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鲁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关于重力是这样定义的: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同学们在学习时很容易将重力和引力相混淆。本篇主要运用数学工具计算重力和引力之间的误差以此来说明重力和引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曹树华 《物理教师》2002,23(3):9-11
重力虽然是一个人所皆知的力 ,但是它的实际来源和确切定义并不简单 .严格说来重力是在一定的参照系中引入的一个合力 ,它包含地球的引力 ,其他天体的引力、惯性离心力和牵引惯性力 .只有在以地球固连系为参照系的近地条件下 ,才可以简单认为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下面就重力与几种常用参照系的关系及重力的确切定义作一全面论述 .1 在日心系中分析地面物体的受力时 ,不涉及重力以太阳中心为原点 ,三条基准直线分别指向三个遥远的恒星 ,这个参照系是一个足够精确的惯性系 ,它可作为基础惯性系 ,此系称为日心 -恒星系 ,简…  相似文献   

3.
重量是重力的大小,这一点没有分歧,然而重力的定义却五花八门,似乎是众说纷纭。如(A)重力就是地球的万有引力;(B)重力是引力的一个分力;(C)随地球一起转动的物体所表现出受地心的引力;(D)物体在特定参考系中的重量为使该物体在此参考系中获得其加速度等于当地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力;  相似文献   

4.
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只有准确地理解物理基本概念,才能理解物理原理,掌握知识要点,进行科学探究及实际应用。教学中发现,在讲重力和地球引力的关系时,总是有不少学生疑惑不解。文章就重力与地球引力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引力是什么     
引力是什么?这是个古老而深刻的问题。茫茫宇宙由无数个星系、星体组成,这些天体沿着各自的轨道秩序井然地运转,组成一个和谐的宇宙大家庭。是什么力把这些天体组合在一起的呢?人们称这种力是引力。然而引力的实质是什么呢?引力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呢?围绕引力本质的争论从未止息过,到今天仍然如此。 1679年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天体之间的引力与二者质量乘积成正比。与二者距离平方成反比,即F=Gm_1m_2/r~2(G为引力常数)。很显然,牛顿是把重力看作引力的本质,重力作用的机制就是引力作用的机制。引力对一切物体的作用性质是相同的,不论它的质量如何,这个特征的表征量就是重力势g=(即重力加速度),对于地球g=9.8米/秒~2,即当地球引力把任何一个物体吸引到地面时,它们的速度每秒增加都是9.8米/秒,对于不同的天体,g值不同,但特征是相同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取得了极大成功,它的计算结果除去相对论效应之外,是很完美的,但是,牛顿并没有解决引力的机制问题。引力是如何实现的?是超距作用,还是有引力的载体?这些问题,万有引力定律不能给以解决。 1916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问世,提出了崭新的引力场理论,他认为由引力  相似文献   

6.
一、重力和重量在传统的力学中,常常同时提出重力和重量、失重和超重,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拉力)大于物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但并不从概念上区分重力和重量.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P_(596)指出:“……对地球而言,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称重量.大阳或其它天体对邻迫物体引力的大小也可称为重量.笔者以为,在引力场强度(?)被看作恒量的情况下,重力是不随运动状态变化的,无所谓“失”和“超”的问题,不如把“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拉力)”定义为重量,重量大于重力时为超重,反之,为失重.不然,重量时而是力时而是力的数值,必然造成混乱.又如物体放在弹簧称的托盘上,指针有确定的读数,但在系统加速下落时,读数减小,当下落加速度等于(?)时,读数变为零.这样,弹簧称测的是重力呢?还是重量?既然矢量(?)不变时重力不变,显然上述测量结果的变化是重量的变化.于是可知,“重力由物体固有属性和引力场性质决定,而重量是随运动状态而变化的”;上述百科全书中关于重量的定义,只在物体匀速运动或静止的特定状态下适用,是不具有普遍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最近读了几篇论述重力与万有引力关系的文章,发现理解上存在一定混乱。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类看法:其一,万有引力就是重力;其二,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其三,随地球一起转动的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称为物体的重力。另外,由于原人教社编写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重力和地球引力是否相等?下面就此问题作如下讨论。如果把地球视作惯性系,质点所受重力就是  相似文献   

9.
有关文献在计算重力G与地球引力F的最大夹角αmax时,为了简单,通常假定重力加速度g是恒量,从而得出当纬度φ=45°时,αmax=6′的结论.实际上,由于g随纬度的改变而改变,重力与地球引力之间的最大夹角虽接近6′,但并不会出现在φ=45°的纬度上.本文给出一种处理该问题的简单但较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目前有关文献大多数都采用下述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是大学和中学物理课本都采用的定义。但《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351页则将自由落体运动定义为“阻力可以忽略的落体运动”,350页则将落体运动定义为“物体在地球重力和介质(水、空气等)阻力作用下,无初速地沿铅垂线降落的运动”。我们将该书的这两个定义综合归纳在一起,就可以得到: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无初速地沿铅垂线降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现在我们面对自由落体运动的两种定义,究其两者的…  相似文献   

11.
一、在惯性参照系中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高中教材力学部分讨论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变化问题时 ,先探讨重力的来源 .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 ,质量为 m的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受到地球的引力为 F=Gm MR2 ,式中 M表示地球质量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 ,这就需要向心力 ,这个向心力的方向是垂直指向地轴的 ,它的大小为 f=mrω2 .式中 r是物体距地轴的距离 ,ω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这个向心力只能来自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F,它是引力 F的一个分力 ,引力 F的另一个分力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mg.因此 ,重力mg是物体 m所受的万有引力 F的一个分力 .如图 1所示 .   图 1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图 2 重力为万有引力与离心惯性力的合力上述讨论是选择以地心为原点 ,坐标轴指向恒星的地心——恒星坐标系 ,这是比地球惯性系更精确的惯性参照系 .大量的观察和实验表明 ,研究地球表面附近的许多现象 ,在相当高的实验精度内 ,可近似地认为地球是惯性系 ,但在探讨物体的重力和万有引力关系问题时 ,由于地球自转 ,地球并不是精...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11):56-57
有关文献在计算重力G与地球引力F的最大夹角αmax 时 ,为了简单 ,通常假定重力加速度 g是恒量 ,从而得出当纬度 =45°时 ,αmax=6′的结论。实际上 ,由于g随纬度的改变而改变 ,重力与地球引力之间的最大夹角虽接近 6′,但并不会出现在 =45°的纬度上。本文给出一种处理该问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重力和地球引力是否相等?下面就此问题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14.
重力场     
物体的重量也叫重力,它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作用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场就是有重力作用的空间。地球内、外,物体都有重力,表明地球内、外都存在重力场。但是,地球外部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所以外部重力场就是地球的引力场;而地球上的物体都随其自转做圆周运动,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引力,重力的方向也少偏引力的方向,因此,地球上的重力场不同于引力场。但二者差别甚小,若忽略地球的自转影响,即把地球看作静止,则其内、外重力场,都等同于引力场。  相似文献   

15.
笔者结合物理教学认真分析了引力、重力、向心力三者的特性。对于搞清合力、分力问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它们三者的关系,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发现:发现了四种基本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之外的第五种力——饱和蒸气压力,对于引力,蒸气压力是引力的斥力,它减缓了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由于每一种物质的蒸气压不同,所以对每一种物质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的影响也不同。定义了化学力和化学场,饱和蒸气压是化学场中化学力的表现形式,就好像重力加速度是引力场中引力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刚体是从实物抽象出的理想模型,其重心相对刚体是不变的,变形体的形状是会发生改变的,其重心相对实际物体的位置是变化的,因此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的计算比质点及刚体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的计算要复杂得多.本文对变形体重力做功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变形体重力做功的三种计算方法: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计算,根据重力做功的定义计算,用微元法计算.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均衡点集中进行选择和如何去定义均衡的概念,在处理均衡的选择问题中是相互联系的.讨论在有限策略型博弈中,局中人之间允许具有某些相关行动条件下所定义的均衡问题,规范地给出相关策略、具有合约的博弈、最小化最大值等概念,讨论相关策略和具有合约博弈的联系并提出操作的方法;介绍策略激励约束,最后通过2个实例,讨论博弈决策艺术与占优策略在机制创新与公平实现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学中,关于“重量”的定义,常见有两种形式。其一,“重量”就是重力;其二,“重量”乃是作用于支承物上的力。这两个定义是用不同的力定义了重量。下边,我们讨论究竟如何定义较为恰当?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上认为“重量”就是重力,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并且这种认识已经习以为常,成为人们的习  相似文献   

20.
引言 重力是一种场力,相对弹力和摩擦力这两种接触力来说,它的作用规律较简单。学生对重力的分析一般感到较易。但并不是都没有问题。如在解物体平衡一类问题及跟重心概念相关的其他问题(如求摩擦力)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容轻视的错误和疑难。其原因在于对重心概念缺乏正确、深刻的实质性的理解,因而没有掌握重力的作用规律和分析方法;其中的原因,又跟学生对引入重心概念所根据的力的性质及所采用的等效替换抽象思维方法不甚理解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