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务川仡佬族是贵州遵义最古老的本土民族,是一个“原生形态民族”.近年来,每逢清明节务川仡佬族举办的祭天朝祖公祭活动,作为仡佬族信仰的主要形式及其传统文化的物质承担者,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蕴,对务川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构建平安、和谐务川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筑  冯辉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4):124-127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对流行于务川仡佬族的“打篾鸡蛋”活动进行了调查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务川仡佬族“打篾鸡蛋”的价值,指出其具有浓郁的历史价值、深厚的人文价值、广阔的社会价值以及全面的审美价值与健身价值,为推动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对遵义师范学院"黔北民俗文化考察团"2008年暑期赴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进行仡佬族文化考察活动的考察报告.内容包括实地考察活动记述、座谈交流情况记述以及对当前仡佬族文化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贵州务川仡佬族初中生进行民族认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仡佬族初中生本民族认同及中华民族认同二者得分都较高,且中华民族认同高于对本民族的认同;仡佬族初中生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仡佬族初中生本民族认同及中华民族认同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学生明显低于初二、初三学生,但在性别因素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边地风月>里使用的务川方言词语,所展示的民情风俗,分析了方言与民俗的相生相随的关系.并揭示随着务川仡佬语的消失,仡佬族的民族文化也踪影难觅,<边地风月>里所描述的民情风俗皆为汉文化范围内的地方民俗.  相似文献   

6.
发展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对于提升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仡佬族地区幼儿教育情况不容乐观,该地区对幼儿教育普遍不重视,且缺乏发展幼儿教育应有的基本物质条件和师资。为促进仡佬族地区幼儿教育发展,应进一步加强仡佬族民众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其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从政策制定、社会力量支持等方面改善仡佬族地区幼儿教育环境,促进仡佬族幼儿健康成长和仡佬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春暖花开的时节,在务川自治县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暨表彰会上,一位普通退伍老兵的发言赢得了满场喝彩。他就是务川自治县大坪镇瓦宅头村仡佬族个体户、私立学校校长郭仕齐。 25年前,怀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他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解甲归田后,他将在部队学到的严密的组织纪律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运用到了地方经济建设之中,靠勤劳、务实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创业之歌。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沈阳市人口素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以沈阳市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对沈阳人口素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求沈阳市人口素质发展变化,力求对沈阳市人口发展提出一些有助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仡佬族民间音乐是人民群众共同创作和欣赏的文化艺术,是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密切相连,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价值。但因种种原因,有些古老文艺文化正面临失传,这里本人将呼吁大家,通过努力工作,对好的古老文艺文化进行保护并传承下去。仡佬族主要分布在今贵州的务川、道真、水城、遵义、安顺、关岭、六枝、思南,镇远等70多个县(市、特区),是一个古老农耕民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仡佬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口约60万人。仡佬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与古代居住在今贵州一带的"僚人"有  相似文献   

11.
古歌《叙根由》乃仡佬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中的一部古朴雄浑的神话史诗,是已知的仡佬族口头文学遗产中规模最大、篇幅最长的古歌。《找草果》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篇章,既真实地记录了仡佬先人原始生活的场景,又表达了仡佬族对平等和谐社会的期冀,还颂扬了民族质朴坚韧的民族精神。所以,草果形象被视为仡佬族质朴的族类象征意象。  相似文献   

12.
地缘环境与黔北仡佬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北仡佬族所居住的环境,是处于边缘中的边缘,这种边缘的时空中形成了仡佬族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在于对神的景仰与对生活的关注紧密相连;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往中,特征的丢失与身份的强化并进。  相似文献   

13.
渝东南地区的酉水和乌江流域现在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仡佬族,但在古代却是仡佬族生活的根据地与大本营,有很多保存至今的名胜古迹和风俗习惯可以作为证据。挖掘仡佬族文化因素,对于研究仡佬族的文化来源与迁移去向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保护与开发民族旅游文化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仡佬族地区的国学教育始于东汉晚期。明清以来,其初级阶段基础教育发展处于大体上能与内地国学教育接轨的状况。改革开放以后,仡佬族教育有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各仡佬族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设施简陋,手段陈旧,观念滞后,资金短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红河州傣族与壮侗语族的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黎族、毛难族、仡佬族等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同源于古代"百越"族群。文章着重阐述了红河傣族的历史源流、族称族源、流迁现象及其当今人口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6.
遵义仡佬族民间民居装饰雕花艺术是传承其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它不仅承载了仡佬族先民的文化,也传播着本民族的信仰和智慧,表达了后人对先民的敬仰之情,同时在传承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每个时代前进的印记。然而在当今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中,这些民族艺术正面临着失传和消失的危险,希望人们不要遗忘这些承载着民族精神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些古老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仡佬族神话传说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仡佬族神话传说中蕴涵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重生意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这反映了仡佬人对自然的崇敬,对个体生命的珍视,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相似文献   

18.
王华是贵州仡佬族女作家,她的创作以柔软独特的民俗表现、本土化的魔幻书写以及对乡土温暖情怀的克制抒发,在当下众多的乡土文学中呈现出别样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