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邓军湘 《教书育人》2011,(16):35-36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其实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应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句话明确阐明了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味",同时又说明数学教学的本质应该回归到"数学味",并重视数学的应用与发展.如何把"数学味"与"生活味"融为一体,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鲜活的"生活味",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思  相似文献   

4.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  相似文献   

5.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标》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我们要在学校的数学活动中,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观察、  相似文献   

6.
孙陆 《教师》2012,(28):81-8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的本源和归宿归根结底便是生活,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融合起来,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数学﹑探究数学﹑  相似文献   

7.
让数学走进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8.
肖慧琼 《中国教师》2009,(Z2):236-236
<正>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  相似文献   

9.
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丹阳 《成才之路》2012,(4):15-I0010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这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  相似文献   

11.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数学、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同时标准中强调的"生活"是学生世界中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立足于现实,它不仅仅只是停留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不再囿于"三点一线"式(家长、学校、老师)的日常生活,而是把数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数学课堂延展到家庭、社会,同时将数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13.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从生活的源头汲取活水,让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才能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真正让学生喜欢上这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呢?一、导入,从事实入手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悬念探究的内驱力.根据这一规律,如在教学百分数前,我让学生去调查了解附近商店的一些情况,收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在课的开始,我就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谈谈自己对  相似文献   

14.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的。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联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体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学生的思维能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教学中怎样做到生活和数学教学相结合?一、从教学过程中感悟生活实际苏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教材第6页,教学"认识物体"的教学内容时,就能充分体现"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有利于儿童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产生学数学的兴趣,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数学进入课堂,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  相似文献   

18.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本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20.
数学与生活     
数学的本质是从生活中来,而它本身又存在生活之中,更要作用于生活,要为我们的平常生活指导服务。据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到每节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衔接点",尽可能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观点出发学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激发本真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