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我国物联网发展对高校物联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物联网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通过研究我国物联网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发生的原因,最后为改革和发展我国物联网教育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是射频识别技术与互联网结合而成的新型网络,其具有与互联网类同的资源寻址需求,以确保其中联网物品的相关信息能够被高效、准确和安全的寻址、定位以及查询。从物联网的基本介绍出发,分析了物联网资源寻址技术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最后探讨了物品标准寻址层的物品标准寻址系统,物品标准寻址层的资源地址信息。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强调物品的互联,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件互为连通而形成的网络。从阐释物联网的内涵出发,探讨物联网在学生管理、课堂教学环境管理、图书馆管理、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物联网再度掀起了一次信息产业浪潮。作为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发展的物联网,实现了"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通信。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育教学领域也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尤其是在中小学。根据目前小学课程改革的教学现状,以江苏省苏州市M小学开展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物课程"让花变色"为例,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设计课程教学模型,分析物联网课程的教学应用情况,尝试构建完整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体系,追寻智慧生态教育课程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5.
工业物联网(IoT)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将物品智能连接到互联网上,通过互联网对物品进行实时跟踪和更新,实现信息的自动识别,最终构建一个管理智能化的新型工业体系。近年来,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开放透明性、不可撤销和不可篡改的特点为工业物联网提供了可信、透明、安全的信用保障。本文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和工业物联网架构与痛点,并综合工业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区块链在工业物联网中的技术架构设想。  相似文献   

6.
正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资源的计算模式,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依靠网络连接起来的硬件平台上,使用户能够按需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并实施多种应用。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  相似文献   

7.
薛鹏 《华章》2013,(23)
目前我国的射频技术及应用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许多标准规范上不完整,但是许多国内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并开始实施RFID技术和项目。本文通过对轿车亮饰件智能射频总线控制工艺装备的研发分析,应用RFID技术把任何包含信息的可识别智能芯片的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和管理的一种高效率的网络。  相似文献   

8.
从IT基本常识出发对物联网的目标、架构和实现机制做一简单梳理与解析.物联网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将信息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起来;当前主流物联网解决方案都有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的技术架构;物联网实现全球物品信息的实时共享,需要依赖传感感知机制、传输通信机制、网络发现和搜索机制、智能化信息处理机制等高新技术支撑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物联网”还没有公认的概念,总体来说,它是一个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一个巨大网络,就像电脑插上网卡、WIFI等上网设备,让所有的物品都能通过RFID电子标签等技术联系在一个庞大的网络之中,实现智能化的监控、识别和管理。“物联网”代表了下一代信息发展技术,其应用领域和应用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0.
作为计算机互联网在实物世界的延伸之一的物联网,世界多个国家已经将其看作是今后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是现在学术界和业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与此同时,具有数据通信功能的3G通信网络已经在很多国家普及使用,技术更为先进的 LTE移动通信网络也已经开始走向应用,覆盖范围最为广泛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网络作为信息传输设施,为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相关概念和特征,重点对移动通信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Internetot Things)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无线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一作为一种最能体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模型,物联网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从多个方面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不是互联网、传感网、产品电子代码,也不单纯是一种技术应用。物联网将"互联网"和"物"连接在一起,就意味着把破坏性创新引进到当今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世界。与互联网不同,物联网是物、网络、语义等视角的综合而形成的集网络、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技术融合系统。在物联网语境中,物联网技术像人一样形成了人为的自主特征。物联网意味着一种潜在的技术异化的环境:个人隐私以多种方式受到威胁。而现有对隐私的制度规约存在诸多的不完备性。  相似文献   

13.
教育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将现实世界中各种物品互联所形成的网络,所有物品都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标识,探讨了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本文基于对物联网的特点、技术以及研究进展等方面的认识,探讨了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物联网强调物品的互联,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将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件互为连通而形成的网络,其中所有物品都有数字化、网络化标识,方便识别、管理与共享。本文从理解物联网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基于对物联网研究现状的把握,探讨物联网在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丰富实验教学、辅助教学管理、拓展课外教学活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物联网专业是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我国从1999年开始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技术的研究,目前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物联网指通过某些信息传感设备,按照一定的传输规则,在物体与互联网之间建立无形的联系,从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的一种网络。也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己修建或租用他人的库房和场地,对商品进行保管、储存、配送及装卸搬运,叫作仓储物流。物联网是根据不一样的信息传输感应设施,保证协议中所约定的要求,对运送物品流通的网进行相互连接,将相关信息进行连接、沟通并交换,实现物品管理、识别、监控、定位和跟踪的智能网络系统。现在,物联网在仓储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技术:自动控制、数据挖掘、移动计算、智能信息管理、智能机器人堆码垛等。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的使用比例渐渐加大,势必会导致仓储物流和物联网相互通连的状况逐渐频繁。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是"物与物相联的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利用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通过感知和识别,实现信息化的互联网。其运用的所有设备都是个性化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和新的改变。但新鲜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如同互联网存在安全隐患,物联网也要重视网络安全,这是国家安全保障方面的重要工作。本文就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予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仓储管理效率低、安全性差等,设计智能仓库系统。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用户身份识别及物品信息识别。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智能仓库硬件平台,搭载人脸识别模块鉴别用户身份,RFID物品识别模块完成物品出入库;物品仓储信息管理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应用软件采用C#.NET技术,实现物品与库存管理等功能;硬件平台通过串口与应用系统全双工通信,通过人体生物特征识别与口令技术双重身份认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方案可行、各项功能正常,具有灵活、智能、高效等优点,智能决策因数据样本小可能存在决策结果偏差。  相似文献   

19.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通过RFID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等设备,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任何人,发展到连接任何物体,将具有身份和虚拟个性的物体与社会、环境和用户内容连接并通信。剖析当前在物联网领域存在的关键性理论问题,研究物联网的体系结构,阐述现阶段的解决方案所使用的相关技术,探索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无线数据通信、计算机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实物互联网。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和发展,从物联网体系架构的角度阐释物联网的内涵,按照感知层、传输层、服务管理层、应用层的分层模型介绍物联网每个层次所涉及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