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潇  苏楠  陈志  王治喃 《情报杂志》2023,(11):48-53+60
[研究目的]拜登政府执政第一个任期过半,其对华政策以“竞争”为基调已基本明晰。出口管制是美国遏制我高技术发展的重要“武器”。持续对拜登政府技术出口管制政策动态跟踪,并加强执法趋势研判,提前做好应对意义重大。[研究方法]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该文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美国2021—2022年涉华出口管制典型开源文本资料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论]研究表明,拜登政府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对华传统竞争性战略技术领域的出口管制,并将其执法实践炮制到其他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且将动态调整其供应链联盟形式,以优化对华多边协同管控。在经济利益和国际影响的驱动下,拜登政府预计将实施更为精细化的出口管控措施,而在非“极限竞争”地带,两国存在合作的空间。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三条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凡  孙成昊  蔡杨 《情报杂志》2023,(3):9-16+42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有助于了解拜登政府《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战略思路与关注重点,为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工作提供优化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从奥巴马政府到拜登政府颁布的4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主要变化,通过威胁认知、战略举措与对华影响三个角度的内容表述,深挖其内在逻辑与形式特征,并重点分析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呈现的新思路、新政策和新手段,深挖情报的重要作用。[研究结论]拜登政府《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强调未来十年将以战略竞争为主线,实施“投资国力、团结盟友、综合威慑”的战略方针,坚持对华竞争与合作并行的“双轨”政策。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工作应当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在战略情报评估、情报信息共享、情报技术创新、情报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和分析拜登政府对华人工智能产业打压的动因与路径,为我国因应工作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基于拜登政府官方文件等开源资料,采用文本分析与战略研判相结合的方法,梳理拜登政府对华人工智能产业打压的原因与措施,并探讨中国的应对之道。[研究结论]拜登政府对华人工智能产业打压的动因涉及技术霸权、经济利益、安全驱动、意识形态四方面,其做法包括:强化价值观冲突与舆论攻击,联动使用法律、出口管制等国内政策工具,扩大排华技术联盟等。我国可从国家战略、外交、产业、反制工具等方面做出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2023年3月2日,拜登政府颁布了任期内第一部网络空间战略——《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结合拜登总统自2021年上台以来在网络空间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拜登政府的网络空间战略体系的框架基本成型,对其战略体系构建的研究具有政策借鉴及战略意义。[研究方法]梳理拜登政府网络空间战略体系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国际政治语言学的文本及话语分析方式,进一步梳理拜登政府网络空间战略体系的具体特征。[研究结论]拜登政府网络空间战略体系由战略思想体系、组织架构体系、战略文件体系以及行政及立法保障体系四部分构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拜登政府网络空间战略体系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我国应对美国网络空间竞争性话语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亚茜 《情报杂志》2023,(6):80-86+103
[研究目的]拜登政府将联盟体系作为科技竞争的重要战略工具,积极拉拢盟友在新兴技术领域组建“技术联盟”,背后的遏华意图呼之欲出。分析把握美国智库围绕西方“技术联盟”的主要观点和政策建议,既能为研判西方“技术联盟”的发展走向提供依据,也能为中国应对当前及未来技术领域可能的“对华统一战线”提供重要启示。[研究方法]选取美国6所主流智库的12份代表性研究报告进行文本分析,挖掘美国智库关于西方“技术联盟”的主要认知及所提出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研究表明,美国智库普遍认为西方“技术联盟”应当以民主国家联盟为基础,以通信与网络技术、半导体与微电子、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关键新兴技术为对象,对内推进成员国科技政策深度协同,对外建立更加严苛的技术壁垒,以集体优势确保西方在全球技术竞争中的领导权。面对美国主导的新一轮对华技术围堵,中国应当从瓦解外部和充实内在两方面同时着力,在着眼于自身科技研发的同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塑造内外环境为西方“技术联盟”的可能攻势提供最大缓冲。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2023年8月,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第5部《美国国家情报战略》。通过5部战略文本,可以看出美国国家情报战略主导性话语和行动路线图的演变轨迹。研究美国情报战略的发展动向,对于我们做好国家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对2023年《美国国家情报战略》的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美国国家情报战略的变化过程,研判其未来的实践动向。[研究结论] 2023年《美国国家情报战略》从设计“两大任务”到排序“六大目标”,将以服务战略竞争为主轴,从关注短期问题到长远风险转向。中国应警觉美国情报界宣示开启“目标中国”时代的战略基调、确保关键技术领域竞争优势的战略重点以及“全政府+全社会”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7.
美国基础研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准确把握美国基础研究政策新动向,有利于为我国新时期基础研究政策调整和制定提供有益借鉴。通过对拜登政府科技决策机制和基础研究政策的新动向进行分析发现,拜登政府重新审视了“科技应有地位”的政策,不仅大幅提升了科学顾问团队地位,拓展了联邦政府的科技管理职能,而且推广ARPA模式来组织基础研究。在政策上,拜登政府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不断强化应用导向和成果转化导向,并十分重视对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而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方面还存在着经费投入强度较低、战略需求导向布局不足、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人才成长受到制约等问题。对此,要积极借鉴拜登政府的有益做法,多渠道增加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健全战略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管理机制,强化基础研究的系统发展观,完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培养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总结归纳冷战后美国反情报活动的演进趋势、探明美国如何依靠反情报活动服务其整体对外战略,并对当前拜登政府的对华反情报战略加以分析,以期服务于中美长期大国博弈,赢得战略主动。[研究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法,在场景驱动的视角下将冷战后美国反情报体系的演进历程划分为战略寻锚、战略转型、服务大国博弈三个阶段,并着重对当前这一历史时期美国战略化使用反情报行动的措施和思路加以剖析。[研究结论] 2017年后美国政府的反情报改革全面转向于服务大国博弈,当前美国政府正试图战略化的使用反情报工具全面打压、遏制我国。我国应积极吸取他国利用反情报工作推进整体对外战略的既有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情报研究和工作体系,以避免在中美长期大国博弈中陷入被动。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研究美国智库对中国“灰色地带”挑战的认知,有助于研判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政策取向,从而为中国的有效应对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研究选取4所美国智库的14篇代表性文献作为研究样本,梳理分析美国主流智库关于中国“灰色地带”挑战的认知及其背后的动因和产生的影响。[研究结论]美国智库将中国的正当行为纳入“灰色地带”挑战的范畴,为中美关系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带来多重负面影响。对此,中国应高度重视“灰色地带”的战略竞争,争取通过对话协商方式在相关问题领域制定出管控竞争的规则,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增强国际传播能力,从而有效应对美国在“灰色地带”发起的挑战和冲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网络时代,网络空间已成为世界各国权力角逐的新战场。对美国网络安全战略体制进行分析研判,希望为我国制定应对措施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过程]该文利用历史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从奥巴马和特朗普两届政府时期的网络安全体制入手,针对网络安全战略、作战体系、经费投入等方面展开分析,并对拜登时代的战略走向及对我国的影响进行预判。[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美国政府的网络安全战略值得我国借鉴,同时针对拜登时代新的风险和挑战我国应积极做好应对。  相似文献   

11.
杨斌 《科教文汇》2005,(11):17-22
美国二次大战后国际战略的演变过程.特别是从尼克松时期的“缓和“战略,到小布什政府推行的新国家安全战略,凸现了美国国家利益形成过程的复杂性.美国政府制订国际战略的灵活多变性。尼克松放弃冷战遏制转向推行“缓和”政策.但是扩大经济文化交流的“缓和”战略.并不是单纯的促进经济贸易的战略,而是具有更为隐蔽图谋的国际政治战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在美国出口管制及经济制裁背景下,探讨美国供应链溯源应对过程中的供应链信息安全问题,并尝试建构基于供应链信息安全的反竞争情报体系。[方法/过程]聚焦美国供应链溯源调查的相关程序,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厘清美国供应链溯源调查背后的竞争情报属性和企业应对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反竞争情报在美国供应链溯源应对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基于供应链信息安全的反竞争情报体系建构思路。[结果/结论]基于供应链信息安全的反竞争情报体系是协调供应链溯源应对与关键信息保护的动态运行体系,从体系框架、理论模型和运行机制三个层面进行了整体建构。  相似文献   

13.
美国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便着手谋划芯片政策,构想通过政府资金补贴回流芯片制造业来提升美国技术竞争力,以维护其在国际社会中的主导优势。对此,为深入洞察美国的芯片发展战略意图,并借鉴美国发展芯片产业的优秀经验,对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振兴美国半导体生态系统》等芯片政策进行深入剖析,以厘清美国谋划芯片政策的多重动因和布局措施。研究显示,美国实施芯片政策的深层次动因在于其芯片产业优势流失和全球日趋激烈的芯片技术竞赛。美国芯片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设立芯片基金,以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撬动私人资本和地方资金,以及吸引国际资本在美投资建厂、促进回流芯片制造业;新设CHIPS实施指导委员会、工业咨询委员会、CHIPS项目办公室以及CHIPS研发办公室等行政部门,协调推动落实芯片政策;及在芯片设计、制造和包装等关键技术节点中新建技术研发中心等。基于研究发现,为应对美国芯片政策对华的负面影响,提出中国可借鉴美国芯片政策的有益经验,从政府调控作用、芯片资金使用、人才培养引进、攻坚核心技术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对策措施,保障中国芯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洋 《情报杂志》2023,(5):18-24
[研究目的]在大国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身为“五眼联盟”之一的澳大利亚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针对澳大利亚情报体系改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对澳大利亚情报部门的官方信息、媒体报道等资料进行文本分析,梳理澳大利亚情报体系改革的概况,可将其特征概括为:情报机构的职能权限持续扩大、情报机构的政治化倾向愈发明显、情报安全机制的合作不断加深。结合层次分析法,可将澳情报体系改革的动因分为三个层面:国内层面,争夺有限的政治资源;国家层面,“中等强国”的国家安全观驱动;国际层面,巩固美澳情报联盟的战略需求。[研究结论]澳大利亚情报体系的改革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就社会层面来看,持续强化威胁认知导致民粹主义升温;就国家层面来看,过度干预政府决策挤压外交空间韧性;就国际层面来看,情报联盟日趋紧密加剧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当前,中美竞争进入长期化与常态化阶段,美国加紧构筑“盟伴体系”围堵中国,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及“五眼联盟”是其情报联盟战略的核心部分。因此,中国需要密切关注澳大利亚情报体系改革的战略动向及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近年来,英国情报机构不断对外散布中国“威胁”认知,对此问题的探析,有助于更好应对国际挑战。[研究方法]以英国发布涉华报告为起点,在总结、归纳其情报体系三级架构基础上,借用社会学框构视角,剖析英国情报机构塑造对华“威胁”认知中使用的“聚焦”“桥接”“转换”等手法。[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发现,英国情报机构对华“威胁”认知的塑造,是其利用情报泛安全化迎合美国、借助情报意识形态化制造对立、主动设计情报以服务政治需要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此,在重视对英美等西方情报界动向的基础上,既要加强情报的研判、预警能力建设,更要加强情报斗争能力和话语权建设,以铸牢国家安全底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大数据战略是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网络强国的基石之一。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所蕴含的战略价值已经引起许多地方政府的重视,我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文件,如何精准掌握相关政策精神,是推动大数据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依据罗斯威尔.罗伊(Rothwell.Roy)和沃尔特(Walter Zegveld)的政策工具理论以及政策制定机构两个维度进行编码、计量与分析,从地方政府视角对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使用三类政策工具比例不均衡且内部结构不甚合理,不同的政策制定主体在此三类政策工具的使用上有着明显的偏好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三个“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是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对于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研究河南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管机制与风险应急响应机制,提出以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自主可控、韧性足为目标,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能够有效应对和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更好地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8.
吴帅帅 《情报杂志》2023,(1):168-173
[研究目的]政府数据开放不同于政府信息公开,该文旨在理清两者的差异,并对我国的政府数据开放实践进行制度优化。[研究方法]利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等方法,全面梳理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实践困境,并基于政府数据开放的功能定位对我国的政府数据开放实践进行系统优化。[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在宏观层面上:政府数据开放应制定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条例;在微观层面上:政府数据开放不仅应确保数据要素供给的全面性、准确性、基础性以及标准性,还可借鉴欧洲的“公共数据空间”战略,分类建立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  相似文献   

19.
关键矿产资源作为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全球贸易网络频繁受到突发风险的冲击,对进口依赖型国家的资源供给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从关键矿产资源全球贸易网络和产业链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基于多层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关键矿产资源全球贸易模型,并提出风险传导机制对贸易网络突发风险进行仿真分析,最后运用多风险场景仿真结果对网络节点的风险韧性进行评价。以镍矿资源产业链中6种产品为例,运用2018年全球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镍矿资源进口结构极不均衡,对供给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相对下游产品,中国对镍矿石、镍锍等产业链上游产品需求更为刚性,价格敏感度小。②风险所造成的价格波动对中国进口损失影响并不显著,而对风险韧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资源竞争能力,这与进口结构、占风险源出口份额、以及国家产业对于额外成本的转嫁能力有直接的关系。③同一国家在面对不同风险源时表现出不同的风险韧性。当风险源分别为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时,其风险规模每上升1%,中国因此而承受的镍矿资源进口损失规模将分别上升1.74%和1.77%,中国在面对来自菲律宾的突发风险时韧性较低。评价节点国家在关键矿产资源供应链网络中的的风险韧性,对把控资源供给宏观形势,提高资源政策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产替代是保障关键战略材料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有效手段。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与大样本实证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关键战略材料“有材不敢用”的问题展开讨论,识别了关键战略材料国产替代应用的决定性因素,构建并验证了国产替代应用的“购-销-环境”决定性因素模型。研究发现:(1)材料就绪度、供应商信任、转换成本将影响企业能否顺利“买入”国产材料,是关键战略材料国产替代应用的前提条件;(2)需求机会与客户认同将决定企业能否将含国产材料的产品顺利“卖出”,是关键战略材料国产替代应用的重要拉力;(3)政府支持与社会规范为关键战略材料国产替代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环境支持,在购销因素与国产替代应用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丰富了国产替代应用研究,为推动国产替代进程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提供思路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