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能检测乙肝标志物,但乙肝人群在就业和升学领域受到排斥,却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对于乙肝人群由宽容到排斥的前后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新闻媒介的经营模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完全行政垄断阶段(1956年至上世纪80年代初)、行政性垄断与相对自由竞争并存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和从相对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促使新闻媒介走向垄断竞争模式的标志性政策当数国家新闻出版署于1994年6月中旬,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首次报业集团会议中提出的"组建报业集团要具有的5个基本实力要求"。  相似文献   

3.
外地出版社来京发展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而这两年则达到了一个高峰。其中大张旗鼓并迅猛发展的要属接力出版社的北京出版中心了。截至2005年11月份接力社北京出版中心已完成发货码洋1.5亿元。惊人的数据带给业界的不仅仅是冲击,更是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4.
庄曦 《新闻三昧》2004,(6):26-27
在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地方都市报开始崛起。它比较符合城市人群中流行的大众化心理,家长里短以及煽情的偏好。  相似文献   

5.
高小定 《新闻知识》2007,(10):73-74
我国县级电视台基本是从"差转台"演变而来的。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县级电视差转台利用自己的差转条件开始创办《本县新闻》等自办节目,90年代中期后,县一级相继成立了有线电视台,县级电视台也陆续开始合法地播出自办节目。据国家广  相似文献   

6.
吴锋 《新闻与写作》2007,(10):21-23
自办发行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星星之火,到上世纪90年代形成燎原之势,但在最近几年又面临发行成本攀升、经营难度加大和基层队伍不稳等难题,有的地方出现了自办发行“回归”邮发的现象。不少发行界同仁感到困惑,自办发行的明天到底是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计划经济时代,期刊的产品经济只涉及发行和广告,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市场化的媒体开始探索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会议经济、会议产品经营很自然地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杨树弘 《中国广播》2008,(11):55-57
这是一个受众需求多元的时代,事实上,这个值得编辑学关注的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特网在全世界“开花”就开始了。数以百万计的网络传媒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对编辑活动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据2005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我国共有出版社573家(包括副牌社35家),其中中央级出版社220家(包括副牌14家),地方出版社353家(包括副牌21家),较2003年的570家出版社增加了3家,同比增长0,53%,甚至追溯到20世纪的90年代初,我国出版社在数量上一直保持着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除2001年出现小幅度滑落),相比1990年的501家出版社增幅达到了14.37%.  相似文献   

10.
两岸出版合作议题一直是华文出版关注的焦点,1988年开始两岸进行接触,严格来说,起初的几年里两岸并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只是一些互访与版权贸易.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少数的几家出版社藉由与大陆出版社版权贸易,进而进行试探性的合作,所谓试探性合作就是由台湾出版社派人到大陆,以一人领着几位大陆编辑挂着涉外编辑室的名义做起了出版.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版权引进和输出方面十分活跃,与国外一些大型出版公司和著名大学出版社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国内近年来版权引进量和输出量均名列前茅的重点出版单位之一.在国际合作部工作的5年里,我经常能体会到人大社在版权引进领域的优势,通过引进带动输出,推动着版权贸易的双向发展.结合日常的工作,有以下几点感想: 不断巩固版权引进优势,为版权输出积累客户资源 人大社是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教材的重要出版基地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我社启动了"经济科学译丛"这一重大项目,直到现在每年仍有一些顶尖级经典著作被纳入这套译丛,成为涵养我社学术品牌的重要系列著作.  相似文献   

12.
从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台湾当局一直在利用广播,对大陆展开所谓“攻心战”。据悉,在那个年代,台湾当局不仅利用广播对大陆民众“攻心”,还借助广播指挥潜伏在大陆的特务。作为反击,大陆对台广播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3.
档案价值概念是整个档案价值理论的基石,想要构建档案价值理论大厦,首先要明确档案价值概念,它是档案价值理论的最小构成单位。档案价值的概念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到90年代,为其研究热潮,但直至目前,仍有学者研案档案价值概念。这么多学者关注于此,恰恰说明了档案价值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何浩 《今传媒》2009,(9):58-59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报业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广播电视报现象.以刊登广播电视节目表为主的广播电视报,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应运而生.这支报业新军虽起步较晚,却势如破竹,被业界称为一匹"黑马".至90年代中期,全国已有广电报270多家,发行量高达4200多万份.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学术著作出版难的"瓶颈"障碍,一批大学出版社相继成立.因而,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出版所属大学教材、专著就成为大学出版社的主要任务.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各大学出版社为了生存和快速发展,都或多或少地拓展了自己的出书范围,如有的大学出版社大力开发中小学教辅类图书等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80年代以前,出版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行业。除北京、上海等地有一些不同的名称的出版社外,其他地方大都是一省一个出版社,即各地的人民出版社。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各地的人民出版社开始“瓦解分化”,分立出若干专业出版社。一时间,出现了出版社百舸争流的景况...  相似文献   

17.
铁道出版社虽是部属事业单位,但多年来一直实行企业化管理,比较早地开始"断奶"走向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前,铁道出版社的图书在市场上比较畅通,自办发行一度处于领先地位.90年代后期,开始下滑甚至消失.面对市场变化,出版社进行了格局调整.  相似文献   

18.
辛红 《新闻知识》2007,(11):77-78
伴随着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新闻媒体已经掀起了一场具有里程意义的大革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个人计算机迅速普及,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全球网络(借助于超时空、超国界、超语言)的飞速发展,对传统信息传播手段形成巨大的冲击,由此引发的传统媒体变革。有人甚至惊呼,传媒行业开始洗牌了。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出版社也不例外.发展到现在,在全国570多家出版社中,建立网站的有400家左右.但从总体上来看,不管是与国外同行相比还是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大部分出版社的网站在制作水平、功能发挥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实际应用、经常更新的不到100家.  相似文献   

20.
在中小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中小社的经营战略决策.由于资源的有限和实力上的差距,中小社不可能像大出版集团那样有面面俱到的多元化发展,因而作契合的战略选择、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关系到中小社生存发展的关键.那么,中小出版社该如何进行经营战略管理,经营战略管理的重点又在哪里?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首先提出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一般理论框架,然后结合出版产业的具体情况分析战略管理框架中的两个重点内容:中小社经营环境的战略分析和中小社经营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