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陈张 《中国记者》2012,(7):104-105
地市报抓农业报道,就是要切实关注农民这一主体。农民之所为、农民之所想时刻在跑线记者眼前呈现,抓住眼前可能引起读者共鸣的线索,一直深挖下去,就能做出好新闻。关注农民农民之所为、农民之所想,这是地市报跑农业线记者务必掌握的。农民工来自农村,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很大力量,他们背井离乡,生存状态值得社会关注。2004年10月10日,我在《桂林日报》以整版篇幅推出"关注农民工"系列报道,生动刻画了这个农民中的特殊群体。在适时报道桂林农民工打工动向的同时,还引导农民朋友们在外出务工时进行一些必要的思考,关注一些相关政策。第一篇以《桂林务工者不再向往"雁南飞"》为题,直接点出桂林当前农民务工人员的去向——"劳务输出是解决失业人员再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1990,(3)
在农村大变革的新形势下,面向农民,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县级广播电视的根本任务。这几年,我们坚持不懈地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对农民的教育。 1、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教育。我县是个有一百多万农民,一百四十多万亩耕地的大县,农业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我们的宣传教育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帮助大家牢固树立三个观念,即:我县工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但农业还需抓紧抓好;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离实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但是,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民在农业和农村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变,农村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战略地位没有变,我们党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本方针没有变。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江苏的现代化;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江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是农民致富的金钥匙。办好农业科技节目,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从增强节目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三个方面对如何办好农村科技节目进行了探讨,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生死线上挣扎的 农民报群体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国土面积大部分是农村,人口大多数是农民。基于国情,相应地存在着一个农民报群体。  相似文献   

6.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自此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正式拉开大幕。对于从事农业新闻的电视记者来说,深入农村基层采访本是常态,可是如何转作风、改文风,采访、写作如何更接地气,更能引起农民朋友们的共鸣呢?本文将阐述"跑农村"的记者在"走转改"中应该把握的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7.
农业节目如何服务"三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节目的传播对于满足农民所需、沟通城乡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农业节目的传播还不能满足农民需求。从全国来看,目前有5个专门的农业电视频道,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少儿·军事·农业频道,省级电视台中的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山东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市级电视台中的山东临沂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增强农业节目竞争力,对于有效传播农业信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三农"发展有着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政策宣传管见夏我国是个农业大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依然如此。因此,在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新闻报道中,农业、农村、农民的宣传报道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在农村的...  相似文献   

9.
农业节目的主要观众是农民,怎样做出既让农民喜闻乐见又能产生实际效果的电视节目,一直是我们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根据"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个贴近"原则,农村节目要"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贴近农业".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发展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环节。在当前新时代的新农村建设当中,农民素质的提升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备要素,也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人力保障。那么如何广泛地提升农民素质呢,除了开展农民培训之外,还可以依靠农业电视节目来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对农业知识的积累,让农民以更专业的知识和态度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本文就基于农业电视节目对农民的普遍性,结合广大农村农民的发展需求,对如何实现农业电视节目持续发展的创新思维进行了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办好《黄土地》栏目的思考续靖邦农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山西省委、省政府至为关注的重大课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上去了,中国的事情也就好办了。山西是个农业省,农业的好坏,农民能否早日奔向小康,是山西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正是在这...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听众同志们,你们好,我是周艳,今天那由我为大家主持《斗龙风貌》节目。嗯,这次节目呢,是专门为农民朋友们安排的。  相似文献   

13.
农民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关心关注的重点。新疆日报社主办的《新疆农民报》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为宗旨,忠实践行"服务农民、惠及农民"的办报方针,成为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纽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与发展,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新疆农民报》被誉为指导农业生产的得力助手、推进农村工作的好参谋、值得农民信赖的知心朋友,已经取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进一步办好《新疆农民报》,还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宏奇 《传媒观察》2005,(10):33-34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和研究的重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农业和农村无处不在进行着脱胎换骨的历史性跨越,农业的区域布局、农民的生产生存方式、农民所面临的市场等都不断在变,热点、难点、亮点、焦点,相互交织,改进“三农”报道,更好地服务“三农”是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业科技期刊的发行、价值取向等现状,以及农民对农业期刊的反映及其科技需求,认为应当倡扬农业科技期刊服务于农民的思想,现有技术类和科普类农业期刊应是服务于农民的主体;并分析了服务于农民的农业期刊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办好农民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报以全心全意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为宗旨,是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进行沟通与联系的桥梁。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民报被誉为指导农业生产的得力助手、农村工作的好参谋、农民信赖的知心朋友。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的蓬勃发展阶段。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各项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广大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产生了迫切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各地农民报纷纷复刊或创刊,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科技知识、提供信息为己任,深受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四川是农业大省,辖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4409个乡镇、4803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650万,占全省人口的77%。为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目前全省181个县除成都市五城区外,其余176个县(市、区)已建成了农家书屋1350个,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业和农村档案,作为农业发展历程、农村各项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做好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资料和基本依据,是农业和农村工作全面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是维护广大农民权益的重要凭证。加强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需要,是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需要,是农业、农村工作部门和档案工作部门的共同责任。各级档案部门和涉  相似文献   

19.
双峰县是个农业大县,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全县的农业、农村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档案工作也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进一步认识了创办《农业实用信息》的意义——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广大农村、农民服务,分析了《农业实用信息》的几个特点: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实用性等,提出了《农业实用信息》如何进一步为农民服务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