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档案与身份认同关系的研究现已有一定规模。档案文献编纂是构建身份认同的重要环节,身份认同研究的深入为档案文献编纂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多重角度和理论借鉴。在数字时代,从传统到现代这一历时性角度来探讨档案文献编纂与身份认同构建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为档案文献编纂在身份认同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找到承接点与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数字时代中,阅读方式的变革深刻形塑着青少年的身份认同。区别于传统纸质阅读,数字阅读依托其符号的立体化、渠道的多元化及圈群的互动性重塑着青少年的身份认同,亦强化着他们对所属社群的认同。然而数字阅读在发挥积极效应的同时,因信息的爆炸式涌现、网络小说的强大吸引力和信息茧房的束缚等致使青少年陷入身份焦虑、自我概念模糊化、社群认同极端化等危机。为有效纾解青少年数字阅读带来的身份认同困境,可深挖经典著作的文化价值、发挥VR等智能交互技术的科技价值以及挖掘图书馆的场域价值,多面向地强化青少年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3.
数字视听媒介及其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情境,推动用户产生新的媒介实践,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现象,即情境生成逻辑向流媒体用户让渡的转变、情境功能作为交往工具的偏移,以及情境秩序在去公共性过程中权力再结构化的取向。其中隐含着情境之于用户身份构建的二重性:一方面,流媒体用户依据情境构建身份,身份的构建过程进一步激发了情境的创造;另一方面,这些被构建的身份呈现出去情境化的流动趋向,造成了身份与认同的疏离。对此,文章在厘清数字视听文化新情境特征的基础上,阐释流媒体用户基于身份的情境互动过程,以及身份认同疏离的成因及危机。更进一步,文章尝试将新媒介—新情境—新行为的线性模式延展为更具解释力的用户主导循环模式,并提出通过共识的凝聚、公共性的重拾和共同体的重建,推动数字视听文化的良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空间是视觉性与修辞性文本,践行着劝服民众身份认同的象征性行动。其以展陈器物作为中华文化的意象符号,触发大众对国族的景仰。主题展厅通过规制可视之物的呈现方式,达成对中华昌盛繁华历史时段的视觉转喻。建筑主体宏阔雄壮的外界面与连续完整的内部空间,隐喻着国族形象的崇高伟岸与生生不息。在与博物馆空间文本的互动中,人们将博物馆空间的表征框架转换为自我的认知框架,进而萌生出个体作为共同体成员的优越感,产制对自我国族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都在从传统制造业朝着智能化去转变,广播电视行业、影视行业也随之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传承智慧、价值观和身份认同,促进社会稳定,为现代社会提供文化根基和共同体认同。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通过AR、VR、MR、5G、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数字技术来辅助节目创作、舞美设计、现场录制等,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除夕夜表现出来,为全世界观众送上一道集思想、艺术、技术为一体的文化盛宴,从而可以更好地打造中国文化形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是档案学领域近十年的热点议题之一。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国内相关成果聚焦档案、身份认同、集体/社会记忆的综合研究,关于社群档案与身份认同的主题研究,关于档案或档案工作/职业的身份认同研究,关于档案管理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身份认同的研究等;国外则聚焦于档案与身份认同的关系研究,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功能实现路径研究,档案工作者在建构身份认同中的能动作用等。在后现代思潮的裹挟下,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或将朝着更加多元、开放的方向发展:转向社群、聚焦个体的同时,深挖档案的身份认同价值;关注共同体,探索档案叙事的无限可能性;更加关注档案实践的深化与延展,消解与应对后现代档案观的虚无倾向。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的共同体解体,而网络社区的普及,为网络共同体的兴起提供了机会。文章分析了网络共同体崛起的社会背景和原因,从滕尼斯和鲍曼的共同体理论出发分析了网络共同体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温旭 《新闻界》2023,(6):41-51
数字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数字化过程中数字生产方式的表现,它使得一般智力并入数字资本且变成数字增长极。当代西方左翼把身份政治从现实空间扩展到数字空间,从数字资本主义发展视角形塑数字身份政治,把数众作为数字政治主体推上历史舞台,却忽视了数字工人阶级的独立性。遗憾的是,数字工人主义没有从数字资本对数字劳动的剥削出发,而是以数字活劳动去反抗数字资本,因为数字活劳动是一种无法被完全汲取的本体性、生成性的数字力量,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颠倒”的数字反抗方案。在探求超越数字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当代西方左翼提出了各种数字共同体的设想,却受困于数字资本逻辑的数字技术共同体的局限,并没能做到对数字资本逻辑的颠覆、对数字劳动逻辑的高扬和对数据所有权的重构。  相似文献   

9.
成杰  林仲轩  罗炜 《新闻大学》2022,(9):73-88+119-120
从被视为社会特殊群体的“打工仔”到流行语中人人争做的“打工人”,话语表征着打工主体,也建构着打工主体的身份认同。基于此,本文提出话语的“认同互构论”,通过深度访谈探究“打工人”认同话语的自我建构、群体建构与社会建构。研究发现:认同话语的自我建构使青年群体呈现出矛盾且摇摆的“打工人”心态;成员身份标准的分歧,使认同话语的群体建构极为脆弱,全民“打工人”只是非体力劳动者群体建构的单向度共同体想象;认同话语的社会建构一方面遮蔽了传统劳资关系的对立,另一方面彰显了青年“打工人”和传统“打工者”身份联结的新可能。  相似文献   

10.
罗昕  杨心 《青年记者》2024,(4):12-17
当前数字身份正在重新界定人类的生产方式与人际交往。在算法主导时代,演进中的数字身份表现出新的趋势,如自我呈现分离化、自我展演商品化、身份识别片面化。数字身份交往本质上仍依存于人的社会性,并呈现出复杂特征,如身份表征的多重性、自我叙事的断裂性、人际交往的虚拟性。数字身份由于对传统人际交往的突破,也容易引发算法异化下的自我认同危机、全景监狱下的隐私失控焦虑、权力失衡下的身份歧视助长等伦理风险。为此,各主体应该多元协调、合作共治,提升多元化身份认同,完善个人隐私保护机制,构建身份反歧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凯瑞以类喻的方式诉说传播即仪式的本质,所以仪式感是塑造认同的关键。现实场域的观影与网络空间的观影构筑着电影的生态空间,观影是一种集体参与式的仪式。个体沉浸于现实虚构的环境中获得体验感,并通过参与、共享逐渐形成一种共识性信仰。研究发现,塑造华莱坞概念的想象共同体的关键在于培植一种集体仪式感,以此来建构华莱坞概念的权威性与神圣性。观影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过程。但现状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知晓并未与华莱坞共同体联结在一起,个体认同的危机感是存在的。培植华莱坞共同体的集体仪式需要现实场域与网络空间的双向联动,集体仪式离不开媒介事件的塑造,以竞赛、征服、加冕的共识性媒介事件来建构华莱坞共同体的权威性,不失为一种塑造认同的关键方式。  相似文献   

12.
陈柯 《青年记者》2020,(11):33-34
文化认同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追寻和确认自身文化属性的过程.个体向社会或群体确认自我身份和价值走向的过程中,会建立二元对立逻辑,如能接受或认同某种文化价值,会形成精神共同体,继而延续成为民族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刘娜 《东南传播》2011,(5):60-62
网络论坛具有虚拟性、多元化、碎片化等特点,它打破了网民基于时—空对应关系的较为稳定的现实身份认同,解构了身份认同的自然、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机制等传统来源。在网络空间中,自我变得不确定、虚无、碎片化甚至消散。另一方面,网络作为大众媒介的一种新形态,本身可以成为文化身份认同的一种替代性来源。在此基础上,通过论坛自身的身份建构、论坛对网友的身份建构以及网友之间相互的身份建构,网络论坛为虚拟空间中的公民提供了身份建构的多重可能性与现实空间。通过在网络论坛中进行现实参与,公民建构起来的不仅是虚拟身份,更是现实的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4.
崔凯 《青年记者》2024,(4):5-11
数字身份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身份类型,受到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发展不同阶段的数字身份特征,从表达性数字身份和工具性数字身份两个属性维度对数字身份的起源、发展与变迁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在互联网接入我国的早期,数字身份主要表现为互联网的接入身份,体现了数字身份获取的机会不平等;在社交媒体时代,数字身份的建构则从表达性和工具性两个角度体现出意义输出、身份认同生产与建构新型社会交往网络的主动性,体现出这一阶段数字身份建构的公平性。数字身份与现实社会身份共存并对其进行延展,亦对现实社会身份有再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实体性、象征性以及功能性三重维度上来看,三坊七巷是以物质空间为依托,象征着闽都文化和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记忆之场",其对于文化记忆的延续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当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移动数字媒体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在具身实践的基础上,短视频传播和网络共同体互动成为人们共享文化记忆的新形式.身体、建筑、技术三者共振,虚拟空间和实...  相似文献   

16.
赛博空间成为一种公共领域的可能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这种可能性的实现依赖于"网络公民"身份意识的明确。网络公民应该在传统的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身份所要求的权利和义务的张力系统中去理解,网络公民也应该作为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新的身份认同来理解。  相似文献   

17.
闫静 《北京档案》2023,(7):7-11
后全球化时代,身份认同逐渐成为个体和集体诉求的新焦点。后全球化下的怀旧情愫及衍生的“乡愁话语”变得更加抽象,着重于“对自己过去的体认”和“对传统流逝的忧患和反思”。以数字档案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日益成为进入乡愁的重要入口,承担着寻求社会群体感、传统感、身份感和归属感等怀旧情愫的重担。但与此同时,档案在“乡愁话语”中生产身份认同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生产隔阂,值得学界进一步审思。  相似文献   

18.
非遗作为中国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瑰宝,在信息社会当中以更多元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结合非遗影像的代表形式非遗类电视节目,从建构文化记忆实现情感认同、打造媒介仪式构建符号场域、通过创新融合手段延伸传播空间三个方面入手,分析非遗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特色,以此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强化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牢铸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数字身份在社交网络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由此引发的数字身份焦虑现象,更是数字时代个体身份建构所面临的重要命题。本文基于解释性分析的路径,提出数字身份焦虑作为社交媒体征候而广泛存在,表征为错失恐惧型焦虑、消费崇拜型焦虑和隐私失控型焦虑,并勾勒出意识形态叙事、未来机器学习与自我主导权认同的积极调适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元宇宙的诞生标志着虚拟世界从想象走向现实,人类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和映射,“虚拟数字人”也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命形态的诞生。文章在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记忆数字人”的基础上,讨论元宇宙中“真人数字人”(也即真人“虚拟化身”)的数字记忆建构与数字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系的建构问题。真人数字人是未来元宇宙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既具有现实世界真人的身份信息,也具有作为数字的虚拟化身可以不断更新和迭代的特征。当真人数字人相关的资源集和数据集在元宇宙中不断生长且作为其“数字记忆”被独立看待,并成为可保存、可追溯、可计算、可评价、可循证的对象时,真人数字人的数字身份也就完成了从“媒介”到“对象”的超越和转变,成为记忆数字人。尽管理想中元宇宙的世界里所记录的一切都可追溯,不可篡改,但实际上从源头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数字记忆的主体——人本身和社会就会对其进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建构。无论如何,在元宇宙全新的记忆图景中,真人数字人的数字记忆将成为人类在数字世界中获取新的数字身份认同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