新的空间,使各媒介进行整合与配合补位。本文主要对跨媒介传播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就传统电视栏目跨媒介传播的有效方法展开了探讨,并分析了传统电视栏目实现跨媒介传播探索与实践的实际案例。  相似文献   

20.
童颖 《新闻界》2005,(5):114-117
一、大型媒介产业的集团化发展趋势综观当今世界传媒集团的发展态势,不难发现几乎大的传媒集团都在实施吞并中小传媒公司的战略,以迅速扩张自己。导致媒介集团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诚如约翰·勒文等言押“最根本的原因是媒介公司赢利极为丰厚。”①媒介经济的丰厚利润像磁石一般吸引着财团的投资,而媒介集团本身对利润的追逐使兼并进一步加剧。由此可见熏媒介集团化趋势的加剧也就不足为奇了。表1:1996年美国前10名传媒集团一览表从表1可以看到,在媒体集团化高度发达的美国,这些排名前10位的媒体集团从1996年,甚至更早,就开始形成一种垄断。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