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滑雪板的压力分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角度,探讨了影响自由式滑雪成绩的推进力因素。结果认为:优秀运动员依赖于雪板相对于雪面和滑行方向上的角度,形成了合理的推进力;作用在雪板上的垂直压力能够产生较大的瞬时静摩擦力和非常短暂的推进冲量;在滑行不同地形的滑道时,优秀运动员选择了几乎保持相同的蹬动力,通过调节雪板方位角的方法来增加推进力。  相似文献   

2.
滑行者的意识在凹凸不平的山坡上作左右大转弯时,每个转弯中雪板的转动,必须克服坡面凹凸不平的影响.首先要注意上体的放松.在保持身体平稳的前提下压住雪板,并要注意保持重心的正确位置,即上体正对滑雪板,使其与雪板保持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目的●滑雪转弯可以认为是有目的地向着一定的方向和场所滑行以及有效控制滑行速度的重要技术。为了有效地完成转弯动作,身体重心向转弯侧内倾及对于雪板的前进方向而言,雪板在雪上所划过的痕迹应尽可能与雪板的前进方向错开(使其保持一定的迎角),这些都是必要的。以前,有关滑雪转弯的问题虽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转弯时雪板和身体各部  相似文献   

4.
漫话滑雪     
有组织的滑雪比赛开始于19世纪,但是它做为在雪地上移动的手段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就象在挪威和苏联发现的石刻所反映的一样.在北欧和芬兰的泥炭地里曾发现了一打古代雪板.在瑞典豪汀发现的古雪板长1.10米、宽20厘米,据花粉鉴定法鉴定为公元前2500年前的作品.但是在这之前很久,古人类就已经能在北极圈内使用板来猎取野兽了.目前在西伯利亚地区类似豪汀雪板的那种短而宽的雪板仍有使用.它的  相似文献   

5.
跳雪运动员雪板与雪面间的摩擦系数,是影响助滑速度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高速摄影测试,应用刚体动力学的理论间接地计算出雪板与雪面间摩擦系数.该方法为雪板与雪面间的摩擦系数的确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1 小半径转弯技术要点 准奋阶段 ①早期起动并转体。 ②延长步伐。 转弯阶段 ③迅速移动重心。 ④外侧雪板内转。 ⑤内侧雪板在前,内侧雪板领先。 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一、导入技术导入技术是滑雪者适应器材、感悟雪性、消除顾虑的必修技术课,须全身心投入。导入技术的训练首先应在平地或很缓的坡面上进行。导入技术包括:穿雪板站立姿势、原地变向、平地走滑、同时推进、平地侧向移动等。二、穿雪板站立姿势穿雪板站立姿势是滑雪者进入雪杨后应持的基本体态姿势,分平地站立姿势与斜坡站立姿势。1.穿雪板平地站立姿势要领(1)身体放松自然站立。(2)双雪板平行,间距不超过腌宽,双雪板放平共同承担体重,重心居中,压力均匀。(3)双雪杖支撑于固定器前部的外侧。(4)目视相关方向。2.穿雪板斜坡站立姿势要…  相似文献   

8.
单足滑行分为二个阶段:①运动员用单足作滑行时的滑行阶段,②雪板的停止阶段。运动员使雪板停止,以便下面作后蹬动作的时候,运动员本身仍然是借助于另一支雪板进行滑行。二步交替滑行是绝对不允许运动员用二脚作同时滑行的。雪板的滑行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由滑行,紧接着右脚的后蹬动作之后,运动员用左脚滑行。这  相似文献   

9.
在卡宾雪板出现以后整个滑雪技术都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本文从分析卡宾滑雪板的特点出发,卡宾回转技术以及与传统的平行回转技术的对比,来说明卡宾雪板出现给高山滑雪带来的新变革。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滑雪时受的伤,大部分是腿部骨折和挫伤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机械工程学教授莫利·哈罗认为,受伤的原因就在于把雪靴固定在雪板上的固定装置——“皮带扣”性能不良,致使雪板不易脱落。而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就可避免发生这类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