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忌讳称丈夫或妻子为“爱人”。因“爱人”在英语中是指“情人”,俗称“相好的”。所以,香港人介绍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和别人相识人,总是说:“他是我的先生”或“她是我的太太”;称别人的丈夫或妻子时,也是“您的先生”,“您的太太”。  相似文献   

2.
2006年第2期《山东视听》发表了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肖潇先生的《“情景重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一文,笔者认为,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应拒绝“情景重现”,特撰写此文与肖潇先生商榷。“情景重现”,又叫“现场模拟”、“真实再现”、“情景模拟”或“案例再现”等,虽然  相似文献   

3.
本刊今年第2期发表了何光珽先生的《论“用事实说话”》一文,针对陈力丹等“用事实说话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见。文章发表后,本刊收到一些稿件,或对何光珽先生的文章进行商榷,或从另外的角度对“用事实说话”发表意见。在此,我们选登其中三篇论文的部分内容,以期使“用事实说话”这个新闻学基本论题的讨论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三四十年代有些作家的面目,缘于时空关系,或模模胡胡,甚或怪陋狰狞,使人不敢趋前,叶灵凤先生大约就是很“惨”的一个。初则是正在“唇红齿白”时,与鲁迅先生相“骂”,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其实何尝是对手,倒被“骂”个“流氓文人”,“臭”名昭著;继则又在《鲁迅全集》中被“注”为“汉奸”,遗“臭”万年。后此注虽然“注销”,却也并无声闻遐迩的“平反昭雪”,何况斯人已去,身后寂寞,真面目如何,也难得一辨。  相似文献   

5.
消息灵通的“广播先生”每天早上7点或下午16点,当您打开收音机,将频率调节到1197千赫时,一个男中音在节奏明快的乐曲声中响起:“广播先生,是您了解世界文化信息的窗口;广播先生,是您获取娱乐广播信息的朋友。听众朋友,您好!您现在收听的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的广播先生节目,我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魏星……。”随着这亲切美妙的嗓音,随着这令人心旷神怡的音乐,广大听众走进了一个文化艺术信息的百花园。文艺台新来的这位“广播先生”,每天不辞辛劳,  相似文献   

6.
“犹记开国全盛时”,解放初的出版界,积聚了大批学术人物。他们本身或已有很高造诣,如叶圣陶先生,张静庐先生,在当时算是老一辈了。或正在某一学术领域崛起中,年龄大致在三十岁上下。后来成为我国敦煌学与佛教界重镇的周绍良先生属于后者。周先生当时供职人民文学出版社,业余正在研究敦煌变文。那时的敦煌研究,因英、法、俄、日等国和我国各馆馆藏均未拍  相似文献   

7.
各种新闻媒体要报道宣传人和事,许多文章要记叙或议论人或者事,都会碰到称人和称物的问题。称人,是对所称之人的名衔、身份、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等用极简单的语词所做的注解或说明,这一般体现在各种称谓及所加的附加语中。如“著名导演焦菊隐先生”,其中,“导演”、“先生”都是称谓:前者,标明的是头衔与职务,后者是一种尊称,也表示一种人际关系。而“著名”,则是称谓之前的附加语,表明的是一种评价。称物,与称人有类似之处,它是对事物的某种称呼及加于其前或其后的评价性描写性  相似文献   

8.
袁东亮和他的“净土情结”应天常,王学锋一”这里没有“忠义堂"广州人的改革创新精神用“做了再说”或“先生孩子后起名”来形容的确很恰当,可在其背后,能容忍这种“不合规矩”的行为的大环境才更加难能可贵。从一个电视台的台长到一方水上的父母官,能够以极大的魄力...  相似文献   

9.
民初有一位在上海西报工作的外国记者,中文不错,把新闻、电报译成英文毫无困难。可是,有些中国成语或引经据典的词汇,他老兄摸不着头脑,有时不免糊涂。例如,他翻译“胡适先生,弛骋文坛”这句话,就变成“胡适先生经常在写字桌上跑马”。中文译成外文,由于外国人常常因为照字  相似文献   

10.
出于兴趣和爱好,笔者看电视听广播时对层出不穷的节目主持人颇为留意。然而发现某些主持人的表现却实在不敢恭维,令人失望。遇到一些可以施展机智幽默的场景,他们却毫无反应,只会说一些众人皆知或莫名其妙的套话废话。在介绍出场演员或人物时,就象在念他们的简历和鉴定,既不懂描绘,更不会调侃,语言干瘪如索马里的饥民,经常是自己在台上笑得阳光灿烂,观众在台下却听得乌云密布。更有“贵人健忘者”:“这位来宾就是著名的……先生你介绍一下自己吧!”直令人啼笑皆非,还有许多“白字先生”、“白字小姐”更叫人“惨不忍听”。一日…  相似文献   

11.
张先生在《新闻记者》2000年第4期提出的问 题──请正视用词不当,的确是在许多报刊的新闻报道(写作)中屡见不鲜,而又往往被书写人或读者所疏忽。但是,文中所引以为据的三个例子,我却有小小的看法。 第一,是“早拜年”还是“拜早年”。从纯语法的角度去分析,也许正像先生所说的,那报道应采用“早拜年”这一表达法。因为“早”在这儿是作为副词,修饰动词“拜”。而“年”是“拜”的宾语(对象)。“年”是名词,无所谓“早、晚”之分。但是,词语的表达,先生也意识到了有个口头或习惯使用的问题。语言学家说,语言是什么?语…  相似文献   

12.
求新,是语言运用的一条重要原则。它是指:(一)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选用或创造恰当而新颖的词句或其他语言形式;(二)善于对词句或其他语言形式创造新的独到的用法,不因循,不守旧。这种求新的实例,在一些典范的作品中,在所多有。如众所周知的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中的“绿”字;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一诗句中的“风”字,都是既  相似文献   

13.
徐帆 《现代传播》2006,(6):131-132
敢于直面历史,敢于亮出观点——何苏六通过《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一书展现了他的纪录史观:“四期说”。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因为历史结帐,不能像数学一般精密,写下许多小数,却只能学粗人算帐的四舍五入法门,记一笔整数。”——这“一笔整数”,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分期说”取径中,得以较好的彰显与传承。比如,李泽厚先生在中国思想研究中提出的“儒学四期说”:孔、孟、荀为第一期,汉儒为第二期,宋明理学为第三期,现在或未来如要发展,则应为虽继承前三期、却义颇有不同特色的第四期;又比如,王国维先生将元曲分为“蒙古时代”、“一统时代”、“至止时代”的“元杂剧二期说”。该类研究方法,既外在包罗了研究对象的发展脉络,也内在交待了研究者的思想观念——史论的建构,有“史”,亦有“论”。  相似文献   

14.
牧岭 《北京档案》1999,(2):22-23
大凡名人和学者都不是我们普通人所想象的是“书呆子”或“工作狂”,其实,他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爱好:季羡林喜欢养荷,周汝昌喜爱收藏,金克木喜好下围棋,(自个儿下,从不与人对弈),而清华园里的张维先生热衷于网球,如果你在清华校园里看到一位身材略胖面目和善的...  相似文献   

15.
《七略》称名之“略”,章太炎先生以为表图书分类,姚名达先生以为表详简之“简”,论者或从前者,或从后者。“略”除可表分类及“简”义外,还有“要”或“梗概”等含义。基于“略”之“要”或“梗概”之含义,通过对《七略》之产生、渊源、命名、注释等进行分析,可知《七略》称名之“略”不当以表分类或详简之“简”解之,而当以“要”(或“梗概”)义解之。以《七略》称名之“略”为“要”(或“梗概”)义,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刘歆编撰《七略》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辨析学术源流,论断诸家学派的学术价值及其不足等。以“略”表图书分类或详简之“简”,不仅不能反映刘歆辨析学术源流、论断诸家学派的主观意图,更不能反映从《淮南子·要略》至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再至《七略》的这一学术研究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联名句,高吟肺腑,辞婉情深。这名句中的“孺子牛”,后人多解释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给“孺子牛”赋以新意,催人奋发,激人斗志,对人们进一步认识鲁迅先生的伟大,学习鲁迅先生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相似文献   

17.
编辑人员要有政策观念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笔者认为,从事编辑工作的人由于其自身工作性质所决定,尤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如果作者平时不注意政治学习,政策水平较低,那就难免不在书稿当中有所体现;假如编辑人员再缺乏政策观念,审稿时就会使某些不恰当或错误的提法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过去,从而使图书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造成不应有的政治损失。下面不妨就笔者审稿当中遇到的几个实例,来看看编辑人员掌握政策的重要性。在一本中学语文知识读物中,编者选入鲁迅先生1930年写的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在分析此文时,编者挖苦和讽刺了三十年代的作家梁实秋先生。笔者以为,当时梁实秋先生发表了《答鲁迅先生》一文,暗射鲁迅先生领过共产党的津贴,鲁迅先生在上述文章中对梁实秋无情地予以抨击。这是完全必要的,在讲中国现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18.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新闻工作》讲话一文中,高度赞扬了鲁迅先生的“孺子牛”精神,号召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向鲁迅先生学习,做一名新闻战线上的“孺子牛”。鲁迅先生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革命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大师的中国荣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为五四之子的费孝通先生曾有着大创造的机运和才华,他也抓住了这种历史机遇。晚年的费孝通先生以“文化自觉”来做文化自卑或自大的解毒剂,但我们仍可体察他内心“慢慢地着急”的焦灼洞明和达观世故。  相似文献   

20.
从八十年代以来,赏析之学盛行一时,赏析之作层出无穷,但具慧眼之人寥寥,发微抉幽之作无几。在众多的赏析之作中,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陶文鹏先生的《古诗名句掇英》却是一部颇具慧眼,别具匠心的著作。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在给此书所作的序里,认为此书“总结前人的创作技巧……阐释品鉴,或淹贯中西,或融汇今古,从而上升到理论高度,使读者于审美享受中受到启迪”。这并非虚语。此书的特色是非常明显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见微知著。陶文鹏先生似乎对“微”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所以在这部作品中,开篇的第一类就是“见微知几写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