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静 《东南传播》2011,(12):147-149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现代社会传播环境的改变,方言与地方文化日趋式微。借助方言电视节目,方言和地方文化得以借助电视这一媒介焕发新的生命力。本文运用传播学和语言学知识分析了方言与地方文化式微的现状与原因,指出方言电视节目在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地方文化资源是一个区域内的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积累下的宝贵财富,公共图书馆作为提供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对开发、利用和保护区域优秀地方文化资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以广州图书馆为例,以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为线索,从推介地方文献、培训地方方言、推广诗词曲艺、宣讲民间习俗、展示民间工艺五个角度介绍了地方文化资源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试论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地方文献地与地方文化具有天然的、密切的联系,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的产生基础,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着地方文化、并对地方文化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影响地方群众心理、帮助地方物质文化建设,有助于研究地历史和现状,有助于继承和发扬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等。  相似文献   

4.
地方电视媒体的方言传播应有文化诉求,这不仅利于方言节目的生存发展,还有助于凝聚地方文化、建构地方文化形象。而具有文化内涵的方言传播的兴起,推动了文化多样性,加速了文化的交融。各地文化在交融中进行良性竞争,并增进彼此的认知与理解,这有利于我国的文化繁荣,也有助于创建国家的文化和谐局面。  相似文献   

5.
一、方言节目:多元文化语境的产物语言学相关研究表明,说同一种语言的人群更为亲近和排他。这说明方言类节目的兴起与地域文化的差异密切相关,方言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每一种形式的方言都包含了一定的民俗习惯、文化传统、心理积  相似文献   

6.
何国军 《出版广角》2016,(22):29-31
方言文化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具有重要的传承和传播价值,利用APP平台进行方言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有利于发挥APP平台的趣味性、新颖性和互动性特点,可引发新兴人群对方言文化学习和应用的兴趣,使方言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形式与新时代技术发展充分结合,最终将方言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与数字化传播的新方向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唐艺倩 《兰台世界》2019,(12):51-54
方言是我国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文化日渐衰弱。为了保护方言的多样性,传承地方文化,方言建档工作刻不容缓。文章首先阐述我国方言建档工作的发展现状,然后从各角度分析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又进一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方言建档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加快方言建档步伐,从而推进方言文化的传承和社会共同记忆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马新庆 《视听界》2014,(2):110-110
2013年2月,江苏体育休闲频道推出了一档展示方言之美、挖掘语言内涵的大型脱口秀节目(《最美乡音》。节目发挥了脱口秀的节目优势,通过主持人、普通话嘉宾、方言嘉宾、语言专家、曲艺明星之间的互动,让观众了解方言,保护地方方言,传承方言文化。  相似文献   

9.
吴侬软语话苏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变体,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成为独立的地域性语言,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宁波人说话”这句俗话,足以形容苏州方言的悦耳动听。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依软语”,是吴方言的代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柔”、“甜”、“温”、“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幅员辽阔,南腔北调,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地理空间的相对性与语言风俗的相近性,给城市台提供了贴近本土受众的思路。城市台惟有侧重本土文化特征,才有助于发挥地缘优势,实现差异化传播。韵方言节目承载本土文化神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多样性以及地方曲艺薪火相传的保证。方言节目的兴起与发展,既是地方电视台在央视和省台的收视压力下,以受众细分思路为导向,培养本土忠实观众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地方语言文化的丰富性与传承性的一种形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使本土节目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神韵。  相似文献   

11.
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具有天然的、密切的联系。论文分析了梅山文化的起源,阐述了梅山文化是梅山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梅山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着梅山文化,并对梅山文化产生多方面的作用,从而论述了梅山文化与梅山地方文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梅山地方文献与梅山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具有天然的、密切的联系。论文分析了梅山文化的起源,阐述了梅山文化是梅山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梅山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着梅山文化,并对梅山文化产生多方面的作用,从而论述了梅山文化与梅山地方文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档案信息网:方言建档工作,是"浙江历史文化记忆工程"重点项目,已历时一年半,建设中的68个"地方方言档案资料库"已完成47个",浙江方言档案资料总库"今年将全面建成,畲语位列其中。莪山乡里的畲民是清光绪元年由文成、青田一  相似文献   

14.
通常而言,方言是语言的地域性变体,同时也是地方语言文化传承过程中的衍生物。现阶段,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其表达方式的亲民化、表达语言的本土化,已经渐渐成为了吸引受众的主要话语选择。因而,对于方言节目主持人来说,其语言本土化策略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独特文化传承价值与现实传播效果。基于此,本文对方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本土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从民居文化、旅游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等方面论述了海南地方文献对海南地方文化的影响,阐述了地方文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学报学术资源、人才资源和地理资源优势明显,具备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巨大潜能.在目前地方高校从学术型向地方特色显著的技术应用型转变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学报作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践行者,在地方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等地方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地方高校学报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意义、优势等着手,就其如何积极、科学地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多样化的中华文明中,不同的方言所传递出的地域特色是普通话无法表现的。方言既是我国多彩文明的直观展现,更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载体,在当代社会对方言的保护和传播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言文化的当代价值重估,语言价值,是指作为交际系统的语言提供特定的语言成分,形成特定的结构关系,实现特定的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功能的实现需要借助成分及其关系为主要前提条件。不同方言的民族特色恰恰为当代标准化的日常交际生活注入了色彩斑斓的底色和妙趣横生的幽默。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学报与"地方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怡 《新闻界》2008,(4):99-101
地方高校学报设置“地方文化”栏目,进行地方文化研究与传播,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一是以山水文化为特征;二是以文化遗址为特征;三是以断代史为特征;四是以文学名著为特征;五是以历史名人为特征;六是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方言节目从1996年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并有大发展之趋势。它有利于传承区域文化,唤起人们对乡音的记忆,让忘记乡音的年轻人重新拾起对方言的关注。方言节目的播出也利于繁荣地方文化,为我国文化多样性做出一份贡献。但是,在推广普通话的大背景下,方言节目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揭示方言节目和区域文化的关系,以及在现在的社会中,方言节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及其在当前文化大市建设中的作用,并对当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整理、利用提出了一点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