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江苏历史高考中运用史料创设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题目越来越多,历史教师也会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查找课外史料来组织复习课,这种做法固然可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在江苏现行的高考模式(历史高考只算等级,不算分数)下,历史课课时少,如果过多地运用课外史料组织复习,会导致基础知识无法落实。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思维求异。思维求异已成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历史课中,笔者尝试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思维求异。一、在文字史料教学中求异。中学历史教材所用的史料,主要以文字史料为主,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主要就是从这些文字史料中获得的,因此,掌握史料也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中学历史课本比较重视文字史料的编辑,采用竖排或加框形式,引用了大量原始文献材料。文字史料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理解能力,然而,就文字史料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往往比较注意获取与教材结论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史料的客观性固然有利于保证“论从史出”的科学性,但对高中学生而言,提升思维能力和探究方法更为必要。近几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对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理解和分析历史现象、阐释和论证历史问题的考查趋向日益凸现,这要求我们在备考复习时应重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与探究方法的培养和提高,而“史料”运用则是重要的路径之—.。  相似文献   

4.
2010年历史学科试题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大量运用文字、图片、图表、数据史料创设新情境。重视对从史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考查范围拓宽,除了考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外,加强了对文史常识、治史方法以及史观认知的考查。试题难度和2009年宁夏卷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5.
"整理材料,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这是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的明确要求。历史材料型试题具有利用新材料、新情境、新角度来设问,信息容量大,角度灵活等特点,能深入考查考生对史料的阅读、分析、综合运用及知识迁移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正好符合当前历史学科的考查要求。  相似文献   

6.
傅斯年先生曾云:“史学即史料学”。可见史料在历史学科中的基础性地位。史料包罗很广.梁启超先生将获取史料的途径分为“文字记录以外者”和“文字记录者”两种,意即史料包括文字史料与非文字史料两类翻。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视觉探视,史料主要包括文字史料、实物史料、文物图片史料、声像史料等类型。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切当的运用史料既可以增加历史信息的真实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论从史出”的史学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素养。笔者2008年4月在徐州市范围内开设了一堂公开课,课题为《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对一些史料进行了援引与归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节课史料运用的具体情况叙述如下,与广大历史教学界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2012年高考政治科考纲考核目标和要求的第一层次是获取和解读信息,即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而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是很多学生学习中的软肋。  相似文献   

8.
张建锋 《考试周刊》2011,(82):19-20
2011年河南的新课程高考试题,在类型、形式、考查方式等方面非常注重与老高考的衔接,但也有较大变化。试卷整体着眼于新课改,充分反映历史学科的考查功能与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清海 《考试》2014,(Z1):33-35
<正>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是地理高考的基本考核目标和要求,它包括三个不同的能力层次: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1.获取地理信息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它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显见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  相似文献   

10.
<正>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汗牛充栋的史料中,数据史料是其中之一,属于文献史料。优点在于比文字史料直观、理性。历史文献中的每一组数据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背景,在引用数据史料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完整解读数据史料,通过这些数据还原出更加完整、更加立体的历史。数据史料的教学运用属于史料教学的范畴,但当前的历史教学中数据史料的运用较少。  相似文献   

11.
史料是历史教学与研究的基础,历史试题尤应重视史料的引用和设问的引导。文章试以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第38题为例,从“史料类型及其与设问之间的逻辑”、“史料剪辑与有效信息的提供”、“问题设置与三维目标的达成”三方面.解析如何在史料与设问的设计中提升历史认识。  相似文献   

12.
廖寿传 《中学文科》2009,(6):109-110
高考历史四大能力目标之首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综合和提取表达之能力,而材料又因从单一文字形式转为图文并茂、图画表格等形式而成为高考之新宠。图画(包括人物图、文物图、漫画)、图表(包括表格、公式、统计图)、地图(包括形势图、布局图、分布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在客观或主观题中屡屡亮相,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之余,也令考生惊慌失措,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史作为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其发展和研究离不开历史文献的支撑,但由于环境史在历史学科中的特殊性,一些文献中不常被人关注的内容恰恰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据史料中所见环境史信息的分布状况,按史料的来源、史料记述的内容、历史时间的纵向排列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环境史史料进行整合和分类。在具体的分类过程中,对口述史料、田野考察资料、考古史料和其他非文字史料等特殊史料和文献的处理也值得注意。环境史文献的分类进行梳理及研究,对推进环境史文献学的建构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正>就类型而言,史料可划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四大类。“一幅画所说的话何止千言万语”,图像史料因其直观、生动、形象而日益受到历史教学界的重视。关于图像史料的价值和优势,有学者指出:“较之于阅读文字与聆听讲述而言,图片……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一是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二是提供语言文字难以描述得更为丰富的信息;三是呈现出历史的复杂性,为问题的探究提供了广阔空间。”[1]  相似文献   

15.
正在地理高考测试的四项能力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在其它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是对考生最基本能力的要求,也是考生解答问题的"入场券",能否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解题关键。一、试题信息特质的三维度影响分析1.试题信息多样化影响对信息阅读和取舍的敏锐度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地理信息呈现方式主要有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其中,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信息,它的信息承载量最多也最丰富。近几年浙江高考卷中,除常规区域示意图之外,往往还配以能反映区域内自然或人文要素特点的多种形式统计图或统计表,或者配以地理原理的示意图和文字材料,文字信息与图  相似文献   

16.
<正>安徽省高考文综卷自主命题至今已有四年时间了,每年11道历史选择题中均有1道是漫画材料题。取材多来源于教材之外,符合高考"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和‘新情境’的创设"的命题要求,也符合"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笔者从近三年安徽卷的漫画题分析入手,谈一谈高考历史漫画题的解题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它 是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纽带,更是高考能力考查目标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重要体现。本文论述了 选择史料的侧重点,如教材优先、丰富多样、二重证据、乡土史 料等角度论证了构建历史“智慧课堂”的原则,从而有效地拓展 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记载文字史料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开始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依据。文字史料经数字化处理后,具有一些与传统文字史料不同的特点,这样,对它的解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数字化文字史料的现状与特点,以及解读数字化文字史料的方法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关键能力”是高考评价体系中“四层”的重要部分,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又是“关键能力”的基础,属于高考试题的考查重点。地理试题信息包括文字信息、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主要隐含在问题和情境之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过程是“发现”“判断”“加工”“整合”地理信息的过程,主要受知识的牢固度、丰富度和灵活度影响。地理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对必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促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一、史料教学的必要性1.历史学科的特色要求重视史料教学学界一般都认为,史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承载着历史信息,能比较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是了解过去历史知识的重要媒介。历史学家都是依据相关的史料,如,历史遗迹、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等来认识、重建过去的客观历史事实。2.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史料教学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以下简称为新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