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杏儿熟了》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组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怎么说就怎么写”。通过教学本组课文,使学生认识作文就是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怎么说就怎么写,说的基础在于想,想好了才能说。教学这篇课文,要把从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阅读...  相似文献   

2.
《杏儿熟了》通过记叙“我”的奶奶打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的事,表现了劳动人民善良纯朴的美好品质,反映了邻里之间的友爱之情。 课文的第1至第4自然段,写“我”家的杏树结的杏儿又多又好,“我”数也数不清。第5至9自然段,写奶奶打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并笑着说“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第10自然段写“我”记住奶奶的话,挑熟透了的杏儿给乡亲们送去。课文文字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内涵深刻,很有教育价值。虽然记叙的是农村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但表现了奶奶的美好品质,反映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乡风乡情。从“我”给乡亲们送去杏儿的行动,还可以看出奶奶的美好品质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奶奶打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的  相似文献   

3.
《杏儿熟了》讲奶奶亲手栽的杏树每年都能结很多杏儿。有一年 ,杏儿成熟时 ,邻居家的小淘淘和小伙伴来摘杏儿 ,结果从树上摔了下来。奶奶发现后 ,不仅没有责备他 ,还打下杏儿让他们吃 ,并嘱咐“我”“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从此 ,每当杏儿成熟 ,“我”就打下一些送给乡亲们 ,全文文字简洁 ,条理清楚。教法一转换角色深入体验一、揭示课题 ,整体感知课文1 教师板书课题。同学们 ,你吃过杏儿吗?能告诉大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那么 ,当杏儿成熟的时候 ,又会发生怎样的事呢?2 读课文 ,扫清阅读障碍。同学们 ,课文只有四个生字 ,文章也不长 ,请…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杏儿熟了》,课文写了几个小淘气来偷摘杏儿吃,不小心摔了一跤。文中的“奶奶”不但没责怪他们,还给他们揉腿,并摘杏儿给他们吃。文中的“我”怪“奶奶”偏向小淘气们,可“奶奶”告诉“我”一个道理: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我觉得文中的“奶奶”是个慈祥、善良、大方的人。多好的奶奶啊,我也喜欢上了这位可敬的奶奶,我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我终于读懂了“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这句话:与别人分享自己劳动的果实,生活才会快乐。我的外婆和课文中的奶奶很像。她住在乡下,一有空,她就到地里辛勤地…  相似文献   

5.
【案例描述】小学语文第六册第12课《杏儿熟了》一课以“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为中心,赞扬了一位善良而又热心,从不独自享用自家杏儿的老奶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这类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因此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填空题:()奶奶。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凭着阅读后的理解进行开放性填写,一方面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一方面考查他们的词语积累。学生在阅读之后,争先恐后地回答出“善良的奶奶”、“热心肠的奶奶”、“令人尊敬的奶奶”……正当学生沉浸在对奶奶的尊敬之中时,刘×同学大声说:“我认为这个奶奶很傻,应该填‘傻瓜奶奶’。”全班学…  相似文献   

6.
微格情境学习完《杏儿熟了》一课,周老师说:“现在,我们大家来概括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我们应该向奶奶学习什么?谁先说?”学生们纷纷举手。一生:“这篇课文写了‘我’儿时的一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师:“这件事说明奶奶有哪些可贵的品质?”一生:“说明奶奶很善良。”一生:“说明奶奶能想着别人,有酒愿意让大家喝,有果子让大家吃。”一生:“老师,我补充。奶奶感到有果子让大家吃才香。”一生:“说明奶奶有福让大家享的品质。”师:“还说明奶奶什么精神?”一生:“还说明奶奶有什么好事都能想着大家的精…  相似文献   

7.
《南京长江大桥》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上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传统课文。从语言文字的训练上看,义教(实验本)中,编者将它安排在第四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么说就怎么写”。侧重点在“写”上。而现在新修订的版本,编者将该课文提到第二组,并对重点训练项目作了调整,侧重点放到“读”上,,其重点训练顶目为“注意句和句的联系”。句的训练是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连接低年级字词训练和高年级篇的训练的纽带。《南京长江大侨》作为本组教材的第一篇课文,其重难点也在于此。而帮助学生掌握这一训练重点的最好凭借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相似文献   

8.
这篇课文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6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按从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描述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怎么看就怎么说,怎么写”。根据大纲对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福州师范二附小王冰清《杏儿熟了》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每到杏儿熟了的时候,奶奶总是让“我”把杏儿给乡亲们送去,让大家一起分享喜悦。根据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和教学要求,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设计:一、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第七册学生的作文要求已由“怎么说就怎么写”向“通过有意识地剪裁,词语的锤炼等方面宋增加文采”过渡,教学每篇课文也应注意写作知识的渗透。我在板节设计中注意写作知识的浸润,使学生读中学写,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1.
《杏儿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写的是杏儿熟了的时候,奶奶动手打下许多杏儿分给偷摘杏的孩子们吃,赞扬了奶奶善良的心地和她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从她身上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关心他人。文审文字浅显,写的又是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经历,因而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主干,去枝叶,注意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课本从第六册起 ,除了在基础训练中安排作文训练外 ,还在一些课文“思考·练习”后面安排“练笔”训练内容。如第八册教材就在第1、4、6组中各安排了一次“练笔”。内容分别是写一种植物 ,写一种动物 ,写一件事。下面仅以第八册第1组阅读课文《旅行家树》的“练笔”为例 ,略谈拙见。一、练笔的特点1 以教材为例子 ,安排“练笔” ,易迁移。“练笔”安排在课文之后 ,作为一篇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该篇课文有着紧密的联系 ,同时 ,也体现了读与写的直接结合。“练笔”往往结合该篇课文的思想内容 ,设计出内容相…  相似文献   

13.
复习教学不是孤立的教学环节,不是学期末的“算总账”,它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密切相关,既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更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端正观念,讲究方法,以提高复习效率。一、系统复习,掌握复习方法1.以教材单元为单位归类复习教材的编排本身就有类别之分,如九册第一组课文侧重于写景类文章,第二组课文侧重于写人物,第三组课文抒情,第七组课文主要写动物,而且在第三、第五两组安排了“体会句子的含义”、“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样的训练重点,这本身就是以类相聚。需要注意的是应有“大局观”,如果一课一课再…  相似文献   

14.
《雨中》是第六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拉车运货的姑娘在阴雨的傍晚 ,车子歪了 ,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 ,过路人主动帮她拾苹果的事。全文按撒苹果、捡苹果、苹果回到车上的顺序进行叙述 ,脉络清楚 ,语言生动活泼。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怎么说就怎么写”。通过对前一篇《我爱故乡的杨梅》课文的学习 ,学生对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 ,抓住特点 ,进行观察和说写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本课的教学 ,要在上一课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 ,把事情说完整 ,说清楚 ,并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明白 :作文就是把要说的写下来 ,怎么…  相似文献   

15.
六册一、二组教材共安排了7篇课文。这7篇课文的训练重点,从理解的角度提出了“读懂每句话”的要求;从表达的角度,提出了“怎么说就怎么写”的要求。总的说,就是要注意和低年级的衔接,加强句子教学。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我们常说的语感,首先是对句子的感知。学生能通过耳朵(听)和眼睛(读)感知视听读物中句子的正误,便是具备了最基本的语言感知能力。有了这一能力作基础,今后才能顺利地进行句群教学,段的教学和篇章的教学。在句子教学中,理解是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的《今天我喂鸡》安排在小语第八册第四组课文里,是一篇阅读课文。本文选取了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极一般的事件为内容,学生不难读懂。但在教学时应扣紧本组教材“写”的训练重点,与讲读课文《饲养员赵大叔》比较,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及方法,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7.
小学中年级的读写训练,应以段为重点,具体讲就是让学生理解自然段的意思,写出内容真实具体,语句通顺连贯的片段,为篇的训练打好基础。小学语文第六册围绕这一重点,安排了两个训练项目:一是”怎么说就怎么写’;二是”把一段话写清楚”。现以《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的教学,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读中学说,说写结合。一、理清课文叙述顺序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说或写的重要途径。分析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有条理地进行叙述的方法。在学生通读《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基础上,我着巨弓慢学生理活作者的思路,明日…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说:“你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在小学时老师就这样教导我们。”这教导很有道理,因为写文章与说话都是表达我们心头的意思。所以“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也有“话怎么说,文章怎么做”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在比较中明理《杏儿熟了》简析及教学建议江苏锡山市新开河小学言云艳周梦熊《杏儿熟了》(第六册第14课)这篇阅读课文通过讲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偷摘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分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并从中阐明了要...  相似文献   

20.
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即:读懂原文抓中心、选择重点作感点、读感结合有侧重、联系实际谈感受。苏教版(国标本)第11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奋斗与生存”,安排了《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生命的林子》等课文。我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写感想的“小练笔”,让学生谈体会、说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